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新常态 新作为

深化改革创一流 服务“三农”谱新篇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2014年发展纪实

2015-01-29 作者: 陈卫东 赵书阳 卢鑫 来源: 大众日报
  △省联社理事长、党委书记张建民(左四)到基层调研网点转型工作
  △创新推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客户由此获得80万元贷款
  △客户经理在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了解情况
  △客户经理深入企业进行贷前调查
  △流动银行提供贴心服务
  △“服务三农圆梦行动”把农业科技知识送到田间地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作为地方金融机构,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紧跟铿锵的改革鼓点,发动创新的马达,迈开转型发展的步伐,七万名农信人用勤劳和汗水交出一份亮丽的改革发展成绩单。
  □陈卫东 赵书阳 卢鑫
  
  成绩来之不易。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多重压力,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坚持“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坚持“稳健经营、稳步发展”的经营理念,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各项业务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主要经营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全省农村信用社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三农”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为经济文化强省和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经营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14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2258亿元,较年初增加1362亿元,增长12.5%。各项贷款余额8449亿元,较年初增加931亿元,增长12.4%。资产规模和存贷款余额连续十年居全省银行业首位。
  ——支农扶小水平进一步提高。截至2014年末,涉农贷款余额6131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193亿元,分别较年初增长14.6%和24.8%,实现了“两个不低于”的目标。目前支持农户、小微企业总数分别达257.3万户和3.7万户。
  ——银行化改革步伐加快。截至2014年末,农商行数量增至50家,基本完成银行化改革机构达到74家,占原县级法人机构的56%。
  ——主要审慎性指标达到良好银行的标准。截至2014年末,全省农信社统算资本充足率11.13%,资产利润率0.95%,达到良好银行的标准。
  ——电子银行业务快速发展。截至2014年末,全省农信社电子银行客户数量达1145.64万户,交易笔数14080.66万笔,交易金额41958.82亿元。
  ——社会贡献实现新突破。截至2014年末,共缴纳入库各类税金101亿元,同比多缴15亿元,增长17.4%,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
  ——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截至2014年末,全省农信社布设农民自助服务终端1.9万台,布设各类电子机具28.9万台,电子机具行政村覆盖率达99.4%,自助设备乡镇覆盖率达100%。
创新产品输血现代农业
信贷扶持助推规模经营

  树高千尺不忘根。作为全省资产规模最大、从业人员最多、服务范围最广的地方金融机构,山东省农信社扎根“三农”沃土,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创新推出“综合物权抵押贷款”、“农业订单融资贷款”等产品,让金融活水涌流现代农业大田。
  邹平长丰生态大农场场长李卫东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找钱”:“2012年流转了3000多亩地、投资4000多万元建起了农场,每年仅土地流转费和人工费等就得三四百万元。除了自筹资金,就是向银行贷款。”而现实情况是没有企业愿意给农业企业担保,银行也缺少涉农抵押金融项目,这让贷款变得异常困难。
  邹平农商行推出的“综合物权抵押贷款”让李卫东的困扰烟消云散。“打包的物权包括林权、大型农机具、土地承包经营权、养殖活体及农场其他地上附属物等。有了这些,企业不用再找第三方担保。”信贷管理部经理张凌之说。目前邹平农商行已给长丰农场发放了两笔数额分别为300万元和280万元的贷款。
  更让李卫东惊喜的是:“农商行在贷款利率上少上浮40%,而且放款速度很快。有了这笔资金,我们的水果大棚可以开工建设了。”
  如果说“综合物权抵押贷款”破解了家庭农场的贷款难题,寿光农商行推出的“订单农业融资贷款”则有效地解决了订单农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的资金周转问题,走出了一条金融稳定“菜篮子”、支持现代农业的创新道路。具有真实订单贸易交易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订单农户持借款合同、担保合同以及购销合同到相应管理部门办理融资登记,由管理部门出具《订单融资登记证书》,即可申请贷款。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农户“信用评定+订单”、合作社社社员“信用评定+订单+保证保险”、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级+订单+保证保险”、龙头企业“信用评级+订单+保证保险”四种订单融资模式。订单融资贷款额度原则上不超过年度订单总金额的70%。同时,对前来办理贷款的订单农户及龙头企业,实行优惠利率,较一般贷款利率少上浮10-30个百分点,切实让利农户及企业。
  农业领域资金周转期长,贷款难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龙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道坎儿。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山东省农信社充分利用国家“定向降准”等政策机遇,紧跟省委、省政府“一圈一带”及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建设规划,深入开展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富民惠农创新“三大工程”,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龙头企业信用评级、授信、支付结算综合服务全覆盖,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截至2014年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7766家、龙头企业1658家,贷款余额281.2亿元,家庭农场761家,贷款余额4.6亿元,种养殖大户10249个,贷款余额20.4亿元,让现代农业花开齐鲁,芳香四溢。
“无缝隙”让续贷零等待
与小微企业共渡难关

