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公共文化

有限的财政投入,难解发展之需;完全的市场运作,前景又不容乐观

庄户剧团,如何破解“夹缝”发展困局

2014-06-06 作者: 本报记者 肖会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鹿露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肖会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鹿露
  
  5月28日,“东阿县第二届大众文化艺术节”暨“文化基层行活动”在东阿县鱼山镇启动。在历时4个月的活动中,全县54个乡镇庄户剧团参与巡回轮演,一台台充满乡土特色的文艺节目,将进入城市企业、社区乡村。蓬勃发展的庄户剧团,已经成为繁荣农村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的主力军。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规模不断壮大,庄户剧团也陷入了“夹缝”发展的尴尬境地。
一支活跃在基层的文艺队伍
  字正腔圆的传统戏剧,流畅活泼的山东快书,幽默滑稽的曲艺小品,饱含深情的抒情歌曲,不时迎来热烈的掌声和喝彩。这是记者在鱼山镇庄户剧团巡演现场看到的情景。该剧团现有演职人员13人,年龄最大的74岁,最小的49岁,都是清一色的庄户人。65岁的刘庆林,是该剧团的主要发起人之一。“我从小就喜欢声乐,任教期间没时间,退休后才有机会研究学习。”就是在黄河大堤上自娱自乐的时候,刘庆林结识了拉板胡的退休干部刘明宪、电子琴手贾希成。他们一起演奏,相互研习,日子过得悠闲自在。2011年3月,鱼山镇文化站站长朱大志慕名而来,并倡议成立“鱼山镇庄户剧团”。剧团的成立,激发了村民的参与热情,吸纳了众多具有文艺专长的村民。49岁的邵贵霞,是鱼山镇冯庄村村民。为不影响排练,她通常早晨4点下地干活,8点准时到场参加排练。71岁的张福志,居住在聊城儿子家,为排练演出,他每天要用6个小时往返于聊城和鱼山之间。
  剧团成立3年来,创作了一大批贴近百姓生活、反映农村现实,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先后巡演近百场,深受广大农村群众喜爱。成为一支活跃在基层的文艺队伍。
活跃农民生活,陶冶农民情操
  2013年,东阿县开展了以庄户剧团为带动的“文化下乡”工程,划拨专项财政资金,实施“庄户剧团专业音箱全覆盖工程”,号召各乡镇结合实际情况,为庄户剧团解决服装、道具等硬件设施,并针对巡回演出的情况,号召企事业单位予以相应的资金扶持。为保证文艺作品质量,各级文化部门着重在节目的宣传方向上加以引导把关,使节目雅俗共赏,寓教于乐,起到活跃农民生活,陶冶农民情操的作用。
  “目前,全县拥有由腰鼓队、秧歌队、高跷队、京剧等文化演出队伍组成的庄户剧团110余个,从事各类演出的演员2000余名,年龄从20岁至70岁不等,并培养出了快板表演者于秀萍等30多位创作型农民表演家。”东阿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崔弘领说。庄户剧团的成员农忙时下地务农、闲暇时背词排练。每逢节假日、农闲时节,庄户剧团便活跃在乡村大地,这些文艺节目让群众在愉悦精神的同时,也受到相应的教育。
在财政支持与市场运作中
如何找到最佳结合点

  走在鱼山镇街头,一座环境清幽的四合院内,两座三层的小楼格外显眼,走上楼去,就会看到规划整齐的排练室、化妆室、休息室等。“镇里为了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专门购买了原鱼山镇信用合作社的房子,给我们文化站用”。朱大志说。
  “在有限的财政资金内,镇上拨付专款完善了文化站、农民书屋和相关的配套设施,今年,将拨付庄户剧团巡演的车辆费用,但由于乡镇财政紧张,有限的投资,很难适应庄户剧团的发展之需。这是目前庄户剧团发展的难点之一。”鱼山镇党委副书记于霞说。
  既然政府的资金投入有限,那么庄户剧团能不能尝试走市场化的路子呢?“偶尔的商业化演出,收入也十分微薄。“最高收入是3月份企业庆典的一次演出,上下午两场,每场3个小时,总收入1000元钱。除去车费,饭费和其他杂费,每个人收入不到50块钱。”鱼山镇庄户剧团的成员丁淑芳说。
  “个人收入是一方面,剧团要发展,服装、道具、舞台置景等硬件设施不可少。完全的市场化运作,就会使剧团走向一味迎合大众的歧途。毕竟,很多时候流行的并不都高尚,失去政府的支持引导,就失去了庄户剧团的成长土壤,发展前景不会乐观。”朱大志说。
  对此,东阿县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苏华认为,庄户剧团是活跃城乡文化必不可少的载体,需要政府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同时剧团也应该适当地采取市场化运作的路子,二者结合应该是个较为明智的选择。但两者间的配合,需要有个最佳的切合点。但如何找到这个最佳的切合点,还需要众多业内人士思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