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综合

仉家龙灯:扎制、表演皆绝活儿

2015-01-2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仉家龙灯排练现场。
  □ 本报记者 戴玉亮 单辰
    本报通讯员 王洪泉

  1月16日上午,63岁的仉松三正在侯镇仉家村的村委大院里,检查春节期间要用的龙灯。
  “1978年,村里扎制了两个龙灯,一直用到现在。”仉松三说,过年少不了舞龙灯,现在要提前检查好。龙头、龙眼和龙筋最容易坏。近几年舞龙灯的场合多,每年都得大修一次,去年刚补了龙身。
  据仉松三介绍,龙灯的龙头处最大直径为1.2米、龙身直径0.9米,身长35米。“一个龙头20公斤,龙尾8公斤。”仉松三说,一条龙10个人舞,整个龙灯队伍人数达50余人。舞一场下来,龙头演员就要换3个,龙尾也要换1个,不然根本撑不下来。
  “龙灯最开始是用毛边纸糊的,特别容易损坏,每舞完一场都要修。”仉松三称,后来改成布料之后,每年一修,“过了春,村里的龙灯师傅们准备重新扎制龙头龙尾、绘制图案,让龙灯焕然一新。”
  仉家龙灯包括制作和表演两部分。龙灯制作作为一项传统的手工技艺,伴随着舞龙灯这一民俗活动而出现。每年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都会有隆重的舞龙灯活动。
  相传在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寿光县侯镇仉家村一位百岁老人在休息时,梦到了一青一红两条龙在云间翻来覆去、张牙舞爪,十分威武。老人醒来后,将梦境向同村的仉永军描述,仉永军受到老人启发,决定扎制龙灯。
  找到扎制龙灯的材料后,仉永军参照侯镇龙王庙中两根顶梁柱上的龙样图案,再结合自己的想法,一点点扎制而成,历时3年。仉永军扎制了青龙和火龙各一条,龙珠也是青红各一颗。做好后,仉永军开始琢磨舞龙走场的姿势和步子,让村民瞧瞧,拿拿主意。经反复实践,仉家村民落实了舞龙的基本动作。农闲时,挑选村里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进行排练。逢年过节,仉家村民便开始龙灯表演,深受群众欢迎。
  为更好地配合龙灯表演,村民又相继扎制了闹海的鱼、鳖、虾、蟹等灯。每逢舞龙,闹海诸灯前边引路,后面双龙舞动,蔚为壮观。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正逢庚辰岁龙年,仉家龙灯应邀去潍县、青州、羊口等地表演,赢得满堂喝彩。
  当时兵荒马乱,仉永军最初扎制的一对龙灯,一个被偷走,另一个在一次失火中被烧毁。随后,仉永军将扎制龙灯的技艺传给了同村的仉成之。
  1968年,年近80岁的仉成之有了再次扎制龙灯的想法,仉家村人非常支持。在仉成之的指导下,村里30多个村民耗时3个月时间,重新扎制了一对龙灯,至今仍被仉家村人妥善保管着。
  仉松三称,龙灯的扎制包括扎、糊、画3个步骤,取材因地制宜,包括竹子、粗铁丝、苘麻、颜料和蜡烛等。
  “整个龙灯以竹子做骨架,外面先糊好布再画。”仉松三说,龙头工艺最复杂,扎制出框架后,苘麻做胡子,还要装饰丝带和铃铛,占了近一半的扎制时间。
  “龙身共9节,每节放两支蜡烛。”仉松三称,每支蜡烛燃烧约半小时,顶端有口,方便更换蜡烛和出烟。“龙灯师傅需要具备高超的造型能力,设计制作好的龙灯,无论舞龙人步伐和动作多大,都必须保证内置蜡烛立而不倒。”
  舞龙灯是仉家村人的独门绝技。其表演独特,情节变化繁多,尤其是夜晚点上蜡烛时显得格外威风。每到一处,锣鼓喧天,烟花爆竹齐鸣,烟雾弥漫,仿佛真龙从雾中来。
  “双龙舞动,来回穿行,上下翻飞,宛如活龙现世。”仉松三说,似久别重逢的夫妻,相亲相爱、恋恋不舍,“锣鼓声渐紧,二龙昂首张口,步伐铿锵,突然龙嘴喷出一团火,颇为震撼。”
  “有卧龙、小摆尾、大摆尾、二龙戏珠和拜八方等十几种花样。”仉松三说,如今的仉家龙灯队伍每到一处,都是人山人海。
  2008年7月,仉家龙灯制作技艺被列为寿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4月,被列为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