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国际

我所认识的李光耀

2015-03-1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陈济朋

  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的情况牵动着世界。
  忆起我从2010年底至2015年初驻任新加坡记者时光,在许多场合都看到这位新加坡的传奇。对新加坡了解越多,会看到越多这位世界级政治家留下的烙印。
  印象深刻的是老人家一直强大的气场。我就住在他负责的选区内,2011年仍可见到李光耀出席选区活动担任主宾的场面。楼下的一段小公园开幕仪式,他坐着电瓶车,在人群中穿行,下车与人群打招呼,白发略微显得稀疏,但气色和精神状态很好。
  李光耀身形很高,在公共场合露面,无论着装还是表达上,都带有一股浓浓的绅士范儿。虽然当时已经年近九旬,李光耀的健康状况在我在狮城最初两年里仍不算差。他可以频繁出席每次半个小时乃至一个小时的对话会,尤其在2011年从内阁资政的岗位上退下来之后,他更是多次出席对话会。用李光耀自己的话说,就是要“传播自己的人生智慧”。
  李光耀对于国际和地区局势的观察被很多人誉为洞若观火,甚至被很多人当成对于未来世界的预言来读。对日本,他直言“太封闭,不看好”;对新加坡,他提倡“要在大国之间搞平衡,不与任何一个大国走得太近”。在我看来,这样有些刺人的话语,倒才符合李光耀的个性。
  记得2011年新加坡大选,李光耀对一个集选区的选民说,如果你们选了反对党,你们在接下来的五年里就“忏悔”吧。不过,最终这个选区的选民真的选择了反对党。这也导致他领导的执政党人民行动党包括两位部长在内的竞选团队被淘汰出局。大选后李光耀也从内阁资政的位置上退下来,是他从1959年出任自治政府总理后第一次不再是内阁成员,这被认为是分水岭式的事件。
  新加坡几乎每十年进行一次经济转型,取得空前成功,却也难免让一部分民众辛苦适应。但李光耀一直坚持一个原则,正是他在1965年说过的“没有谁欠新加坡一碗饭吃”。在他看来,新加坡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努力,这也是为什么在新加坡老一代人身上看到最多的是奋斗、吃苦、忍耐的精神。近年来,李光耀多次说自己希望与年轻一代交流,让他们明白成功来之不易。
  我在新加坡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国家的反腐治理。在这件事上,李光耀坚持努力几十年,的确让人印象深刻。他坚持公私分明,认为要给内阁成员和高层公务员有市场竞争力的薪水,但同时也坚持不可有一丝一毫的不分明。
  2013年之后,李光耀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有神经末梢病变,肺部也几次发生感染,已经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不过凭借他在新加坡政坛巨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人们仍然对他的每一个消息都极其关注。在一次国庆典礼上,许多人翘首等待看李光耀是否出现,主持人先后介绍议员、内阁部长、总理,最后到了“两位前总理”,李光耀和吴作栋从入口走进会场,人群立刻欢声雷动,许多人争相拍照。
  这两年,李光耀已经很少会客,即使露面也需要人搀扶,不过思路仍旧清晰,还保持着微笑。我至今忘不了在李光耀的办公室里,那桌上一角,摆放的那一尊孔夫子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