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国际国内

欧版“量宽”不是治“经济病”灵丹妙药

2015-01-28 作者: 张茂荣 来源: 大众日报
□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张茂荣
观点撮要
  ●欧洲央行量化宽松无法得到欧元区各国财政政策的有力支持。其只有在成员国政府同时被允许开启赤字融资的投资计划情况下才能发挥最大效力。
  ●欧元贬值将使中国企业对欧出口举步维艰,但会给中国旅游行业带来机遇。

  1月22日,欧洲央行正式推出欧版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该行宣布,自今年3月起,每月购买600亿欧元的政府与私营部门债券,以应对区域内持续的通货紧缩压力并促进经济复苏。按照计划,至2016年9月,欧洲央行购债总额将逾万亿欧元,并且有可能将该购买计划延长至2016年年底,以努力达到将欧元区通胀推高至略低于2%的目标。
  欧洲央行推出量化宽松完全是出于形势所迫。欧元区经济一直未能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完全恢复元气,经济复苏迟缓乏力,失业率持续处于两位数的高位,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严重受挫,通货紧缩风险不断加大。近期,欧洲央行打出了刺激经济和抑制通货紧缩的“组合拳”,具体措施包括实施存款负利率、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等。然而,欧洲央行采取的这些措施收效甚微,欧元区经济低迷依旧。因此,现在只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以进一步增加货币供应量,推动物价上涨和刺激经济复苏。
  欧洲央行量化宽松实施后,将为欧元区经济提供大量流动性,创造有利于经济增长的金融环境。然而,其政策效果恐难与美联储相提并论,难以完全消除欧元区通货紧缩风险,对欧元区经济的提振效果也会相对有限。德国央行认为,欧洲央行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将比美国弱。据欧洲央行内部测算,1万亿欧元的量化宽松计划在两年后仅能使欧元区价格水平提升0.2-0.8个百分点,介于美国和英国量化宽松效果的1/5至1/9。法国兴业银行研究表明,欧元区量化宽松效果将仅为美国的1/5,要使欧元区通胀率达到接近2.0%的中期目标,所需购买资产规模为2万亿-3万亿欧元,而不是区区1万亿欧元。
  欧洲央行量化宽松无法得到欧元区各国财政政策的有力支持。量化宽松政策不是医治欧元区“经济病”的灵丹妙药,其只有在成员国政府同时被允许开启赤字融资的投资计划情况下才能发挥最大效力。但目前迹象显示,欧元区成员国仍需继续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美国前财长、哈福大学教授萨默斯日前也表示,欧洲央行量化宽松虽有助于欧元区对抗通货紧缩威胁,降低重债国政府债券收益率,但若欧元区成员国不采取相应财政措施支持欧洲央行的量化宽松措施,欧元区经济复苏仍将缓慢乏力。
  而且,与美联储相比,欧洲央行实施量化宽松存在更大的复杂性。美联储实行量化宽松政策时会购买本国国债,但欧元区并不存在能与美国国债相提并论的资产。此外,欧洲央行量化宽松在促进法国、意大利等国经济复苏中可能作用不大,因为这些国家并未对本国劳动力市场进行重大改革。欧洲经济界担心,欧洲央行量化宽松及由此引起的欧元汇率走低,将降低部分欧元区成员国进行结构性改革的压力和紧迫感。
  欧洲央行量化宽松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欧元贬值及其引发的中国对欧贸易环境变化上。从2014年第二季度开始,随着欧洲央行不断放松货币政策,同时美国经济加快复苏、美联储逐渐退出量化宽松,欧元对美元汇率持续大跌,由1欧元兑换1.39美元贬至2015年1月23日的1欧元兑换1.12美元。今后,欧洲央行量化宽松的持续实施将会带动欧元进一步贬值。美国投行摩根士丹利预计,到2015年底欧元汇率将贬至1欧元兑换1.05美元。欧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元持续大幅贬值将对中国对欧出口产生不利影响。欧元贬值意味着中国商品在欧洲价格上升,成本优势降低,竞争力下降,这将使中国企业对欧出口举步维艰。但另一方面,欧元汇率下跌会刺激国内赴欧旅游和消费增加,从而给中国旅游行业带来机遇。此外,欧洲央行推行量化宽松将使部分欧洲资金流入中国,从而对冲美国货币政策收缩引发的资本外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