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区域

兖州区新驿镇“乡村连片治理”解决遗留治理难题——

三不管“垃圾沟”变身景观带

2015-09-29 作者: 尹彤 报道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尹彤 报道   高三村水沟治理后面貌一新。
  □ 本报记者 尹彤 张誉耀
    本报通讯员 代传春 张利霞

  “连片治理项目好,公共服务差距小;城乡一体步步近,幸福生活节节高。”济宁市兖州区新驿镇高四村街头,年逾七旬的郭大爷指着路边盛开的小金菊,作起了打油诗,郭大爷高兴地告诉记者,“乡村连片治理”让村里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俺现在上街出趟门,回来脚上也沾不上泥水啦。”
  今年5月,兖州区新驿镇获得山东省“乡村连片治理”项目批复后,该镇8个村同时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乡村连片治理”试点项目建设,不但切实提升了这些村庄的居住环境,还为后续进行的“乡村连片治理”积累了经验。
5天拆除挡道30年的房屋
  对于在新驿镇机关上班的高四村郭根银来说,今年可谓双喜临门,儿子不但考上了大学,而且一直不够规划面积的宅基地也因连片治理项目实施给补齐了,终于了了30多年的心头郁结。
  “以前,进了俺村走哪条路都是死胡同,就像进了迷魂阵。因为这,村里平时都很少能看到外村来做生意的,自己就把自己封闭起来了。要是赶上雨雪出不去进不来的,路上全是泥。”高四村村主任王广景说,由于村里的排房建设长期混乱无序,13家的50多间屋30多年没有拆成,导致村里几条主要道路一直没有打通,更谈不上硬化绿化亮化。
  今年初,刚刚当选不久的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决心抢抓连片治理项目重大机遇,带领广大群众甩开膀子务实苦干,仅用5天时间就拆除了挡道30多年的50多间房屋,不但路通了,还为17户补齐了几十年不全的宅基地。目前全村共完成道路硬化4800平方米,修建排水沟1100多米,主街道建筑立面改造1700平方米,安装路灯42盏。
  “以前设施条件差,人心聚拢不起来,群众都认为连片治理项目是俺村打翻身仗的大好机遇,人人自觉出工出力集中清理下水道、房前屋后等积存的垃圾,主动把垃圾送到村里配置的垃圾桶,如今居住环境好了,大家伙的心里也舒畅亮堂了。”高四村党支部书记郭宗新说。
  新驿镇连片治理的8个村,群众累计捐资筹劳200多万元,还有87户将废弃宅基地无偿提供给村里建设小绿地、小广场43处,为群众提供了更多休闲娱乐好去处。
3村共治垃圾沟变身景观带
  “一年前,这里还是个垃圾沟,里面的臭水味熏得人都躲着走,现在不但清理了垃圾,换上了清水,放养了鱼虾,绿化了坑沿,架起了木桥,沟西沿还建起了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一早一晚到这里唱歌、跳舞、下棋娱乐的人可多了,如今这环境一点不比城里差。”高二村67岁的郭宗跃满脸的皱纹笑开了花。
  郭宗跃说的这条垃圾沟,长800多米,纵穿高一、高二、高三3个村。由于管护责任主体不明确,各村都缺乏治理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就成了“龙须沟”,沟两边居住的40多户居民更是深受其害。
  今年,连片治理项目实施后,新驿镇专门邀集3个村的干部和村民代表,共同研究制定了3个村共同治理垃圾沟、打造观光景观带的实施方案。
  “现在,很多城里的老年人、年轻人都到这里来拍金婚、银婚或定婚照,特别是节假日明天来旅游的得有二三百人,村里的老郭等几个摄影师可真是忙坏了。”高一村党支部书记孔维柱说,人气旺了,不少村民也就顺手做起了一些小生意,增加了不少收入。
5支队伍守护建管之美
  “三分建,七分管,光建不管难长远;美丽家园是我家,建好管好靠大家。”指着新修定的村规民约,毛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毛计国说,今年村里建起文体广场后,一到晚上可热闹了。可紧跟着烦恼也来了,有些不注意公共卫生的村民不是丢果皮、纸屑,就是将矿泉水瓶子、烟头等什么的乱扔,很是让人扫兴。
  “不只这个,诸如道路硬化后的养护问题、文体场所及设施的管护问题、环境一体化运行保障问题等等,都让我们充分认识到连片治理项目的管护比建设更重要。”党委书记张猛说,项目实施以来,新驿镇在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一手抓制度巩固建设成果,推动了连片治理项目提档升级。
  现在,每隔几天,高三村老党员刘德玉就会拿上修剪花剪,到村里的中心大街上修剪绿化苗木。像刘德玉这样的老年志愿者在新驿镇村村都有。目前,连片治理的8个村都成立了分别由党员干部、保洁员、老年人、妇女、青年志愿者组成的5支管护队伍。如今在高一村,家家户户都养成了早起打扫门前卫生的习惯,你连着我,我连着你,大家不用费多大事就把整条街打扫得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