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大众书画

思理为妙 神与物游

——郭志光先生写意花鸟创作赏析

2015-04-1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支英琦

  
  四月天,虽春寒料峭,但千佛山里已是回黄转绿,招摇明媚。山下的桃林,还属春情初萌的时候,含苞欲放,柳树也刚刚让春风剪出细嫩的绿芽儿。此时,最雀跃的是不知名的鸟儿,灰羽白翅,在枝头翻飞啄闹,婉转啾鸣,生生要把阑珊的春意唤醒。
  此种情景,脑子里忽然闪回出郭志光先生的《春风十里柔情》,画面墨润生动,静静濡染开来。画的是春天的某个瞬间,一枝灼灼绽放的玉兰,一丛姹紫嫣红的牡丹,枝枝覆盖。湿笔擦出的枝蔓秀挺,透出柔韧的筋骨;而彩墨点染的花萼叶片,依稀可见植物灵性照应的温暖脉动;好动的雀儿,此时也双栖枝头,共沐这春风十里柔情……画面的逸气,传递出画家格物咏怀的审美精神与宁静闲雅的生活状态。
  熟悉郭志光先生,是从熟悉他的写意花鸟画开始的。看郭志光的画作,常常怡然于画中笔墨之趣与意境之美。峋石兰竹、傲雪红梅,寄托过多少文人的高洁之志?而柳烟鹤影、萱草蝶舞,浮动着雅士墨客的悠悠心曲,画中意象表达的俱是心中的情态。
  《文心雕龙》里有一句话:“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用这八个字概括郭志光写意花鸟画的风采是恰当的。他的写意花鸟,有北方画家的粗犷奔放,又兼南派绘画的苍茫滋润;既风骨劲健、雄浑旷达,又柔婉细腻、格高境远。在他的作品中,无论荷叶娉婷蜻蜓孑立,还是藤萝缠绕繁花点点,那些桃花流水、新篁旧篱、雀飞蝶舞、鹰翔鸡立,全在水墨浸润下呈现一派华兹浑厚的沉静之气。 
  气韵生动,是郭志光写意花鸟给人的突出印象。画中之“气韵”,来自画家主观情感对画语的阐释。他长达八米的横幅作品《夏荷图》,构图宏伟,荷叶与红花之间脉脉相连,池水的静谧与荷花的野逸相映成趣,似乎可闻可触;而在他不久前创作的《鹫峰飞来》中,那振翅的苍鹰,似乎就飞在我们头顶的上空。看这样的作品,你会不自觉地进入画面的情境,感受一种磅礴恣肆的气势,体味酣畅淋漓的审美快意。
  这种气韵,与技法无关,只来自学养与性情。一个画家,如果仅仅有闲雅,即使风姿摇曳,也终会流于俗媚,很难有独立不凡的品格和风韵。画境的高格,必来自画家心灵的清净,而这种心灵之境必来自人生的跌宕,生活的历练,其历愈深,则境愈高、意愈远。从这个意义上说,郭志光先生的浩荡之气、雅逸之韵,是历经繁华后的简淡,是苦苦求索后的艺术觉悟,是一种直达绘画本质的美学取向。
  有作品为证,先看郭志光先生的作品《直上云霄》:
  这是城市的上空看不到的鹰鹫,水墨在宣纸上擦出的翅膀,分明有刚硬的翎羽凌风振动;大块墨色染出的山石,依稀可辨鹰爪的痕迹。那些粗粝的利爪,树根一样,竭力要往石隙里扎;更撼动人心的是鹰的眼睛,那眼睛放出的光似乎是爝火燃烧后的余烬,直要烤出看画人的眼泪。
  郭志光是擅长画鹰鹫一类动物的,鹰,孤独而桀骜,远人世而独立,在画中,郭志光把鹰与山石或与松柏勾画组合,或展翅欲飞,或敛羽孑立,刚与柔、黑与白的对比,达到了和谐统一。
  再看《荷塘风雨》。满塘的荷叶,娉娉婷婷,出水的荷花,不胜娇羞,而这原本娴静的荷塘,却泛起了细密的涟漪,画面上有风起兮,荷叶漫卷,红荷颔首……作品中,水、墨、彩抱冲调和,挥洒恣意中强调细致与灵动,呈现一派盎然生机。
  稍加回溯,我们会清晰地看到,作为艺术家的郭志光,在创作中“循规”而不“蹈矩”。看郭志光先生近年来的创作,我们常常惊诧于画面的姹紫嫣红,厚彩与重墨交融,静态的花草与动态的禽鸟呼应,在倍显苍劲老辣功力的同时,画面语言更加丰富鲜活起来,这是他多年来悟道求变的结果。“大树底下很难见到阳光”,这是郭志光常常给学生讲的一句话,实则亦是先生的艺术觉悟。在创作中,郭志光坚信“变则通,通则灵”的艺术箴言。他强调“变”者乃艺术之创新,但万变不离其宗,“宗”即中国传统的文化与书画精神。
  郭志光对祖国传统文化有着较深的造诣,其书法也自成一体,他以书法入画,用线非常讲究,奇石枝干多以枯笔侧锋逆写,因而筋骨尽显,似断还连,而花朵叶片等物象,常用大写的方式轻松挥洒,笔墨间见彩迹,泼彩中有水痕,水墨融汇,色彩纷呈。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会发现他用色是非常讲究的,色彩隐于墨中而不焦,纯色浓设而不艳,使线的造型,墨的韵味,在色彩的融合中更显张扬。
  郭志光先生的彩墨花鸟,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我们在看郭志光先生的彩墨花鸟时,时时感觉到彩与墨的纠缠——在缤纷的色彩的深处一直有水墨的流动,时而是轻的,时而是重的,似隐还现,脉脉相溶。他用水墨表现传统国画的人文精神,而辅以彩墨展现现代审美思想的五彩斑斓。线的精妙勾勒与色的恣意点染,使画面呈现妙不可言的化境。
  前不久,有幸在郭志光先生画室里欣赏了他的部分新作,构图更现奇崛,用墨设色更加大胆老辣,特别是他的线条,飘逸中透着刚硬之骨气,呈现一派独立不群的大气象。这与郭志光先生的经历和学养是贯通的,他早年就读浙美,后留校任教,又辗转回到家乡,长期任教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课徒教学之余潜心水墨,涵泳传统。在东方人眼里,绘画乃文人雅事,审美意蕴在于超越现实园囿,而没有炼气于心的定力,没有舍我其谁的自信,是很难在绘事中呈现超逸之气的。
  生活里的郭志光先生是尚静的,这些年,他一直住在学校分配的宿舍里,四楼,100多平方的面积,被书籍杂物挤得满满。房子不大,但他很怡然,推开窗,鸟语花香就随着和风拂面而来。千佛山麓佛光祥瑞,静得似乎可闻所有的天籁。只要走出院子,市声又喧嚣而至,读书声、叫卖声,声声真切。郭志光先生就像一位艺术悟道者,既不拒绝市声,又静享翰墨的雅逸,与笔墨渲染出的那些繁花密叶、瑞鸟祥禽一起,闲逸在时间里。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安静,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