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大众书画

写意赵英水

2016-03-04 作者: 霍晓蕙 来源: 大众日报
  绿岛樵歌 赵英水
  □霍晓蕙

  微信里层出不穷的心灵鸡汤,就像文字兴奋剂一样,让人振作一下就懈怠了,喝多了,容易产生麻木感。能让我们的心灵始终洋溢温暖和欢乐的,还是现实生活里的亲朋好友,以及艺术品和书。我时常庆幸和小得意,因为,我身边就有一些冬日暖阳般的艺术家朋友。为人大气、画风大气,颇有老大哥风范的赵英水先生就是“暖友”之一。
  英水先生是名闻遐迩的花鸟画家,齐鲁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资深教授,省美协主席团委员,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大展,也曾举办个人展览,留下“光辉的脚印一串串”。在美术理论方面,他也深有见地,主持着两项省级重点课题。我们的相识,缘于当时我在晚报主笔的“齐鲁记忆”文化栏目。对民间艺术的寻根式采访,引发了他的共鸣,每一篇文章“出炉”,他都要细细阅读留存。后来,我们还一起到曲阜采访了楷雕传人,不知不觉间,便成了彼此欣赏和信任的朋友。那时,英水先生还在齐鲁师范学院的美术学院主政,是一个好领导,也是一个好老师,他最大的优点是不“装”:不端肃穆的领导状,不作狂怪的名士状,也没有生发出深奥难测的的学者状,未语先笑,朴实、厚道,热情,真我风采。和我们这些年岁小一些的朋友在一起,也聊得轻松,偶尔还会来点八卦。有时候,他的语速会因为追赶跳跃的思维而加快,让人感觉,他厚重粗犷的山东大汉的气质里,还藏着一份童稚情趣,真实、亲切、可爱。
  那么,再说说他的画。“画风大气”,这四个字像是时下画评里的万能用语。但用在赵英水先生身上,不再是套话,而是恰如其分。首先,他擅长国画大写意,在构图布局和笔墨形式上本来就是大开大合、酣畅淋漓,追求的是一种“笔墨未到气已吞”的气势。其次是他作品里呈现出来的美丽而旺盛的生命力。比如说他擅长画的紫藤,藤条盘曲如龙舞,花开绚烂铺紫云;他画的菊花,不是娇弱和羞答答的,而是激情澎湃爆发式绽开的,灿烂,奔放,体现出雄、茂、璞、厚的大气之美。所谓“画虽一技,其中有道”,一笔一墨融会的是人的生命意识、个性品格和独立境界。换句话说,画画,其实是换一种眼光看现实,一个画家的性情,也无可遮掩地体现在作品里。英水先生大气,画面也气宇轩昂。他的作品,立足于对生活的审美观照,寄寓着他对生活的“大爱”,体现出对中国传统绘画语言的领悟。精神,是一种很玄的东西,但又是确确实实能够捕捉到的。精神层面透露出来的大气,是高层次的。
  谈画离不开“笔墨”。英水先生认为,中国画的“笔墨”不仅包蕴了中国文化的筋骨、气度,也熔炼并反映着中国文人们的个性,他们从传统继承而来,又形成了自己对“笔墨”的独到见解,从而也推动了作为技巧的“笔墨”的尝试与探索。在那些有分量的作品中,画家的生命际遇、生活情境、个人性情等都附着在了用笔、用墨、造型构图中,像徐渭的《葡萄图》,藤条纷披错落,看似信笔挥洒,然而,用笔又有如草书飞动、淋漓恣肆,造就了动人的气势和葡萄晶莹欲滴的效果。徐渭一生饱尝辛酸,深知世态人情,他将一生落魄、抱负难酬的情怀宣泄于笔墨之中,也正是这种“闲抛闲掷”的笔墨野藤、“落魄人间”的生命浩叹为中国画艺苑增添了瑰丽。
  不少国画家试图通过中西绘画的融合来寻求创新和突破,这是否会对中国画的笔墨精神有所影响?这个问题仿佛是个难以说清的“官司”。英水先生表示,20世纪以来,徐悲鸿、林风眠等主张中西融合之路,打破传统文人画中的一些桎梏,吸纳西方现代美术的形质。而像潘天寿等画家,则主张中国画立足于民族本位,中、西方绘画要拉开距离。西画东渐后,西画以强势地位进入中国,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后,苏联现实主义绘画传入中国,国内的艺术创作、艺术教育均受到西方模式的影响,在这种体系下,中国画的“笔墨”内涵自然有所损伤。“所以,我更倾向于潘天寿的观点,中国画笔墨的发展,起码是在传统的基础上继承,我个人的总结是‘复古建制、注重内省’。‘复古’是对传统的敬畏和学习,‘建制’则指笔墨的时代属性,强调通过对中国文化和东方神韵的体验,建立一套适合当下的体系。”
  英水先生说,“齐白石之所以成为巨匠,是因为改变了以前文人画风的形式,雅俗共赏接地气儿;潘天寿则进一步发展了文人画,为文人画增加了一味‘霸悍’的视觉冲击力。我们这代画家,也应该在传承和发展国画方面做出努力。”“要注重写生,画眼睛里看到的新东西,另外,要根据画面的需要而用色,绿色的蚂蚱可以画成红色的,这不是乱画,是意象色、抽象色,学艺术的应该有这种认识。”
  谈艺结束,英水先生移步画案边,挥洒了一幅四尺整幅的《紫气东来》,老藤虬枝,紫霞烂漫,美!理论真是累人,还是看画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