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解开留守孩子的“心结”

2015-09-1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杨润勤

  前几天,在定陶县仿山镇邓集村参加了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看到那些父母在外打工或失亲儿童与他们的“代理妈妈”、“爱心叔叔”、“爱心伯伯”、“爱心爷爷”们亲昵的样子,让人觉得欣慰。镇里的人说,一个萝卜一个坑,全镇的留守儿童基本都有人“一对一”照顾,孩子们不再那么孤独了,至少因亲情缺失引起的心理扭曲得到了一定的抚慰。
  孩子心理扭曲有多可怕?不由让人联想到今年6月贵州毕节4名留守儿童家中服农药身亡事件,年龄最小的5岁,最大的13岁,父母均在外打工。还有去年安徽望江县一个9岁留守男孩,两年没有见过在外打工母亲的他,听说母亲今年又不回家过年,情绪低落,在厕所悬梁。这些消息,在刺痛了无数人内心的同时,也让人更加关注这些缺失父爱母爱的“心灵孤儿”们。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达6100多万,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51.7%的留守儿童父母都外出务工,40.2%的父亲外出,8.1%的母亲外出。46.5%的留守儿童的留守时长超过2年,32%超过5年。另外,留守儿童意外伤害比例高,生命健康遭受威胁。49.2%的留守儿童在过去一年发生过意外,18.6%的少女性侵案发生在留守家庭。同时,留守儿童情感需求难以满足,容易出现心理疾病和人格障碍。相比物质和金钱,他们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长期留守的儿童容易产生孤独无助感,经常出现自卑、烦躁等消极情绪。有关心理专家认为,不能责怪孩子,为孩子解开“心结”的应该是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
  作为父母,应当多与孩子进行各种形式的沟通与交流,一个电话、一个短信、一封书信、一个小小的礼物,让孩子感觉到你就在他们身边。“我抱起了砖头,就不能抱起你,但至少牵挂你,不能忘记你。”还要定期回家看看,或者在假期把孩子接到身边来。亲情是孩子成长中的阳光。
  作为学校,老师应就该像家长似的与留守孩子进行交流、谈心,诱导孩子说出心里话,将他们的悲伤、烦恼和思念父母的心情倾诉出来,帮助孩子跨过心理的“感冒期”。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一些爱心活动,让留守儿童能够得到归属感。
  在社会层面上,增强社会各界的责任意识,积极与政府配合,给予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资金支持与思想关爱,让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得到更多的关注。
  有关专家提出,政府应承担关爱留守儿童主体责任,建立和落实农村留守儿童财政保障制度和救助保障制度,建立儿童医疗保健制度、平等接受教育制度等。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建议,国家立法机关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已有法律法规的相关条款,落实农民工带薪休假等制度,保障他们履行监护责任,保障儿童亲子团聚权。
  说到底,留守儿童最大的心愿是与父母团聚,“代理妈妈”和来自各方的关爱,只能是抚慰而已,“代理”不了孩子的亲情。从长远看,只有让孩子在父母身边,才是解开孩子“心结”的圆满结果。比如,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吸引外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鼓励、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外出农民工带着子女举家进城等等。当然,“创业”和“进城”还有诸多的问题待解,需要社会各界尽快“破题”。留守的孩子们正在眼巴巴地等着,外出务工的父母们也在焦急地期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