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观点

治理“高考移民”不能治标不治本

□叶祝颐

2015-06-1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针对有媒体关于河北多名官员将孩子送往内蒙古高考资格被取消的报道,记者6月8日从教育部了解到,内蒙古自治区不断加强考生资格审查工作,2015年共取消1465名高考学生的报考资格。对于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已协调流出地妥善解决。(6月8日新华网)
  河北一些官员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与权力便利,将子女送到内蒙古高考,受到广泛关注,相关部门取消这些“官二代”在内蒙古的高考资格无疑是必要的。但高考移民并不是一件容易操作的事情,如果没有内蒙古相关部门的配合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对高考移民不应止于取消在内蒙古的高考资格,还应依法依规追究徇私舞弊、伪造国家公文证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但高考移民屡禁不止则需要深思。我们注意到,由于不同地区上大学特别是上重点大学的机会不同,不仅河北“官二代”爱到内蒙古“蹭考”, 一般人也想尽办法到高考招录相对容易的地方去高考,即高考移民是一个较普遍的问题。尽管有人因此被取消学籍,甚至被追究法律责任,但是高考移民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治。
  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但相对公平还是有的。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外来考生在内蒙古参加高考录取,对本地考生不公平。如果少数人凭借权力、金钱“移民”成功,上了理想的高校,这对于绝大多数没有能力移民的同学来说也是一种不公平。“高考移民”的背后是不够公平的招生体制。由于历史的原因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各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生源数量与当地高等教育资源不对称的情况客观存在。由于招生体制画地为牢,许多全国综合性大学越来越地方化,在办学所在地的招生比例高居不下,形成了事实上的教育割据局面。
  不少有识之士都在为此进言献策,希望改革高考招生指标分配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先行一步,建立了按各省市的人口比例确定招生指标的制度。在招生体制不公平的大环境下,这种改革举措显得弥足珍贵。但是,中国政法大学的这种公平举措形单影只,没有撼动招生地域差异的坚冰,截至目前,还没有第二所名校跟进。今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长袁贵仁曾表示,2016年将有25个省用统一命题的试卷。公众对此寄予厚望,希望以此为契机化解异地高考难题,推进高考录取公平。但随后教育部有关人士解释说,统一命题不是统一试卷,更不是统一录取,这让人有点泄气。
  公平的受教育权是公众的期盼,治理高考移民不能治标不治本。以地域为界限的差别化的招生制度越来越成了社会公平的绊脚石,它继续“合理存在”下去真有些不合时宜。因此,有关方面应呼应公众的公平期盼,对高考政策作出必要调整,使招生指标实现合理分配,破除地域壁垒,这是消除高考移民怪象的根本之道。如果招生体制公平合理了,孩子到哪里参加高考都一样了,谁还有必要进行高考移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