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精品主打

那些年,那些味

2015-01-29 作者: 胡建平 陈川 来源: 大众日报
  □ 胡建平 陈川
  年开始了倒计时。
  岁末的日子,人常常是期盼又忙碌,盼着这辞旧迎新的重要关口,盼着来年的顺心顺意,当然,也一如既往地忙碌工作,忙着过年,闲暇中含着对往年的不舍和温暖。
  今年的冬天异常温暖,少了许多湿漉漉的寒气。这适宜的温度让人对年的回忆格外升温,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岁月就是过年的那段光阴。年前盼望,年后守望。算着时间,未及初一的天亮,就迫不及待地穿上新衣;家家飘出的饭香味,我们的嘴总会馋得吧唧吧唧地咽口水,像是这一年的香气全浸在这锅里了。
  如今,也是像小时候那样巴望着过年。虽是当下的日子天天像过年,随时可以有新衣有美食,可依旧怀念小时候的年味。
  又逢岁末,我们能守着那些过往吗?守着那些逝去的年味和年俗吗?假如有一天,年味没有了,我们这些人又该在年里说些什么呢?
  让我们看看古人是怎么过年的,在古人过年的“讲究、欢腾、热闹”中,重拾那些渐渐逝去的年味。济南民俗专家牛国栋老师在他的《济水之南》书中,详细写过济南人过年的习俗和礼数:
  旧时一进入腊月,人们便开始筹划过年事宜,济南谓之“忙年”。到了腊月初八,济南叫“过腊八”,人们用糯米加入各种豆类、大枣、花生、栗子和糖,熬制成粘稠的“腊八粥”,用来表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济南人还喜欢用泺口醋腌制“腊八蒜”,到了小年和大年时,吃饺子用腊八蒜和腊八醋佐食,刺激又消食,可为“黄金搭档”。
  腊月二十三为辞灶日,济南叫“过小年”。这一天人们要在锅灶前贴新灶王爷像,供奉麦芽糖,以求灶王爷吃了粘牙的蜜糖就能“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也正是从这一天开始,家家户户开始“扫尘”,即清扫房屋,置办新衣,办年货。
  济南有句顺口溜“二十八,把面发”。临近过年,人们开始蒸馍馍,这时的馍馍都在面中放点糖,吃起来像点心。馒头形状也各式各样,有的做成小刺猬、小兔和小猪,也有用雕花模子扣出的金鱼和蝴蝶,最不济也要用红颜色在大馒头上点上红点,以烘托年味儿。当然也少不了做发糕,打酥锅、炸麻叶、炸藕盒、炸鱼、炸松肉、煮五香疙瘩皮咸菜等等。济南周围的农村这时则开始做豆腐、摊煎饼、用炒熟的小米面制茶汤面,一派喜气洋洋之景象。
  重头戏还在“大年三十”。院门及屋门要贴迎新春联和年画,在济南,门扇上的门神多贴秦琼和尉迟敬德画像,而年画中“连年有鱼(余)”、“龙凤呈祥”和“老鼠嫁女”等颇受济南人的喜爱。当夜色降临时,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一餐“年夜饭”,喝团圆酒。饭前不忘记已故的祖先,先到街上或院子里燃香烧纸。在郊区农村,还有在院子里撒芝麻秸的习俗,以“喂”祖先乘坐的牛马。
  吃完团圆饭,全家人团坐在一起包饺子,午夜前不能入睡,谓之“守岁”。济南过去过年的饺子多为素陷,寓意来年平安素静。四更或五更时分,全家人要一起吃饺子,俗称“五更饺子”,取其谐音,也称“更岁交子”,在半夜旧岁刚过已交新年子时吃它,象征辞旧迎新。有趣的是,济南过年时人们的言行都有些忌讳,如年三十不能到人家串门,不能向人家借东西,出嫁的女儿大年初一不能回娘家,除夕夜不能大声讲话,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饺子煮破了,要说“挣了”(寓意挣钱的意思);如摔碎了盘子碗等家什,要赶紧说“岁岁(碎之谐音)平安”。还有,年初一不能吃面条,据说吃了面条一年麻烦不断;初一还不能扫地和倒垃圾,那样会将财气一起扫地出门。
