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放大儒学生命力,贵阳带给山东启示——

“孔学堂”能否行天下

2014-05-22 作者: 本报记者 王红军 实习生 张铭芳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红军  实习生 张铭芳

  “我们这次是想推进山东儒学高等研究院与‘孔学堂’的交流与合作。”5月21日,在第三届尼山论坛“孔学天下行”交流会上,组团参加尼山论坛的贵州省,带着新建设的贵阳“孔学堂”,成为交流会上的“热点”。
  此次交流会是尼山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全国高校、社会的“孔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们,以孔学如何“走到天下去”为题,探讨儒学“经世致用”的生命力。
  投资10多亿元的贵阳“孔学堂”,在2012年9月竣工,分为“公众教化区”和“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现已与北京大学等8所大学进行合作。贵州省委副书记李军介绍说:“孔学堂自开放以来,邀请全国各大儒学机构、高校学者,利用周末及节假日开展公益讲座,并开展文化民俗活动,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
  在经济并不发达的贵州省,“孔学堂”的意义何在?“在今天的社会,贵阳‘孔学堂’是集书院和孔庙一体的现代形式转化的典范,可以说走出了一条未来可行之路。”来自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的景海峰教授表示,儒学发展到现在,已经跟历史不同,怎么样把它凝聚成全民族新时代的思想文化共识,这需要各种力量来共同打造。
  作为在孔子故里研究孔子的人,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认为“孔学堂”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现在在曲阜,有很多人在思考:如何让孔庙这些文物古迹‘活起来’?事实上,孔庙就应该是活的,它就是中华民族的‘名人堂’,来的人无形中就受到了一次教育,发挥的作用显而易见。”
  儒学,已不仅仅是学者的理论研究课题,更重要的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认同。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汉学研究所所长吴进安表示,“儒学‘居庙堂之上’,在大学‘论道’,这是海峡两岸的大学都在做的事情。但如何使之跟今天的生活相结合,让年轻人感受到儒学对他生命价值的提升,这也是思考的方向。”
  “我们是一批背着干粮给孔子‘打工’的人。我们是以儒家精神做儒家的事业。”过去一年,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颜炳罡,兼任尼山圣源书院执行院长,在泗水县圣水峪镇北东野村试点推行“乡村儒学讲堂”,“我们给村民讲了一年,这个村的村风发生了很大变化,骂街的、不孝的、偷盗的都不见了。”颜炳罡说,“我们今年在圣水峪镇全面推行,一个由教授、博士组成的志愿团免费讲课,努力营造‘儒学’氛围。”
  “儒学本身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东西,它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中国人民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张立文认为,儒学如果只停留在书院中、学校中,停留在学者的理论研究当中,没有生命力,就会衰微。“我们要使儒学转化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怎么做人、知礼及对家庭、国家、社会的责任,就会产生生生不息的力量。”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副主席叶小文表示,无论是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等高校院所,还是尼山圣源书院、“孔学堂”等机构,都应该努力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要围绕这个目标,借助学术力量,让孔学‘走到天下去’,经世致用。”
  叶小文说,“无论你是哪里人,无论你是什么人,我们都应该成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人、守护人、创新人,要有这样的大志向、大抱负、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