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山东能源在陕甘宁蒙新五省区广布棋子密织产业链

400亿元投资铺就能源“新丝路”

2014-07-2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 者 张思凯
   通讯员 贾卫东 弋永杰 报道
  本报济南7月23讯 截至今天11时,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的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巴彦高勒煤矿已联合试运转86天,生产出工程煤87.31万吨。矿井自7月1日纳入生产管理以来,每天生产原煤1.5万吨。
  巴彦高勒煤矿是今年山东能源集团在省外投产的第一个新建矿井,年设计产能1000万吨,配套建设年洗煤能力1000万吨的洗煤厂,并建设铁路专用线。至此,山东能源集团一路向西、用时十二年铺设的能源新丝绸之路已初具雏形。
  2002年,淄矿集团进驻陕西长武的彬长矿区,开工建设山东在西部的第一对矿井——亭南煤业;两年后,新矿集团进驻新疆伊犁河谷,在伊宁矿区投资建设了伊犁一号、伊犁二号矿井;此后,临矿集团挺进甘肃兰州,合作建设了兴隆矿井;内蒙古是山东能源集团投资热土,旗下新矿、临矿、枣矿三大矿业集团已在鄂尔多斯和呼伦贝尔市投资建设了21对矿井;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山东能源集团在省外共有33对在生产矿井,年产能3122万吨,其中,陕、甘、宁、蒙、新五省(区)投产矿井23对,年产能达2441万吨。
  走向西部建设煤矿,并非单纯挖煤卖炭,而是利用山东先进的煤炭开采和转换技术,使沉睡千年的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地服务当地经济。为此,山东能源集团在有条件的矿区都将原煤入洗,目前共有8对矿井建设了洗煤厂,年入洗能力达1670万吨,通过洗选,煤炭产业年增产值亿元以上。
  在构架能源新丝绸之路的过程中,山东能源集团坚持煤与非煤齐步走,拉长产业链条,让资源循环梯次增值。概算投资135亿元、年产2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伊犁新天煤化工项目,利用伊犁河谷川流不息的水资源,将伊犁一号、二号矿井的煤炭转换为天然气,然后通过“西气东输”管道,服务山东及东部沿海的千家万户。截至7月22日,新天煤化工项目已累计投资105亿元,各装置工艺设备、钢结构全部安装完成,两个月后即将开始联动试车,预计今年12月投料试车,打通全流程。而在亭南煤业建成投产后陆续建设的马屋电厂、黑河水库和孟村煤矿,已在当地形成别具特色的煤电水一体化产业链。
  十二年来,山东能源集团在陕西至新疆两千五百多公里的丝绸之路上,累计投资400多亿元,不仅吸纳了一万多当地居民就业,而且带动了当地商业和服务业的繁荣。
  “到‘十二五’末,我们在陕甘五省区还将陆续投产长城三矿、伊犁四矿等11对矿井,再释放产能5000万吨,而煤制天然气、呼伦贝尔裼煤提质等五个非煤项目的投产运营,将使这条新丝绸能源路碧水相伴、白云环绕。”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卜昌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