  放爆竹,同样是春节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古代过年时人们以火烧竹,爆裂发声,用以驱鬼,“爆竹”一名由此而来。年初一一大早,擦着黑,拜年就开始了。人们穿新衣,戴新帽,旧时女人还戴绒绢花,向街坊邻居和亲朋好友拜年。过去晚辈给长辈拜年要磕头,平辈之间要相互抱拳拱手,说“恭喜发财”和“过年好”之类的吉利话。年初二,济南的传统是“回娘家”,出嫁的闺女、女婿及外甥们携带着礼物回家,女婿向岳父、岳母拜年,娘家人也设宴热情款待。
  正月初五,济南叫“破五”,这一天,家人不出门,又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济南俗称“捏破五”。同时还要放鞭炮,叫“送年”。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旧时济南的灯节很是隆重,从正月十三(也称上灯节)开始,历时长达五天。最大的看点是府城内、城关及郊县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纷纷挂出鱼灯、元宝灯、聚宝盆灯等各色花灯。大商场、公共场所及庙宇里还悬挂出会有历史故事的走马灯、宫灯和盒子灯,并设有灯谜,过去叫“猜灯虎”。各街区的百姓还自发地组成踩高跷、扭秧歌、耍龙灯、四蟹、舞狮子、跑旱船、抬芯子等扮玩表演队伍在街头上亮相,锣鼓喧天,彩灯闪烁。男女老少纷纷走出家门,街上人潮涌动。
返乡
  每到春运期间,许多人总是在亲情和高昂的路费之间作艰难的选择。
  小年一过,大家都心里数着日子,渐渐都无心工作,回家过年才是天大的事。
  无论路途远近,谁穷谁富,是雨是雪,读书的、打工的、坐班的,都要回家过年。这是一份属于中国人而独有的一份情愫。在除夕夜那一刻,不关你是高官富商,还是平民工匠,你都属于你的家人,你的家乡,那块祖祖辈辈生养生息的土地。
  回到家,祭告祖宗、打扫祖宅、拜访亲友,去一一找回自己的根,然后才能再出发!
  柴火烧的饭,妈妈做的菜,年夜饭能帮你找回自己,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所以,中国人像候鸟一般守时,每年春运,火车要运送2.58亿人次、飞机4200万人次、汽车运送量更是达到32亿人次。背井离乡谋生难,归心似箭回家也不易,所以这个年也更弥足珍贵。因此也衍生出不少抱怨和愤怒。有人把买火车票比喻成一次考试,购票者是考生,12306是出题者的话,抢票网站就是深谙考试规律的辅导班,不让考生好好打基础,而是帮助考生走捷径,“猜题押宝”。而黄牛则是直接把题目偷出来高价卖给投机取巧的考生,这就是赤裸裸的违法犯罪行为。
  其实运输能力与回家过年的矛盾不是今天才有,古代“春运”也很忙。那时,虽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但人们也是想尽办法,日夜兼程奔赴在回家路上,那也是名副其实的“春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诗《回乡偶书》中所表达的乡愁,古往今来,从未淡化过。
  原因很简单,这是因为,年就是中国人的信仰,回家过年则是一年一度的朝圣之旅。
年夜饭
  在中国人的年夜饭中,你能听到那首令人回味无穷的《回家》的韵律。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往往成为中国传统节日里最为核心的主题。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而除夕那顿年夜饭,更是一年到头来的头等大事。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饭桌旁,既享受了满桌年菜盛馔,更烘托出那份阖家团聚的喜庆气氛。
