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游·资讯

行程相差无几,报价天壤之别

跟团游低价乱象何时休?

2016-03-14 作者: 付玉婷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付玉婷

  德州网友李海峰年前想带家人去云南旅游,去旅行社报名时却犯了难:从200多元到几千元,都打着双飞的名号,行程也差不多,不同旅行社的报价却相差很大。
  超低价格的旅行团是否有猫腻?李海峰向本报手机客户端开设的“3·15”专题发来疑问,希望能获得让自己和家人“靠谱一游”的鉴别方法。
200多元就能来趟云南游
——零负团无疑

  据李海峰介绍,报价200多元的那家旅行社是向朋友打听来的。作为工薪阶层,这样的价格令他心动,但同时也有些许怀疑。在向旅行社老板表达了自己的担心后,对方回复道:当地政府对于旅游景点提供补贴,足以弥补成本,并告诉李海峰,去的人还不少呢。
  后来,是网上流传的一则云南导游辱骂游客的视频让李海峰决心将出游计划先缓一缓。不过这之后,他一直留意这条线路的报价,这才发现,光是微信朋友圈里转发和当地旅行社里能打听到的价格,就有几百元至两三千元许多档不同的选择。
  “如果真的有政府补贴,是不是能出个官方声明?如果没有,旅行社涉及虚假宣传,为何没有遭到查处?”李海峰向记者抛出一连串疑问。
  实际上,2013年10月《旅游法》出台后,关于揭秘“零负团费”运行模式的报道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按照定义,分文不赚只收成本价,甚至低于成本价收客,就是“零负团费”。山东国信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国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从山东去云南的往返机票在四五千元,即便在最淡的季节出游,仅此一项也得四五百元,更别说加上吃、住、游览等费用。因此,200多元的云南游本质上必然是欺诈游客、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的零负团。
爬雪山变成看雪山
——骗术花样多

  “超值优惠来自于云南省旅游局的补贴”,以旅行社老板为李海峰给出的这种解释为例,类似骗术实际早有案底。记者查询发现,早在去年5月,云南省旅游执法总队接获举报及经网络舆情监测就发现过大量相关宣传。调查显示,云南从来没有给过任何类似的补贴,都是商家为销售旅游产品而杜撰的。
  这类虚假宣传还包括:“低价是赞助商给移动平台的专属福利”“云南政府有一些支持旅游业的新政策,补贴大中小旅行社”等。而相比这种在网上能查得到的骗术,有些骗术则隐蔽性极高,消费者掉入陷阱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省城居民张誉分享了这样一则经历:她和朋友曾报名昆明大理丽江品质双飞六日游,价格不足1300元——玉龙雪山倒是去了,只不过爬雪山变成了在远处遥望雪山;景点数量也一个没少,只不过,一些景点的游览时间被购物时间代替。张誉自己算了算,为了给购物留出时间,即便那些严格按照行程单去的景点,停留时间也一般不超过1个小时。
  3月7日从青岛去北京出差的山东省导游协会副会长孙树伟还没出火车站大厅,就有人递来了“低价一日游”的宣传材料,材料上赫然印着“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社”的字样,他看了看周围,乘客们几乎人手一份,有的还很感兴趣。“这也是一种很容易叫人上当的骗术。”孙树伟告诉记者,材料上提供的并非真的是中青旅的产品,而是别的小旅行社甚至个人冒名的。由于总出现这类事件并频频收到游客投诉,为防患于未然,中青旅早已不再从事一日游业务。
理性出游也是一种文明
——忌贪小失大

  “骗术花样虽多,却万变不离其宗。”综合近些年在业内听到、看到的各种案例,张晓国认为,现在信息透明度这么高,游客们只需掌握两个原则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上当受骗:其一,旅行社不可能赔本做生意;其二,再便宜也有底线,低于底线的旅游产品定有其特殊原因,比如临近出团日期等。
  记者了解到,零负团费一直以来就是旅游市场整顿的重点对象,但多年过去,即便《旅游法》出台后,也从未真正从市场上消失过。有人毫不讳言:“不想被骗,游客先得改改贪便宜的赌博心理。”去年底国家旅游局发布新规:游客报名参加价格明显不合理的旅行团,发生问题不仅不会得到赔偿,还得一起受罚。新浪微博名为“泡沫桃拉”的网友对此点赞;一个巴掌拍不响,理性成熟的消费,才会有理性成熟的市场。
  像李海峰这样质疑管理缺位、相关部门难辞其咎的也不少。孙树伟表示,现在一个怪现象是,越是无照的“黑旅行社”,管理部门越是拿他们没办法。据了解,现行《旅游投诉处理办法》针对的是游客与具备旅游经营资质、工商营业执照的旅游企业之间发生的纠纷,而各种冒名顶替,甚至连实体店都没有的旅游服务商,目前还只能采取尽到提醒义务的办法。
  不过,说到底,旅游始终是一种不能以统一标准衡量的消费品。对那些在正常价格范围内不知如何选择的游客,山东嘉华文化国际旅行社工作人员李潇爽给出的建议是:厘清自身需求和经济能力,秉着“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原则,早做准备,货比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