  当前经济形势下,小微企业面临成本高涨、市场疲软、融资难等困境,举步维艰。山东省农信社不盲目抽贷、压贷、断贷,推出“无缝隙”信贷服务,企业当日还款、次日放款,实现续贷“零等待”,同时推出分期还、循环贷等8种信贷资金周转模式,实施3项保障措施,切实缓解小微企业到期还款压力,降低融资成本,共渡难关。截至2014年末,山东省农信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201亿元,较年初增长651亿元,较年初增长26.5%,支持小微企业达到3.7万户,提供全省近40%的小微企业贷款。
  “国外订单减少、劳动力成本上涨,我们的日子不好过。”说起当前形势,昌乐华翎服饰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秦洪升愁容满面。
  “华翎服饰是农商行一手扶持起来的优质企业,我们有责任帮它迈过眼前这个坎儿。”昌乐农商行董事长赵连东说。昌乐农商行新增500万元贷款支持企业走转型之路,“汽车消音器投资相对较小,市场需求量大,回款快,效益很可观。”
  让秦洪升的企业走出困境的正是山东省农信社推出的“无缝隙”信贷服务:对生产经营正常、资金暂时周转困难或受经济形势影响、临时市场销路不畅的企业“不抽贷,不压贷”,在贷款到期前开展贷前调查和客户评价,企业当日还款、次日放款,实现续贷“零等待”,降低企业筹资成本、减轻财务负担。同时,山东省农信社推出分期还、分还续贷、循环贷、无间贷、简捷贷、浮动贷、贴息贷、贷款展期、借新还旧等8种信贷资金周转模式,实施信贷资金倾斜,优先保障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强化机制建设,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推行阳光信贷,提高服务质量。小微企业“分还续贷”办法得到银监会认可并在全国推广。
  与此同时,山东省农信社推出“免评估”抵押贷款,由农信社向借款人发放额度在500万-2000万元以内、按协议评估确定价值到有权部门进行抵押登记的房地产抵押贷款,用“银行自评”代替“委托评估”,由农信社与抵押人协商确定抵押物价值,无需评估公司提供评估报告,减少企业的费用支出。同时,争取省财政厅、社保厅支持,联合山东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担保中心,开展担保贴息贷款,省担保中心按实际贷款基准利率的50%贴息,对创业者个人给予全额贴息。
  “200万元贴息贷款已经到账,光这一项,一年就节省6万元利息。”山东登升劳保用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栾述海和很多银行打过交道,“我们选择合作伙伴非常慎重,不仅考虑利率的高低,还考虑彼此间合作的信任度和稳定性,农信社从来不做釜底抽薪的事,而是始终如一地支持企业发展,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合作伙伴。”
  小微企业财务不透明,报表难以真实反映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导致银行不敢放贷。针对这种情况,青岛农商行、聊城农信社在实地考察分析、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先后引进德国IPC微贷技术,打破小微企业贷款需要抵押担保的传统模式,以客户自身经营产生的收入、支出等现金流信息作为判断客户承贷能力的主要依据,并将客户的成长性、发展前景等作为参考的重要因素,注重非财务因素调查,“交叉验证”取代报表分析,申请手续简便,无中间费用,既能够有效解决企业和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缓解小微企业担保难题,真正为小微客户提供量身订制的金融服务。
  在引进微贷技术的同时,山东省农信社积极创新抵质押担保方式和信贷产品,开办仓单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养殖水面使用权抵押贷款、第三方监管动产质押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贸易融资授信等融资模式;建立健全贷款审批机制,在贷款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企业和担保方式实行差别化授权,差异化审批,提高办贷效率。
金融服务惠及千家万户
普惠阳光照耀美丽乡村

