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淄博新闻

少年得志青年失意官拜翰林浪迹江湖

赵执信:300年前的传奇文人

2015-05-20 作者: 资料片 来源: 大众日报
  因园(赵执信纪念馆)一角。(资料片)
  阅读提示
  位于博山区秋谷路的因园里,曾住着一位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清初文人。他十八岁入翰林院,二十八岁因看戏被罢官,所写的一篇文章与博山建县有密切关系。他就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赵执信。
  虽然赵执信已逝世近300年,但博山人民对他念念不忘,他的传奇故事一直为后人所传颂。2005年,其故居因园(赵执信纪念馆)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本报记者 杨淑栋 马景阳 
   本报实习生 崔 蓉

早年意气风发
  赵执信生于康熙元年,出身名门,曾祖赵振业,明天启乙丑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入清以后,作过山西、江南两布政司参议。叔祖赵进美,明崇祯庚辰进士,入清以后,官至福建按察使。赵执信的祖父赵双美,只是一个拔贡(由地方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父亲赵作肱,仅是一个增生(古代科举生员之一)。
  赵执信出身官僚书香门第,童年的他就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赵执信七岁时,一天,他手扶着一棵梧桐树,围着树跑,很开心。他的父亲想考考他,便说:手扶梧桐团团转。谁想到赵执信灵机一动,脱口而出:足登楼梯步步高。
  赵执信九岁写的文章,就“以奇语惊其长老。”据《赵执信墓表》记载:“九岁里中诸名士会文,先生径造焉。众轻之曰:孺子何为者?及受题,先生立成数艺。语文名俊,一座皆惊。”赵执信当时所做的是《海棠赋》,以遣词优雅,颇富意蕴,为同乡内秘书学士兼吏部尚书孙廷铨所赏识,对他倍加称道,认为日后必成大器。
  赵执信十四岁考中秀才,十七岁中山东乡试第二名举人。在乡试中,主考官是以善择人才而闻名的翰林编修翁叔元,他对赵执信颇为欣赏,“以得人自庆”。后来亲自把自己的儿子翁海光送到赵执信的门下。
  十八岁,赵执信中会试第六名,殿试二甲进士,自此踏入仕途,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二十三岁就担任了山西乡试正考官,乡试完毕后顺道回乡,途中经过冷泉关,晋城等地,翻越太行山。在这期间,他创作的诗有四十四首,收入《并门集》,其中七言古诗《道傍碑》是赵执信初期的优秀作品。
  赵执信二十五岁升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同时还任《明史》纂修官,参与修《大清会典》。当时,会典的体例,大多袭用明朝旧制,许多人都推辞不敢任。但赵执信则认为编纂会典利国利民,坚持编成,负责编纂会典的其他官员也对他敬佩不已。
观剧惹祸被罢官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即赵执信二十八岁时,发生了“《长生殿》剧祸案”。在这个暴露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和南北党争的案件中,赵执信成为被排挤的主要对象。
  这年八月中旬,赵执信被《长生殿》作者、友人洪升邀请观赏这部传奇。由于这次宴饮观剧是在康熙佟皇后病逝的“国恤”期间举行的,被乘机弹劾。赵执信后以“国恤张乐大不敬”的罪名被革职除名,从此结束了他在北京的十年仕宦生涯。
  当时京都有人对赵执信的才华和遭遇发出了“秋谷才华迥绝俦,少年科第尽风流,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的感叹。
  从削职还乡到六十三岁是赵执信的漫游时期,除断续家居外,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浪迹江湖。东至黄海,西到嵩山,南到广州,北至天津,游历的地区除山东外,还有河北、河南、江苏、浙江、江西、广东。
  多次的漫游,使赵执信逐渐深入社会,贴近人民。他由官场的黑暗逐渐认识到社会的黑暗,由个人的不幸逐渐认识到人民的苦难。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现实主义诗篇。如:反映虫灾的《纪蝗》;反映水灾的《大堤叹》、《碧波行》等。反映农民暴动的《氓入城行》则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顶峰。
  雍正三年(1725年),六十三岁的赵执信结束了他的漫游生活,返回故里,退居因园(即现在的赵执信纪念馆)。雍正十一年(1733)冬,赵执信因病致盲,但诗歌创作仍不断。目盲后,他的诗歌、文章全是口述,再由其子执笔记录。直到乾隆九年(1744年)秋,赵执信以83岁高龄卒于故里。
  后人对赵执信的崇拜,不仅仅因为他是出身博山的大官,而是更多来自他的人格魅力。
  在因园的一块石碑上写有“秋谷高风”四个大字,据纪念馆讲解员说:这四个大字是赵执信亲笔所写,大气磅礴,苍劲有力,寓意人要高风亮节,虚怀若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任道斌先生给了赵执信一个更中肯的评价:“虽然执信一生潦倒以终,但在漫长而坎坷的生活道路上,他自强不息,勤奋创作,为后人留下了一千多首诗歌和多篇散文、诗论,能在形式主义诗风泛滥的清初诗坛上独树一帜,敢于以现实主义笔触揭露封建社会的残酷与黑暗,并表现自己不与世沉浮的抗争精神,丰富了清初的诗坛,为当时的文学发展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与博山建县关系颇深
  赵执信的家乡于雍正十二年改为博山县,系今天淄博市博山区。而关于博山建县,当地民间一直流传着一则传说。
  颜神镇距青州府一百八十里,其间山川纵横、崎岖难行。官府规定钱粮交纳需到县衙,即使曾任职兵部、户部、吏部尚书及内秘院大学士的孙廷铨家也不能例外。有一年麦季,孙家交粮的骡马大队风尘仆仆赶至益都县城,此时天色已晚,但交粮队伍仍然很长。孙家仆人请求收粮官是否可以因其路远先行查收,但却遭致收粮官的抢白:“嫌远?把县衙搬你们家门口啊!”仆人返回颜神镇将交粮的遭遇告知孙廷铨,孙廷铨不但不怒,反而高兴地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招呢?”于是将建县的事情交给了十八岁中进士的赵执信。后来,赵执信撰《分境议》陈述设县理由与方案,总督据此上请,最终于雍正年间建立博山县。
  虽然这是一则有着浓郁附会色彩的传说,但有学者考证,赵执信与博山建县却是关系颇深。
  赵执信作为当地著名士绅,曾有多位官员就建县一事拜访他,但一直未有结果。直到雍正十一年(1733)夏六月,时任河东总督王士俊得知颜神镇百姓立县之议犹在,于是坚定为其改县的决心。由于新官初任,王士俊对此了无头绪,于是先命青州府知府寻访当地士绅。两位官员在赵执信处得其撰写的《分境议》。这篇重要文字被收入他的《饴山文集》第十二卷。该文以问答的形式呈现,详述颜神镇立县的地界划拨方案。
  王士俊听闻“大悦”,据以上奏朝廷,至此,从明代开始延续两百余年的颜神镇立县之争终于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