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视界

平凡的人物故事、舒缓的镜头语言、质朴的表演形态

一部回归电影本体之作

2014-11-21 作者: 川屏 来源: 大众日报
  □ 川屏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秘书长郑洞天认为,主旋律电影最需要艺术功力。演奏主旋律靠的是技艺,而不仅是热情。不能只为宣传而拍,也要做到尊重艺术。只有尊重中国千百年来传统的审美艺术,才能使影片打动观众。
  在表现形态上,影片《兰辉》就大胆地走上了一条回归电影本体之路。平凡的人物故事、舒缓的镜头语言、质朴的表演形态,突破了同类型影片传统意义上的影像形式,探索出同类影片创作上的一条新路子,实现了主旋律影片艺术手法的超越。
  影片塑造了一个老百姓身边真实的兰辉。而更可贵的是,影片把兰辉的真心、真情剖示给了大家,无论表现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给观众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基层干部形象。兰辉为官,没有官气,不摆架子,一心为民做实事,做好事,深得民心,备受赞扬,这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民服务的典范。兰辉的精神,也正体现在其父兰甲正送给他的一副老对联里:“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长期以来,民众和社会舆论对公务员群体多形成负面认识和刻板印象,认为就是喝喝茶,看看报,空谈多,实干少,清闲,自在。甚至用这个队伍中个别人的腐败行为来否定整个公务员队伍,造成对政府的不信任、抱怨和失望等。兰辉以及类似兰辉这样优秀党员干部的存在,恰恰为公务员这个群体提供了正能量,为所有公务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修身、履职、敬业、奉献树立了标杆,矗立了丰碑。
  电影《兰辉》刻画的是尽职尽责、甘于奉献的党员干部形象,展现的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但影片不是简单对英雄人物的再现,而是从伦理、情感、爱情等大众化的角度切入,创新艺术表现形式,融合了很多对生命、民族、国家的思考,使影片的意义有了更高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