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时政

济南市残联今年投入5.7万元对“211工程”16名学生进行救助

“扶残助学”让残疾学生圆梦“象牙塔”

2015-09-1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 者 马桂路
   通讯员 石 蕾 报道
  本报济南讯 “今天我领到了残联3000元的助学金,解决了我一半的学费。”8月13日,18岁的刘恺锐领到了今年的残疾人教育救助奖学金,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爸爸妈妈可以松口气了。当日,共有12名困难残疾学生收到济南市残联的助学礼包、2000元—5000元不等的残疾人教育救助奖金。据统计,2008年以来该款项已救助“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国家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的建设工程)学生46人。
  “今年高考我考了692分。”今年考上上海交通大学的刘凯锐说起来很自豪,因为在这背后只有他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艰辛。今年18岁的刘恺锐自小腿部就有病患,每隔两年需要做一次手术,每次手术费在3万元左右。18年来,仅治疗费就花去近30万元。“我妈妈下岗了,爸爸照料着一家服装店,一年到头也挣不多少钱,看他们这么辛苦,我也不好受。”和别人相比,刘凯锐生活更困难,身体条件差,但他学习一直非常刻苦。
  “上学的时候,我不太爱喝水,因为喝水就要上厕所,太耽误时间。”刘恺锐告诉记者,几年来他每天只睡5个小时,只要有时间就学习。今年,他以692分的成绩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实现了自己的誓言。“学费一年6500元,有这3500元助学金垫底,我有信心靠自己努力,争来剩下的钱。”刘恺锐说救助金减轻了父母的负担,自己也一定会争气。
  “让残疾人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掌握谋生技能,这是使他们能够平等、有尊严地在社会上立足的最好方法。”市残联教育就业处处长李军说。
  据统计,济南市残联2008—2014年共投入资金29.1万元,救助“211工程”学生46人。截至2014年底,已毕业27人(10名硕士、16名本科),其中22人(7名硕士、15名本科)已就业,1人本科考上硕士研究生,4人因自身原因未找工作。2015年,又投入资金5.7万元,对“211工程”16名学生进行救助,其中硕士2人,本科14人。
  “如果没有这份钱,我想我是上不了大学的……”因为7岁时不慎坠床伤了颈椎,田玉莹至今右侧肢体行动不便,被评为肢体残疾三级。2013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被山东大学录取。初拿到录取通知书,田玉莹并没有太多的惊喜。面对近7000元的学费,她一度曾想过要放弃多年的大学梦。然而就在玉莹不知所措的时候,县残联主动找上了门。田玉莹告诉记者,她所报的会计专业每年学费6900元,残联教育救助金3500元,学校每年还能免去4000元学费,“这样算下来还能多出一个月600元的生活费。”
  为切实保证每一名残疾学生及家庭子女不因贫困而辍学,2014年济南市残联对原有的《济南市残疾人教育救助和奖励办法》进行修改,该办法对不同层次受助标准有较大提高,受助范围扩大到贫困边缘的残疾人家庭子女,对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完成学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济南市残联工作人员介绍,该《办法》较之原来有三个变化,一是在救助范围上由原本市户籍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残疾人家庭子女,扩大到持有《济南市居住证》、一户多残家庭子女及贫困边缘的残疾人家庭子女;二是奖励范围由原硕士研究生层次学历扩大到博士研究生层次学历;三是救助标准提高。凡是具有济南市户籍或《济南市居住证》;有残疾人证;残疾学生、一户多残家庭子女或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及贫困边缘的残疾人家庭子女,都可享受该《办法》。每人每年可申请获得1200元到4000元不等的救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