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头版

企业家应有怎样的“慈善气质”

2015-12-0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孙秀岭

  企业家与慈善是一个永恒话题。日前,脸书掌门人扎克伯格宣布捐出价值达450亿美元的股份,广受关注。与此同时,12月4日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年中国企业家公益行为研究报告》称,我国超过七成企业家捐赠额为零,企业家捐赠占财富总额比例不到1%。
  一边是国外富人的善举,一边是身边的“1%”,对比十分强烈。我国自古推崇“仁者爱人”“急公好施”,当下一些企业家为何在慈善捐赠上如此“吝啬”?
  客观地看,无论抗击洪水、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灾害,还是捐资助学、救济老人,我国的企业家始终是扶倾济弱的骨干力量。当然,由于慈善捐赠的文化、风俗等因素,因“慈善腐败”“制度缺陷”等短板,还有免税退税等政策不完善,“索捐”“逼捐”等社会现象,我国企业家的慈善热情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应当相信,我国企业家并不缺乏善意,更不少“慈心为民、善举济世”之举,加快完善法规政策,让慈善组织越来越透明,让社会氛围越来越友善,中国企业家的“慈善气质”一定会越来越好。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不能用捐多少钱作为衡量企业家“慈善气质”的惟一标尺。企业是创造财富和创新发展的主体,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源泉,而企业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创新经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税收和财政收入,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前行,是企业家最重要的社会责任,也是最大的、最本质的“善”。若一边捐款行善,一边污染环境、克扣工资、偷税漏税,甚至生产有毒食品,何“善”之有?提升“慈善气质”,企业家应当“仗义疏财”,但更要认清本分、摆正位置,从最基础的“善”做起,这样才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