  传统的年夜饭,尤为讲究:一是全家务必聚齐,体现团圆之意;二是饭食丰盛,重视“口彩”,如,把年糕叫“步步高”、饺子叫”万万顺”,酒水叫“长流水”,鸡蛋叫“大元宝”,鱼叫“年年有馀”;北方全家人要一起吃饺子,俗称“五更饺子”,取其谐音,也称“更岁交子”,表示辞旧迎新。此外,为了添加节日的生活情趣,有的地方在包饺子时,还在其中加入糖块、花生、枣乃至钱币等物,谁吃到什么馅的饺子,谁就获得好的预兆。吃到糖块标志着生活甜如蜜;吃到花生者就表示长生不老;吃到枣子意为早得子嗣;吃到钱币者自然新年有好的财运。;三是座次有序,体现出尊老爱幼,重礼重情。吃饭时关门闭户,热闹尽兴而止。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家庭结构的重新组合,传统过年的许多习俗已渐远,唯有那餐年夜饭,已成了中国人过年的标志性的仪式。
放鞭炮
  饺子未吃完,鞭炮就开响……年味就在这声声脆响和灿烂的烟花中弥漫进每个家庭院落。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爆竹声除旧迎新。起源至今已有有2000多年的历史。
  民俗认为,鞭炮等响声,能驱赶鬼邪。公元6世纪中叶成书的《荆楚岁时记》已经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驱逐山怪恶鬼。当时真的是爆竹,方法是将竹筒置于火中烧烤,竹筒受热膨胀,最后爆出声响,直到唐宋时期仍然采用这种爆竹方式。
  宋人范成大《爆竹行》记述了当时吴地爆竹鸣放的情形。宋代除了传统的天然爆竹外,还出现了火药爆竹。这种火药爆竹不仅有霹雳的雷声,而且有硝烟散出。爆竹散出的硝烟有消灭空气中病菌的功效。 明清时期火药爆竹更加流行,人们除了以爆竹驱傩外,还用它来送神、迎神,以及接待拜年客。爆竹的声响增添节日气氛。清代北京除夕“爆竹声如击浪轰雷,遍乎朝野”。
  近代以来,乡村春节鞭炮是年俗必有的项目,假如过年没有爆竹声,人们就会觉得心里空荡荡的。今天,当除夕午夜零时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新年钟声敲响时,全国进入鼎沸状态,举国上下烟花飞舞、鞭炮齐鸣。
拜年
  随着各种媒介的发展,大家已经实现了“足不出户把年拜”。祝福越来越方便,相见却越来越少。
  拜年是过年的传统习俗,通常是正月初一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并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压岁钱)热情款待之。
  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到宋代,亲朋好友之间会相互送贴致贺,这就是早期的贺年片。到了明代,贺年片设计更加完美、精致,帖上不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还写上了“新年快乐”、“吉祥如意”的祝辞。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而现在最通常的就是短信拜年,今年起,微信拜年自然会更火。
  随着拜年方式的多样化,人们已经实现了足不出户把年拜。少了见面,拜年也沦为了形式化,即便出门相见的,也多为走马观花的形式了,和以前相比,送祝福越来越方便,祝福的内涵却减淡了。
压岁钱
  压岁钱本是长辈们表达对孩子们的期盼和祝福,可谓,重情不重钱。孩子们更要让这份祝福更有意义。
  说到压岁钱,肯定是春节孩子们最期盼的一件事上。除夕夜吃完年夜饭,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以祝福晚辈平安度岁。关于压岁钱,流传很广的故事是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
  到了明清,“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给压岁钱虽好,沿袭了传统,也表现了长辈们对下一代的深深的期盼。
  但是,现在的家长往往很大方,出手就是个一百两百,甚至还上千。这样容易让孩子养成大手大脚、浪费钱财的习惯。所以,家长在给孩子压岁钱时一不要给太多。二要引导他们将钱用在正确的地方,让压岁钱更加有意义。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