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艺术鉴赏

以经典剧目传承促进吕剧高品质发展

青年演员要担起传承和创新重任

2016-03-18 作者: 孙先凯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孙先凯 
     实习生 秦 婷 王 瑶

  3月14日,山东省吕剧院成功申报的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吕剧《姊妹易嫁》青年表演人才培训班,在济南举行了开班仪式。
  据了解,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中,来自中国戏剧家协会、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山东省戏剧家协会的专家和山东省吕剧院老一辈艺术家将为来自省内外十余家吕剧院团的28名参训学员进行第一阶段的集中培训。对学员们进行戏曲表演、唱腔艺术、身段训练、音乐创作、戏曲美学、戏曲理论等多个方面的强化提升。
  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张桂林在开班仪式上表示:“希望以吕剧《姊妹易嫁》为立足点,以经典剧目的学习带动吕剧的人才发展,推进吕剧的繁荣。”开班仪式后,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季国平结合老一辈戏曲艺术家的艺术经历为学员们作了第一堂讲座。“戏曲演员要重视自身素养与学养的提高,是我多年来从那些有成就和影响的艺术家身上所深切体会到的。”季国平说,“青年戏曲演员要切实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和学养,就需要从博学、勤思、融通、升华等四个方面切身去做。”
经典剧目历久弥新
  《姊妹易嫁》是吕剧经典中的代表,虽然经历半个多世纪,但历久弥新,一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专业口碑。“通过有标志性、历史性、号召性的作品来推动吕剧的传承和发展,是立足于吕剧本身发展规律的有效方式。”张桂林评价说。
  此次培训,聘请了全国知名专家季国平、薛若琳、胡之凤、王九成等教授理论知识,由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郎咸芬、林建华、李岱江等亲自授课。山东省吕剧院院长蒋庆鹏表示:“此次培训的目的就是以青年表演人才培养带动吕剧人才队伍壮大,以经典剧目传承促进吕剧高品质持续发展。这样的培训,可以填补吕剧青年表演人才缺乏的现状,促进吕剧青年表演人才队伍建设。”
  “能申请到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机会难得;能把全国的知名专家请来授课,机会更加宝贵。”蒋庆鹏表示,希望通过培训,能真正培养一批能传承和发展《姊妹易嫁》这部经典剧目的中青年吕剧表演艺术人才,为《姊妹易嫁》的传承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通过经典剧目的高水平呈现和艺术风格的传承,使经典保留剧目《姊妹易嫁》被更多的演员和院团搬演,以活态传承的方式实现溯本清源、扩大范围、规范传承的目标;通过学员的培训、交流和分享,为吕剧经典剧目和人才的传承探索一种以青年人才培养带动吕剧人才队伍壮大、以经典剧目传承促进吕剧整体发展的方式。”
  “来到吕剧的最高殿堂,接受老一辈艺术家的当面教授,非常激动也倍感压力。”  来自江苏省东海县吕剧团的青年演员李梦君表示,“让经典剧目得到传承,带给观众更多的经典也是我们青年演员的责任。 
舞台上拼的是文化
  “演员要学会广泛学习,博采众长,勤学勤思。一个演员要想学到更多的东西就要摒弃门户之见,不同的名家、流派,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和技巧,差异性和特色,各有所长,各有巧妙。”季国平表示,青年演员要把“博学”具体化,打破门户之见,博采众家之长。“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把专家学者和各位吕剧老前辈请来给大家授课,就是想让在座的青年演员有一个共同学习的机会,从理论到实践,学员们要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学而能用,达到活态传承的目的。”
  戏曲表演的程式和技巧,要求戏曲演员充分技艺化和个人化。充分技艺化的过程以博学、勤思为基础,季国平认为,其中“勤思”是戏曲演员自身成长的关键。“凡是艺术上有成就的,都是脑子里有想法的。”季国平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玉茹为例,讲述了文化素养对戏曲演员的重要性。学戏的过程中,不仅要学动作技巧,更要有文学修养,多看剧本多读书也是一种广泛的学习,对名角大师的学习不仅要停留在表演的层面,还要深入其人格魅力,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文化修养。“学戏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比如戏曲的程式,你要明白它的意义和作用,才能思考如何发展它,而不是上来就要打破它。”季国平说。而如何赋予戏剧新的内涵,赋予怎样的内涵,这就与演员本人的生活阅历和对艺术的悟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了,也就是说“舞台上拼的是文化”。
  “比起勤思更重要的是‘静思’,耐得住追求艺术道路上的寂寞,对于青年演员来说尤为重要。”季国平说,“戏曲演员并不是非常风光的职业,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种高度技艺化的艺术更要求戏曲演员要脚踏实地,不能心浮气躁。”
青年演员要勇于创新
  “不宗一派,派派都学,并不是盲目地去学习,而是博采众长后的融会贯通、升华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是一种新的艺术创造。”季国平说,“高度技艺化的表演主要是靠师傅手把手教,靠口传心授学到,然而这些只是技术而不是艺术。青年演员要赋予程式和技巧以新的内涵和意味,要有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对此,季国平进一步解释说,艺术需要技巧,但技巧需要有内涵。戏曲表演的充分个人化则对戏曲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博学勤思的基础上进行融通和升华,进行新的艺术创造,形成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在教学方面,季国平认为,“口传心授”是达到“充分个人化”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姊妹易嫁》青年表演人才培训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请郎咸芬、钱玉铃、李岱江、刘艳芳等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亲自授课,高静、王华莹等著名吕剧表演者、戏曲研究专家也会担任助教,“这是这次培训班的一大亮点,有各位老一辈艺术家现场教学,相信能够对学员‘口传心授’一批吕剧的精粹。”
  除了学习之外,季国平还对青年演员们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就是把经过实践所创造的经验和体会升华到理论的层次,要学会总结,善于总结。“以往真正成为京剧大师的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等,无一不是具备了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学养,在把表演成就从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上作出了贡献。”季国平说,“我们十分尊重优秀艺术家以理论升华的方式传承戏剧,对于青年演员来说,还需要在这一点上多下功夫。把所学、所思和所创注入到吕剧传承的事业中去,担起吕剧传承创新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