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烟台新闻 政经

粉子山战役:成功扼守胶东咽喉

2013-11-26 作者: 本报记者 郑书伟 本报通讯员 王 杨 刘爱莉 来源: 大众日报
  □郑书伟 报道   邓风友(左一)讲述粉子山战役的往事。
  ◆核心提示:莱州虎头崖,地处由潍入烟交通要道,扼守胶东地区咽喉,是胶东的重要门户。1946年10月,国民党第八军沿烟潍公路东犯,企图占领烟威,实现其在“国大”开幕前打通烟潍路的计划,胶东形势变得万分紧急。时任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率部于粉子山一带迎战,一场激烈的狙击战就此拉开。
  □ 本报记者 郑书伟 本报通讯员 王 杨 刘爱莉

  1946年,12岁的邓风友亲眼目睹了这场让他终生难忘的激烈战斗。
  “那年秋天,国民党军从潍坊过来,在我们村西头安了三个大炮,一挺重机枪,我当时年纪小,还去捡过枪子皮儿。”年近80的邓风友回忆说,“国民党军的前线指挥部在果达埠村西头的关帝庙,为了攻下这个指挥部,从俺村到果达埠村一共五里地,拉锯一样打了七个来回!那场仗激烈到什么程度?一间房子东边是八路军,西边是国民党军,两方就隔这么近在争夺。”
  邓风友的二哥邓风扬是炮兵连连长,参加了家门口的这场战役。“我哥的部队驻扎在大原家村,就在我姐住的村,可是家里人都不知道他在这儿打仗,结束之后才听说。外面枪声、炮声儿轰轰地响,我们都钻进三四米深的地瓜窖里藏起来。”邓风友说。
  1946年10月,为了在11月15日“国大”开幕前打通烟潍,国民党第八军军长李弥率军由昌邑向东进犯,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命令西海军分区独立一团占领粉子山,正面狙击,军区5师、6师和警旅位于两侧,相继出击。
  “粉子山是这里的制高点,当时这一带全都是战场。”西魏家村党支部书记林志军告诉记者。顺着他指的方向,我们看到远处连绵着一座白色山丘,这便是盛产滑石矿的粉子山,山下方圆数里地势开阔,现在已经是良田果园。
  1946年11月7日早上,国民党军向象山、粉子山发起猛攻,我军依托有利地形,击退敌人一次次进攻,经过8小时激战,国民党309团大部被歼,残敌退守果达埠大庙西沟一线。8日,在3架飞机、3艘军舰的支援下,国民党军再次向粉子山附近的土山进攻,胶东军区炮兵自霹雳山向神堂敌炮阵地猛烈轰击,再次击溃敌人。到了10日,国民党军加大增援,在7架飞机、5艘军舰配合下再攻粉子山,西海独立一团奋力抗击,击落敌机两架、歼敌一部,为保存有生力量,胶东军区部队于运动中歼敌,主力撤退至东周廷一带休整。
  “当时国民党军在山下用马车拉来大炮往山上打,我记得第一炮打偏了,第二炮就打到了山顶上。到第四天的时候,国民党军从海上调来了部队增援,在海上就能往山上放炮。”今年84岁的东大刘村村民刘汉礼回忆说,“这场仗伤亡很多,仗打完之后,附近的老百姓们都出来帮忙,把八路军牺牲战士的尸体拾掇走掩埋起来,很多都找不到完整的尸体,只有一只手、一颗头颅,甚至是一片衣服,国民党军伤亡也很多,在果达埠村有一个十几米深的大坑,国民党军的尸体埋在里面,把坑都填平了。”
  在林志军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位于西魏家村东的粉子山战役纪念碑,上书“永垂不朽 气壮山河”八字,由掖南县虎头崖各救会、区公所、武装部以及全区民众于战役当月所立,背面刻有100位牺牲将士的名字。在碑亭外面的土道旁,还有32个无名坟丘,掩埋在草丛中。“这些都是百姓们帮忙掩埋的。”林志军说,“我父亲也参加了那场战役,战斗中电话线断了,失去了联系,只能死守阵地,全班11个人,最后只活下来2个人。”
  在这场战役中,胶东军区部队共歼敌4800余人,俘200余人,国民党军经此打击,缩据掖城、沙河一线,“国大”开幕前打通烟潍路的图谋宣告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