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今日关注

公务接待骤降,培训中心负重转型

从长期而言,只要调整得当完全可以从旅游市场上分一杯羹

2014-11-3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CFP供图
  □ 本报记者 隋翔宇 赵 丰
    本报通讯员 沙艳丽

  每逢重大活动,烟台金沙滩大酒店按惯例都会留存照片作为纪念。以往各种培训会议的合影、省市劳动模范参观的图片比比皆是,而这两年,图片里的主角开始变成旅行团。
  该酒店又名烟台税务培训中心,位于烟台金沙滩省级旅游度假区之内,系国家税务总局于1991年投资兴建的一座四星级酒店。自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来,像金沙滩大酒店这样带“官味”的培训中心经营难度加大。今年国家又明文规定严禁党政机关到风景名胜区开会,进一步压缩了景区培训中心的生存空间。
公务接待量明显下降
  作为培训中心,公务接待长期是金沙滩大酒店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党政机关的培训、会议等,甚至还作为一些省市劳动模范疗养的定点接待单位。“历史高峰时,公务接待能占到业务总量的90%。”酒店总经理周宝山说。
  但自2012年底,该培训中心的公务接待量明显下降,虽然培训中心于2013年被指定为中央国家机关出差及会议定点饭店,但目前公务接待占业务总量的水平已不足一半。在这种背景下,直面市场成为必然的选择。“十一”过后,如何在淡季营销成为周宝山整天思考的一大问题。
  “以前有培训、会议为基础,全年业务量相对平均,夏季因为定位高端,游客也不会太挤;冬季游客虽不多,但年底往往是机关、企业年会的高峰期,因此也不冷清。”周宝山说,但为了应对市场变化,现在不仅开展冬季营销,夏季旅游高峰时也放低身段,并为此专门成立了旅行社,积极与附近景区合作,承揽共享客户。
  作为培训中心,该酒店共拥有可满足各类会议需求的大、中、小型会议室9个。为了降低会议室的闲置成本,该培训中心重点向民营企业、民间商会开拓市场。“中央政策调整之后,我们也根据市场变化对产品结构和价位作出了适当变化,在服务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降价促销,增强了对民营机构的吸引力。”周宝山说。
转向市场大势所趋
  金沙滩大酒店并非个例。作为滨海旅游城市,烟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兴建了一批疗养院、培训中心,在该市滨海路沿线,铁道部烟台疗养院、烟台地质疗养院等机构随处可见。
  “这种疗养院、培训中心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随着经济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不少培训中心很早就开始进行市场化探索。只不过之前是自发行为,现在已是政策调整下的大势所趋。”烟台市旅游局规划发展科科长于晓岩介绍。
  这一点在蓬莱旅游度假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度假区管委提供的数据显示,区内共有4家酒店带有培训中心性质。“但这些酒店均对外经营,统一纳入旅游度假区的监管,达到星级标准每年都要进行评定。”度假区管委副主任王长伟说。
  又名银蓬培训会议中心的蓬莱泉盛大酒店是4家“培训中心”之一,该酒店由中国工商银行总行设计建造。但目前除了偶尔承接工行系统内的培训之外,它与蓬莱其他酒店并无明显区别。在携程、艺龙等票务网站上,可以轻松检索到该酒店相应的促销信息,其商务标准间的现价为200多元,这在当地属中游水平。暑假期间是旅游的黄金季节,蓬莱大小酒店一房难求,该培训中心也不例外。
  “蓬莱市是国内传统旅游强县,位于旅游景区对于这些培训中心来说,也是转型一大优势。现在看来,转型越早越划算。国家相关政策出台之后,这些酒店的公务接待虽受影响,但可开拓旅游市场进行弥补。”王长伟说。
脱“官”帽,以“民”为师
  转型是方向,但短时间内转型绝非易事。
  “酒店在转型中会有一个真空期,即公务接待减少的同时,大众市场的开发还没收到理想效果,这意味着酒店要承受相应的亏损,对经营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周宝山坦言。
  同样的问题也曾摆在蓬莱华玺酒店总经理于涛面前。2014年初,她从青岛总部到蓬莱履新时,面对的是这样一张业绩表:涉公业务下降一半以上,这家五星级酒店有些不知所措。
  面对困局,于涛在半年之内实施了一系列转型策略,从产品价格、市场地位、设备装修等全面铺开。这也确实收到了效果,在公务接待持续下滑的情况下,三季度总体业务呈微增势头。
  “民营类的酒店,面对市场变化时,往往思路调整快,执行力强,这一点值得各类培训中心学习借鉴。”王长伟说。
  于晓岩则认为,虽然培训中心从短期来看遭遇“政策寒冬”,但从长期而言,只要调整得当,完全可以从庞大的旅游市场上分一杯羹。
  近年来,烟台大力倡导传统观光旅游业向现代休闲旅游业过渡,数据显示,2013年烟台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人数4951.53万人次,同比增长11.27%。“对于那些培训中心来说,市场空间并不是问题,它们目前最需要的是找准自己的位置。”于晓岩说。
整治培训中心应标本兼治
  不少培训中心“穿官衣”“吃官饷”,由于政企不分,财务管理上又有漏洞,使得培训中心往往存在“小金库”等管理死角。而每年只承担非常有限的培训业务职能,又使培训中心可以在市场营收和内部培训中间左右逢源,为相关账务猫腻埋下伏笔,使培训中心逐步演变为领导干部奢靡享乐的窝点。由此可见,现阶段坚决清理整治超标的培训中心是非常必要的,但只能算是治标;而深入推动培训中心市场化改革和相关信息公开才是治本。
  推动培训中心市场化改革,符合国家政策要求。根据中央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培训中心作为经营性单位,绝大多数应该转制成为企业。因此,适时推进培训中心改革,让本属于市场的回归市场,完全符合深化改革的方向。
  从落实三公等政府信息公开的角度,政府公共服务的培训费用是否该花、该花多少,同样需要进行严格、科学的审核。有关部门应将参与培训的人数、花销等关键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如此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才能切实堵住培训中心沦为“特权天堂”“奢靡中心”的制度漏洞。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