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国际国内

王毅:南海和平由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

中国倡“双轨思路”解决南海问题

2014-08-1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综合新华社8月10日电 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9日至10日在缅甸首都内比都举行,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出席。国际问题专家表示,此次会议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务实合作,体现了中国和东盟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南海问题,东亚合作应先易后难循序推进。
  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包括中国-东盟(10+1)外长会、东盟与中日韩(10+3)外长会、东亚峰会外长会和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旨在为今年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做好准备。
  王毅说,中国和东盟已经找到了南海问题的解决之道。中方赞成并倡导“双轨思路”,即有关争议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友好协商谈判寻求和平解决,而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则由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
  此次会议上,中国与东盟达成共识,今年9月将在华举办中国-东盟特别高官会,10月在泰国举行第八次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高官会和第十二次联合工作组会议,在年内就梳理各方共识文件和确定名人专家小组职责达成一致,作为“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的早期收获。王毅在会议期间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作为负责任大国,中方愿继续保持克制,但对于无理挑衅行为,中方必将做出清晰、坚定的回应。在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时,王毅表示,中方欢迎美方在亚太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也希望美方尊重中国在本地区的正当权益。
■专家声音——
 “搅浑南海”是  美国的一个抓手
  针对美国在会上提出“冻结南海行动”,包括各声索国承诺不再夺取岛礁,不改变南海地形地貌,不采取针对他国的单边行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贾秀东表示,美国近两年屡次就南海问题发声,凭借其对国际话语权的操控,使得南海问题热度难减。
  他说,搅浑南海问题实际上是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服务,使之成为美国在东南亚分化中国与东盟的一个抓手。“美国的倡议实际上是为中国‘量身定做’,处处把中国行为解读为破坏和平稳定,这是别有用心的。”
 今年东亚合作亮点:  先易后难
  政治互信仍是地区合作的短板。社科院副研究员张洁表示,如果领土领海纠纷得不到妥善解决,将阻碍经济合作步伐。张洁认为,今年系列外长会的亮点是明年被确定为“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海洋经济、海洋环境、防灾减灾等成为合作重点领域。“这意味着先易后难,从低敏感领域向高敏感领域,从双边到多边,从非传统安全到传统安全,各国可以用渐进的方式增加政治互信。”她说。
美国提出南海“冻结”提议 到底想冻住谁
  9日举行的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上,美国提出的冻结南海挑衅行为的建议与菲律宾提出的所谓“三步走行动计划”同时遇冷,而中国提出的处理南海问题“双轨思路”却得到了广大东盟国家的积极呼应。
  “一冷一热”间,东盟国家对南海问题解决之道的态度不言而喻。
  美方此次的“冻结”提议虽貌似公允,却难掩其欺骗性和虚伪性。上世纪70年代起,一些国家相继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近年来,个别国家更是通过修建工程、增加武备等强化非法存在,不断采取侵权行动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然而,长期以来,美方从未要求这些国家“冻结”其挑衅行为。
  所谓的“冻结”,看起来很美,其实质却是绑住中国的手脚,对美国的盟友网开一面。菲律宾坐滩南沙仁爱礁迄今已达15年,倘若按照美方建议,“各方不夺取另一方在2002年《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签署以前已经占领的岛礁”,菲律宾对仁爱礁的非法占据岂不是将变得“名正言顺”?
  美国历次就南海问题发声,无一不是一味指责中国,却对其亚太盟友菲律宾和越南的单边行动不闻不问,足见其“公心”是假,混淆是非是真。
  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本是讨论本地区合作与发展的重要场合。近年来,在美国的高调介入下,南海问题被炒作为会议的热门话题。争议和分歧被人为放大,合作却被忽视。
  自去年以来,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框架下,中国和东盟国家就“南海行为准则”举行的磋商已取得较大进展。在此关键时期,美方提出所谓“冻结”论意图何在?
  恰恰由于美国高调重返亚太,才使南海局势变得更为复杂。现在看来,光靠几个走卒在南海掀起波澜还不够,美国正试图成为南海争端的“仲裁者”。美方此次抛出“冻结”论,就是为了固化其走卒在南海取得的所谓“成果”。
  美国表面上呼吁缓和南海局势,实际上却在不断加紧在南海周边的战略部署及外交场域的舆论制造,将手中之剑与口中之剑同时指向中国,妄图扩大美国在本地区的战略利益。
  无论是“冻结”论,还是“三步走行动计划”,其实质都是妄图操控国际话语权,搅浑南海局势。如果真的得以实施,必将导致南海争端进一步复杂化和扩大化。
  中方愿倾听各方对南海问题提出的善意倡议,但这些倡议应当是客观、公正和建设性的。如果有关倡议是为了另起炉灶,另搞一套,那么势必会干扰《宣言》的落实和“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也必将遭到中国与广大东盟国家的坚决抵制。        (本报综合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