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13559亿元,增长9.2%,在三次产业中占比45.6%“一业一策”:服务业成山东经济增长主引擎

2015-09-24 作者: 高翔 来源: 大众日报
  CFP供图
  □ 本报记者 高 翔

  今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敲开核桃、一业一策”,全面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重大决策部署。从3月份开始,省发改委召开专题会议,对家政、会展、养老、医疗等17个服务业重点行业的转型升级方案的完善及编制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明确了各相部门的分工落实责任。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制订,对服务行业转型升级起到巨大指导及助推作用,以家政服务业为例,方案的制订大大推动了我省家政服务业的规范发展。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省家政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服务内容日益丰富、服务对象不断拓展、服务企业日益规模化,家政服务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全省各类家政服务业企业和网点近5.2万家,年营业额近350亿元;从业人数101万人,年均增加5.3万人,人均年收入近3.2万元。从业人数和营业额分别占全省就业人数和生产总值的1.5%和0.6%。
  除了保姆、病人陪护等传统业态持续增长,营养配餐、母婴护理、居家养老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市场分工日益细化;在家政服务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济南阳光大姐、青岛爱心大姐等一批知名企业迅速崛起。我省家庭服务业协会成立之初,会员企业仅有几十家,到2014年底,已有会员企业1700多家。在两届全国“千户百强”家庭服务企业评选活动中,我省百强12家,千户80家,总数量位居全国第二,4家企业被评为省级家庭服务示范企业。
  “虽然整体发展趋势向好,但总体来讲我省家政服务企业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省发改委服务业协调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多数家政公司走的是中介服务的路子,呈现出小型化、零散化的特点,从业者随意性很大。此外,政府对家政服务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和各项优惠政策依然不足,也阻碍了家政服务机构向企业化发展。”
  除了家政服务机构企业化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大外。我省家政服务业的管理涉及发改、人社、民政、商务、工商以及工会、妇联等部门,关于家政服务业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缺乏统一的规范和监督体系,也存在着管理滞后等问题。此外,家政从业者多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只能接受简单的培训,服务质量亟待提高。由于户籍、流动性大等种种原因,此类人员不在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之内,对他们也缺乏实质性保障。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快速发展,家务劳动社会化的需求快速增长。到2015年底,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达到1923万人,65岁以上1000万人,有近60%需要家政服务。”该负责人介绍,“不光目前家政服务业需求大,它的发展带来的效益也十分巨大。全省3000多万家庭,15%的家庭需要家政服务,光就业这一项便可以解决450万的就业岗位。因此,规范升级家政服务业使其更好发展,势在必行。”
  为此家政服务业转型升级方案重点实施定向培训、公益性信息平台建设、标准化建设、权益保障、家政服务示范等五大工程,加强政策及资金支持。每年对16.5万名家政从业人员开展定向职业技能培训,为1万名有创业愿望的人员提供创业培训,为5000名中高级职业经理人开展专项培训。建设家政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及从业人员追溯管理系统,壮大品牌企业。支持通讯、网络企业设立家政服务业公益性信息服务网站、呼叫中心,为家庭和家政服务企业提供供需对接服务。规范家政服务业的劳动用工关系,将家政从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并强化协会建设。
  力争通过转型升级,2015年到2017年,家政服务业营业额年均增长10%以上,每年安置新增就业7万人。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覆盖全省17市和所辖县(市、区),年培训从业人员20万人。培育10个全国知名家政服务品牌,形成1-2个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强、营业额超过5亿元的大型龙头企业。
  不光是家政服务业,包括会展、养老、医疗、文化、教育培训、体育、法律服务、会计审计、知识产权、批零餐饮、物流、房地产、软件与信息、科技、旅游(含休闲业)、金融业共17个服务业重点行业的转型升级实施方案,都一一得到制定及完善,“成熟一个,出台一个,落实一个”。
  “一业一策”的指导服务业各行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山东省服务办主任孟雷介绍:“今年上半年服务业的增加速度,已经超过了工业,超过了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它的增长速度是三次产业中最快的。同时,在整个国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服务业的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没有下降。”
  服务业已经成为山东经济增长主引擎,今年上半年,山东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3559亿元,增长9.2%,在三次产业中占比45.6%,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