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公共文化

■文化杂谈

我必然要返回这个春天

——读戴小栋的新诗集《冷香》

2014-01-1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张丽军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孔子面对滔滔东去黄河水所发出的生命感喟。“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希腊智者赫拉克利特对时间之流的哲学思考。时间是永恒的流淌,而每一个个体生命是有限的线段,因此,如何看待时间的流逝,如何抗拒生命的死亡,成为人类永远需要面对的问题。文学恰恰是反时间性,是回忆的、抗拒死亡的、追寻永恒的艺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代诗人戴小栋以对时间的独特艺术理解和生命体验,吟唱出了属于自己的,也是属于这个时代的诗歌,去追寻生命何以存在、与死亡何以抗衡的精神维度。
  “笑浪一排排淹过来/ 遮住了箭羽飞逝的声响/其实,滂沱的秋雨又能够改变些什么呢/在黄昏凝视倦怠的游鱼/一些苍凉的记忆沉溺在水底/风,缓缓地迫近/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这是诗人在《秋水斜阳》中的诗句。中国古人常用离弦之箭来形容速度之快,时光不可挽回。从秋到冬,戴小栋的诗歌新作《冷香》中有许多关于秋水、冬日的书写,从“洇湿的冬日”、“冬之缱绻”“冬日在窗前游过”、“又飘起了雪花”、“秋风谱写的哀歌”等名字中不难感受到秋之寒意、冬之寂然。“看到鹊立于枯叶飘零的枝头/知道又一次跌入冬天的底部”,“12月31日,疲惫的羊尾巴/沙沙地拖完了一年的路/无助的纸花盛开,时间静静地喧哗”,“这个冬天,相爱的倦了,求生的死了/十二盏枝形灯粗劣地悬于头顶/灯下,是一些剩余的亲人”,这是诗人从众多生活表象中感知到世界的空洞本质——“寂静”。这是红尘喧嚣的世界,一切的一切都将归于“寂静”,归于“彼岸”,“在冬天,一切色泽都隐藏于内部”。
  因此,“伤感,一枚硕大冰凉的雪团/再次生疼地击中前额”。“我透过窗外斑驳的树影,从恹恹欲睡的正午/望过去,却分明看见哗哗作响的似水年华/我们的青春和成长的证人,正哗哗作响的/逝去。”是啊,一切“哗哗作响的逝去”,萦绕我们心头的是硕大冰凉的“伤感”和无边的疑问,“哪里是我们生活中丧失的生活/哪里是我们真正的生命流向”?正如朱自清所追问,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诗人直指生活之流,追问生命的本质,到底我们流向何方。
  “忧伤,洪水一般席卷而来的忧伤/在整个冬季都令人措手不及/实际上,曾经波涛翻滚的时间大河/很久以来只流淌着深刻的忧伤了”。诗人再一次呈现浓雾,让我们深刻感知这种洪水般的、很久以来的“忧伤”。可贵的是,诗人就在雾霾最浓时刻,看到了华北平原上一弯“挂得很低很低的/上弦月”,一弯穿透“忧伤”的新月。就在《旧时月色》中,诗人与我们分享了关于冬天的另一种生命体验。“记忆的行囊”里,有“扶摇而来的箫声”,“箫声里自始至终有令人不安的芬芳”,“睡梦中出现”的“眼睛”,“很多人走来走去的气息”,以至于诗人感慨,“多好的旧时月色啊/泅渡回去,又看见了许许多多失忆的冬季”。
  既然“生活丧失了生活”,既然有“许许多多失忆的冬季”,所以“泅渡回去”寻找生活的诗歌写作,就成为诗人确立自我存在,抗衡时间“黑洞”,感受生活意义和价值的重要方式。“泅渡回去”,“沿着夏日的喧声鼎沸独自返回/三度空间”;“泅渡回去”,我发现了“两种质地的夏天,被鸳鸯火锅划出/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生活的花朵开放在其中/两种方式的生存,切换开关的咔咔声/从寒冬一直持续到如火的七月”;“泅渡回去”,我感受到了“那么多平庸的面孔如岁月般漂浮过去/滤净的是美好的身体和红尘生活”;“泅渡回去”,“重新回到畅游冥想的世界/回到已逝和未逝之物的中心——水花涌向花瓣”;“泅渡回去”,诗人似“一柄旗杆仍在顽强抵抗着——时间/像飓风般对肉体世界和地理标志的清除”,借助于文字的力量,让“过去的事物在黑暗中闪耀”,在“寂静”中跃动,在“丧失”中复活。
  一切归向“寂静”、“黑暗”的“过去的事物”,被诗歌的“闪电”重新照亮了。诗人在不断的“深信和质疑之间”寻找到了生活的真相。“有时现象即真相”,“一只落生即残的狗用三条腿从容走过/另一只太阳下晾晒的狗四仰八叉/在欢爱后的慵懒里,看到了边缘/空洞和其他一些生命的本质”。晾晒的狗,匍匐的池中蟹,不再丰腴的梧桐,满地堆积的黄花,正在消逝的黄昏, 彼岸的亡灵,无一不是生命的现象,无一不是生命的本质。生命是短暂的,而生命又无处不在。
  尽管“岑寂。昨天,永远是一个硕大无比的/黑洞。正像山头斜阳/总会适时出现在最无助的时候,而我/必然要返回这个春天”,正像诗人戴望舒所言,“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诗歌就是重新开放的鲜花,就是照亮“黑暗的过去”的“闪电”,就是“丧失的生活”重新鲜活的艺术。我们藉此走出黑暗,重返春天。
  当周围的一切渐渐黯淡下去/冷香,一阵紧似一阵/飘升上来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