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奉献铸就红烛魂

李振华扎根山区教育60载,资助贫困学生2000名

2015-09-10 作者: 赵君 来源: 大众日报
  □张琦 报道   李振华与学生们交流。
  □ 本报记者 赵 君

  今天是第31个教师节。在山东,有这样一位老师,扎根山区教育60余载,把全部的爱都献给了大山深处的孩子,为改变山区教育面貌倾尽全力。他,就是被称作“许身教育的孺子牛”的人民教师李振华。
跳河水游100多米带回试卷
37名学生顺利升入初中

  1953年,年仅17岁的李振华作为南京师范大学的一名在校生,响应党的号召,志愿来到山东支教,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最偏远落后的沂蒙老区,背起行囊走向沂源县韩旺村。
  “教室由三间破庙改成,大石头当课桌,小石头是板凳,看着太阳上下课。”62年后,李振华依然清晰记得初来韩旺小学时的情景。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教室里就一下围拢来了38名学生,最大的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最小的只有7岁。就这样,李振华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始了他的第一课。
  寒冬时节,乡亲们亲手纺布,在煤油灯下为他缝制御寒棉衣、布袜子和钩子鞋。逢年过节,有好吃的都给他留着。乡亲们的淳朴真诚和山区文化的落后,使李振华再也迈不出回乡的脚步,沉甸甸的使命由此追随了一生。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他自制了28种教具,业余时间翻山越岭去孩子家里补课;父亲病危时,他放心不下高考在即的农家子弟,忍痛安排同为高考生的儿子回家伺候老人;面对108名爱惹是生非、平均入学成绩仅28.5分的特殊学生,他探索小目标分层推进法,最终这些旁人眼里没有指望的后进生创造了毕业平均成绩全县第一的“神话”。
  采访时,李振华曾经的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着过去的故事。68岁的耿玉生回忆说:“1963年升初中考试那天,由于下大雨村里的河流发了大水,37个学生面临无法考试的悲剧。在我们都要放弃的时候,李老师跳入河水,冲出一百多米渡到河对岸,带回了考卷。那一年,37名学生全部顺利升入初中。”
30年没进过理发店
捐资助学百余万

  初到沂源时,李振华连续三年没有回南京看望父母。不是他不想家、不孝顺,是回家的车票太贵。回家车票来回42元,恰好是他两个月的工资。“沂蒙老区上不起学的穷孩子特别多,这些钱可以资助多少孩子上学啊!”
  从工作的第一个月起,李振华就拿出工资的四分之一资助贫困学生。现如今他每月仅留500元退休金做生活费,其余全部捐资助学。60余年,李振华共捐献10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000余名。而他自己则一直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在农村工作的30年里,他没进过一次理发店,吃饭以玉米糊、南瓜菜为主。
  9月8日,记者在沂源县见到李振华时,他身穿6年前花16元钱买的灰蓝色衬衫,领口处已有些破损。52年前的钟山表还戴在手腕上,“不太准了,每天快5分钟,我再把它拨回来。”李振华笑着说。
  退休后,李振华又把半生仅存的15000元积蓄和国务院特殊津贴,分成三份,分别捐献给了他工作过的韩旺中学、张家坡中学和沂源县实验中学,并在三所学校成立了基金会。
  像巨石激水掀起层层波澜,社会各界群众也纷纷捐款支持。“振华奖学扶困基金会”目前累计资金已达293万元,捐款人数达6000多人次。为了让基金发挥应有的作用,李振华走访了300多个村庄,摸清了哪些是最需要帮助的家庭。基金会建立以来,先后资助贫困学生8000多名,奖励优秀学生和教师2000余人次。
退而不休夕阳情浓
关爱脚步从未停歇

  一抹夕阳情更浓。定期检查校车,了解食堂食品安全,护送学生过马路……今年78岁的李振华老人关心下一代的脚步一天都没有停歇。
  为帮助青少年疏导心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李振华设立了“振华青少年思想疏导热线”,每年他与问题青少年交流三万余人次。十多年来,他先后与省内外260多名后进青少年保持经常联系,建立起帮促关系,多数青少年在他这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三年前,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走入李振华视线。作为省人大代表,他就留守儿童问题多次提出建议、议案。他经常走村入户了解留守儿童的情况。特别是对那些长期见不到父母,而爷爷奶奶又管束不了的孩子,李振华总是耐心鼓励他们刻苦学习,并从经济上资助他们。50多个表现一般的留守儿童在他的关心下有了可喜的转变。
  情洒沂蒙育新人,耕耘奉献红烛魂。半个多世纪的悠悠岁月,李振华把一颗永恒的爱心融进蒙山沂水,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书写着一曲感天动地的奉献者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