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体育娱乐 连载

   本山的名头是该删删了

2015-06-1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逄春阶
  6月8日晚,网上贴出辽大党发【2015】7号文《关于调整我校机构名称的决定》:“经学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自2015年5月31日起,原‘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更名为‘辽宁大学艺术学院’”。感觉这个文件是假的,因为落款是“中共辽宁大学委员会”,盖的章却是“辽宁大学”。这么严肃的事情,怎么能盖错章呢。再说了,学校学院改名之事,好像应该是校务委员会的事儿吧?
  一会儿看到本山传媒官网发布消息,赵本山与辽宁大学合同到期,本山艺术学院,更名为辽大艺术学院。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是由辽宁大学和本山传媒于2004年共同创办的本科艺术教育学院,根据合同规定,到2015年5月31日合作期满。
  6月9日,辽宁大学官网正式回应改名消息,并特别强调“是原来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期满,经友好协商,双方共同决定不再续签。”看来这是真的了。  
  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是名字改了,把“本山”改没了。院名改了,赵本山的院长(一说是名誉院长)职务,大概也免了吧。
  本山艺术学院成立于2004年2月2日,当时,本山曾放真言:“希望大家不要只迷中戏、上戏,我们院校有自己的基地,基地这个东西很可怕,她就是我们培养自己人才的摇篮。如果说让我开个医院大家可能会怀疑,不过凭借我多年的好作品以及我的人格魅力跟实践经验,我相信我们照样能够培养出自己的优秀艺术人才来。”他期待能培养出章子怡、赵薇那样的明星,但是还没培养出来,就到期了。
  赵本山当时处于艺术巅峰状态,弄什么,都能弄出动静来。其实呢,辽大携手本山,主要看重的是本山的品牌影响力,所组建艺术学院的教学主体仍由辽大承担,本山扮演的是“客座院长”角色。他哪有时间站讲台,站讲台不耽误赚大钱吗?
  按照合同到期的说法,如果本山还红火着,到期了,除非本山提出合同终止,学校一般不会改名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不能说摘就摘。可是,本山现在好像不火了,名头缩水了,使用价值不大了。恰好到期了,借坡下驴,把名字改了吧。
  人是会变的,明星的人气指数也是会变的。今年红火,很难保证明年红火;十年红火,很难保持下一个十年还红火。这是规律。有高潮,就有低潮,高高低低、起起伏伏。最后都交给时间来评判。
  人活着,就有变数。所以研究机构、学院的名字大多不用活着的名人名字来命名,用去世的人名字比较保险,一般地说,盖棺论定,板上钉钉。比如以大文豪名字命名的鲁迅文学院,比如以三位殉国的抗战名将命名的赵登禹路、佟麟阁路、张自忠路,等等。
  记得2005年初,陕西省丹凤县将引资7000万元修建“贾平凹文学艺术苑”,贾平凹不同意。当有人说建起来对故乡来说有好处、对他也有好处时,贾平凹说:“屁好处。我要是个大人物,现在没人给你修,以后也会有人给你修故居。如果你没做出什么成就,就是现在修了,过后还得给你扒掉。”
  贾平凹是清醒的,这很不容易。在正红火时清醒,很不容易,因为名啊利啊,不是加法就是乘法,利滚利,名滚名,滚得你晕晕乎乎,得意忘形。怎么才能做到清醒呢?用减法,用除法!
  赵本山红火的时候,环绕在身上的“身份”太多太多,几家大型的演艺公司老总,电视剧导演,还签约足球队,担任什么董事长。还有艺术顾问,名誉会长、名誉院长,像糖葫芦一串串的。名头太多,根本顾不过来。这些身外虚职,有些不是本山愿意的,也许就是为了捧个场,送个人情。但兼任的东西多了,就成了负担,成了累赘,浪费精力,有时甚至还败坏名声。比如他收的徒子徒孙,如果管理不善,可能给他惹事。
  本山的名头是该删删了,删一删,彻底清理清理,才能轻装上阵,为虚名所累,不值得。我想凭赵本山的天赋和功力,在低潮中,深刻反思,卧薪尝胆,别把金钱看得那么重,换个路子,完全可以再站起来。
  陷入困局很容易黯然出局。但我不这样看本山,他才58岁,还不老,放下重负,梳理梳理大红大紫年代自己的心路历程,走出自制的牢笼,应该还能掀个浪头。
  待重整旗鼓,本山雄起的那一日,再跟辽大艺术学院续签合同,也许能培养出章子怡、赵薇那样的大腕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