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戏曲创新不能失艺术本色

2015-09-1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孙先凯
  
  起初笔者对“南下干部”一词感觉相当陌生,但是菏泽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带来的一台山东梆子戏《南下》,舞台上铿铿锵锵,人物移步换景,笔者很快就被故事情节带入到建国初期“南下干部”剿匪肃特、建设国家的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虽然剧中依旧保留了大量梆子戏的传统表达方式,但这种新题材的创作让人感觉耳目一新。由此,笔者又开始思考那个老话题:当下地方戏曲应该如何创新?在笔者看来,作为一种融合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要在尊重戏曲艺术规律、不失地方戏曲艺术本色的基础上将创新精神贯穿于戏曲创作生产的全过程。
  多种艺术形式凝聚于戏曲一个舞台之上,创新难度也正在于此。《南下》一剧的编剧曾透露,创作之初就考虑到要弥补国内关于南下干部题材的舞台艺术作品的缺失。在剧本的创作阶段占得了创新的先机。有编剧认为,好的剧本是一部戏曲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剧作家要在掌握戏曲特点、演员、灯光、舞美等情况下进行创作并修改,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在《南下》一剧,从山东南下干部的故事入手,反映的是南下干部甘于牺牲和奉献的精神,弘扬了正能量,在题材的创作上独具匠心。
  在导演、音乐、舞美等二次创作上,《南下》请来了国内知名导演、音乐和舞美设计。精致的舞台设计、准确的服装道具为该剧的艺术创新提供了保障,也是该剧创新的可圈可点之处。
  笔者观察发现,除了新颖的题材,先进的舞台灯光、音响、舞美,《南下》一剧中也有许多“微创新”之处。比如,角色脸谱由现代化妆和变换的戏服替代;在表现激烈的战斗场景时,随着激烈的鼓点,演员翻着筋斗鱼贯入场;大量的使用旁白对话,有一种“话剧”的味道融合其中;剿匪剧情的设计上,剧情跌宕反转甚至有了些许传奇的影子等等。
  虽是“微创新”,但也体现着创新的理念和努力,值得肯定。创新未必就是要大开大阖,诸多的“微创新”组合,可以有力避免戏曲同质化的倾向。当前,因为戏曲各方面人才的不足,戏曲同质化成为业内外关注的问题之一。有专家曾指出,现在很多地方戏曲在创新过程中,“古老的戏曲声腔向新生的演唱艺术靠拢,地方小剧种向地方大戏靠拢,地方大戏向影响广泛的京剧、越剧靠拢,京剧、越剧向时尚的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靠拢。许多‘创新’的地方戏都不约而同地请‘知名’的影视剧作者编剧、导演,请对此剧种并不了解的作曲家编曲、配器,请电影、话剧出身的舞美运用大量‘声、光、电’包装,更加快了地方剧种同质化的趋势。”这样发展下去,又何谈地方特色,如何能形成百花齐放的繁盛?
  比如说,本应是一方风土人情味的地方戏曲,开场半天却让人摸不着头脑这到底是什么剧种。如何避免地方戏曲在创新过程中再入“同质化”的窠臼?在笔者看来,乡土乡音最关情,地方戏曲创新不能失去自身的神韵和味道,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要通过借鉴、消化、吸收,达到“再创新”的目的。在这方面,前段时间复排的大弦子戏经典剧目《两架山》,可作为一个成功范例。大弦子戏这一极具地方特色的剧种虽然已经消失多年,但是凭借菏泽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创新实施的“依团代传”模式,又重新走上舞台与观众见面,有观众激动不已,称“四十多年又重闻大弦子声”。这台戏在复排过程中,既注重保持大弦子戏的传统特色,又多方面借鉴山东梆子、柳子戏粗犷泼辣的舞台形体动作创新,从而带来了新意。例如,属于曲牌体的大弦子戏,要求演员唱腔多要委婉缠绵;部分行当道白使用中州韵白,原汁原味;恢复大弦子戏的特色乐器“尖子号”不放在乐队中、在特定时机上台演奏的使用方式……这些极具大弦子戏特色的“再创新”,让老艺人、老观众称赞:“看着新鲜,但听着还是当年的味道。”
  创新是地方戏曲艺术生存、发展的动力,在紧跟时代步伐的创新中要把握好度,自身特色不能抛,加之创新的题材和表现形式才是地方戏曲发展要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