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寿光视窗

在城镇化过程中,寿光不断加大产业支撑——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找到合适工作

2014-08-15 作者: 本报记者 戴玉亮 石如宽 本报通讯员 刘瑞全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戴玉亮 石如宽  本报通讯员 刘瑞全

  工作6年,田江已是寿光市三洋木业家具厂副厂长。大学毕业后,家在稻田镇的田江,来到位于寿光经济开发区的三洋木业工作。“工作对口,收入也不错,离家近,挺好的。”田江说。
  “我们的车间工人,有三分之二来自本地农民。”三洋木业办公室主任伦东涛介绍。
  产业支撑,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寿光以城市为中心,以镇街为纽带,以村庄为腹地,构筑城乡一体、工农并进、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通过产业发展,经济总量做大、质量提高,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引导、吸纳农村人口就地向城镇有序转移。
“土专家”“田秀才”吃香
  洛城街道的张砚祥掌握了1900多种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被人们称为“蔬菜医生”。无论哪种蔬菜,只要他看一眼,就知道得了什么病,并开出药到病除的方子。
  文家街道先锋营村的李万民培育的“独根红”韭菜,一株1.05米高、单株重80克,在2004年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他还发起成立了寿光市韭菜协会,发展起12个韭菜生产专业村,发展无公害韭菜近万亩,带动周边群众致富。
  寿光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增收致富能力,组织了“50万农民科技大轮训”、“远教富民”和“万户农民上网”等培训,培养了一大批长于经营、精于管理、勇于创业的“土专家”和“田秀才”。10万多农民获得了“绿色证书”,蔬菜种植技术能手达到14.1万人,蔬菜加工、经营能手3.2万人,在外受聘农村实用人才达3000多人,95%的农村劳动力掌握了2门以上实用技术。
  如今,寿光深入实施“沃土工程”,大力发展股份制园区、专业合作社,形成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目前,寿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10家,带动了20万户本市及周边地区的农户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产业化、国际化经营。
农民就地成为产业工人
  “只要想干,在寿光不愁找不到地方干活。”古城街道垒村42岁的郑有光说,自己虽然没文化,但在联盟化工承包了一部分装卸的活,收入稳定。
  文家街道桑家村63岁的桑训昌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富康药业承包车队,一个干个体做包装膜。“村里种地的不多了,除了玩大棚的,开车的,做餐饮的,人人都有事情做。”桑训昌说。
  稻田镇的伦伟霞在寿光经济开发区的晶美玻璃有限公司上班,工作5年就已成为公司中层。
  寿光引导镇街大力发展“飞地经济”、“特色园区”,重点培育新能源、新医药、生物基材料等产业集群,让更多农民就近、就地变成产业工人。
  寿光物流园占地3000亩,提供1.5万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房地产、饭店、银行、保险等服务业发展。泰丰以诚家庭农场占地400亩,种植苗木和蔬菜。其负责人王德勇说:“农忙时吸纳200多人就业,主要是附近村庄的人,月工资2000至3000元。”
  羊口镇从小渔村变为小城市,得益于“产城融合”的全域城镇化新路径的探索。该镇党委书记吴广兴说:“产业是引领是前提,城镇是依托是载体,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产’与‘城’的协同发展、良性互动。”
  在寿北,羊口、侯镇等专注于发展先进制造业、海洋精细化工等产业,小城镇的集聚作用和造血功能明显增强。羊口72家大中型企业吸纳就业近2万人,与之配套的企业职工住房保障正在加快实施。目前,寿光有6个镇街地方财政收入过2亿元。
服务业解决剩余劳动力
  早6:00,文家街道桑家营子村的村民们走出家门准备忙大棚时,保洁员刘兰香已经在路上清扫起来了。从事环卫工作两年多来,每天早上刘兰香准时上路作业。她负责的片区有村里的两条主街道、5条小巷子,每天都需逐一清扫。“有了活干,家里就有了收入来源。”60岁的刘兰香说。
  在寿光975个行政村的大街小巷,活跃着像刘兰香一样的3000多名农村保洁员。
  “以前村里环境不仅乱,散落在路上的动物粪便也让人不想多逗留。现在村里环境好了,回老家的次数多了,心情也好了。”在寿光市里上班、老家是化龙镇马庄村的马田振说。
  自2012年1月起,寿光全市所有975个村庄移交市环卫处统一保洁。环卫处按照每75户1人的标准配备了3000余名保洁员及110名村庄管理员,建立起了村庄保洁队伍。生活垃圾清运人员对村内垃圾桶每天进行清掏,统一清运,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寿光建成较为完善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格局的同时,也解决了数千人的就业问题。
  近年来,寿光不断壮大城市经济,积极推动三次产业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通过深化改革、市场化运作,打造教育、园林、环卫等“十大品牌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让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了适合的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