  点点相连,线线相接,面面俱到,山东省农信社形成了以网点为支撑、以自助设备为辅助、以电子银行为延伸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5127家营业网点,28.9万台电子机具,106场培训讲座,1146万电子银行客户,5144张银行卡,让“乡镇有网点、村村有电子机具服务、家家用上银行卡”成为现实,真正实现了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让普惠金融在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上齐头并进,绘就乡村田野最美的剪影。
  在“齐文化发祥地”淄博临淄区,稷下街道范家村村委会二楼的助农服务取款点,89岁的老人贺长庚正手持金融社保卡领取养老金。输入密码和取款金额,电话POS机打印出一张交易凭条,在凭条签上名字,工作人员登记后,220元现金就到手了。金融社保卡将社保卡搭载银行卡功能,实现社保功能与金融应用于一体,村民持卡可缴纳、领取各项社保金,办理银行转账结算、提取现金等业务,一卡通用。截至2014年末,该业务在淄博、东营、潍坊、日照等市农信社陆续开办,已发卡440万张。“离家近,不用等,真不孬!”贺长庚觉得农商行的服务很贴心。
  在“苹果之都”栖霞,寺口镇邴家村的邴京远非常熟练地操作着农信社安装在家中的农民金融服务自助终端:“刷卡、按钮、取钱!”在苹果收购季、惠农补贴发放时,四里八村的乡亲们都“慕名而来”办业务,老邴忙得不亦乐乎:“咱农民需要的就是这个宝贝,方便、快,省事儿。”截至2014年末,全省农信社安装1.9万台农金通,9715台自助设备,15.3万台POS机具,全年累计代发补贴22种1823万笔,金额93.2亿元,让农民“少跑腿,不排队”,享受“零距离”金融服务。
  在“金都”招远,灵岳黄金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长刘治武对农信社的业务称赞不已:“我们去银行网点办理业务需要排队等候,有时甚至会延误企业资金运转。自从使用农信社电子银行后,企业贷款、转账、工资发放等资金周转更加方便、高效、快捷。”“遇到资金周转难题,从提出申请到资金到位,农信社三个工作日内就能办结。”截至2014年末,全省农信社电子银行客户数量达1145.64万户,交易笔数14080.66万笔,交易金额41958.82亿元,电子银行业务为普惠金融按下“快进键”。
  在“全国百强县”平度,明村镇党委副书记郝大军的肺腑之言成为“服务三农圆梦行动”的最好注解:“我们农民获取技术的渠道不多,省联社和省科协联合举办的圆梦行动把专家请到家门口传经送宝,助力政府为农民做好事,我们会全力配合。”在青岛,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崔健从高效生产技术的推广到西瓜产业的品牌运化作,让迷茫的瓜农找到方向;在长岛,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总工程师杨建敏讲授海参高温灾害应急防范措施,让养殖户血本无归成为历史……106场培训讲座,2.1万人收益,现场受理贷款申请7000余人,授信4.2亿元。“圆梦行动”传授知识接地气,市场引领有底气,让科技进村,资金到户,洒下一粒粒科技强农、资金惠农的“金种子”,吹散农户心头的忧虑,吹开脸上的笑靥。
“大平台”“小银行”战略协同
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应对新常态

  1月20日,省联社第二届社员大会第七次会议在济南召开。偌大的会场鸦雀无声,近300名与会代表都在专注静听省联社理事长、党委书记张建民的工作报告。
  走过10年光辉历程,山东省农信社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以张建民同志为班长的新一届省联社党委接过历史的接力棒,面对的是经济新常态下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肩负着主动应对利率市场化推进、存款保险费用增加、存贷利差缩小的重任。
  如何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越需要发挥“大平台”“小银行”的体制机制优势,全省7万名农信人期待着省联社党委的答案。
  “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为农村信用社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发展方式转型升级,金融改革逐步深化,有利于倒推农村信用社加快内涵式发展步伐,全面提高核心竞争力。”
  “在经济金融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村信用社外部面临资产质量和案件防控反弹压力、财务压力、经营压力、竞争压力,内部存在一些问题和瓶颈,需要高度警惕,积极妥善应对。”
  分析形势专业精准,查摆问题透彻务实。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省联社党委在对社情、省情深刻洞察和科学把握基础上,提出2015年全省农村信用社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以稳增长、保质量、增效益为总基调,推动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以银行化改革为动力,着力突破重点关注机构风险化解;以狠抓信贷管理为重点,坚决遏制新增不良贷款势头;以提高科技支撑为保障,努力实现“小银行、大平台”,提高省联社服务能力;坚持依法治社,规范经营行为;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加快产品和服务手段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努力推动全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以问题为导向,全省农信社要做到“四个提升”:
  ——大力推动业务发展,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只有稳步发展,科学发展,才能消化矛盾和问题,才能维持和提升市场份额,才能打造“百年老店”,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确保各项存款稳定增长。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和处置力度。加快新业务拓展步伐。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加快重点关注机构风险化解步伐,全面提升改革成效。在扎实做好重点关注机构风险化解的基础上,全年力争启动20家以上法人机构改制工作,把各项改革工作推向深入。突出化解重点关注机构风险,突破银行化改革的难点。抓住深化改革的重点,提高农村商业银行改制质量。转变履职方式,提高服务能力。
  ——加强风险管理,全面提升风险防范水平。坚持“双稳”经营理念,认真落实银监会合规风险管理评估最新要求,围绕风险管理重点和薄弱环节,逐步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制度执行力,努力构建风险管理长效机制。严格信贷管理,坚决遏制不良贷款前清后增势头。加强检查监督,强化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强化风险监测,提高突发风险处置能力。
  ——强化科技建设和服务创新,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适应金融服务需求多元化发展趋势,加强科技建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加强科技建设。力争用2—3年的时间,实现科技平台支撑系统的转型升级和业务再造,进一步提高省联社“大平台”的服务能力,真正发挥科技对管理提升、服务转型、产品创新、流程再造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做好顶层设计。打造专家型科技队伍。创新项目开发机制。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今天的山东省农信社,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更加坚定有力的步伐,奋进在创建一流金融机构的征程上,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