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青春,我健康”专题报道⑦

大学生性健康的十年“补课”路

2013-09-0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十年前的情人节,山东大学在全省率先开设《大学生性健康修养》公选课,首次开课就有来自19个学院的120名学生旁听。
  2012年,课程被列入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课程。任课老师马保华教授认为:给大学生“补课”,除了传授生理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 本报记者 单青
     实习生 于梦羽
  
“可以摆到桌面上说的科学”
  马保华发现,对婚前性经历持肯定态度的大学生,从上世纪80年代的48%上升到上世纪90年代76%,到2004年高达91%,这一比例与西方已经非常接近。
  “既想知道这些‘神秘’的知识,但又不好意思。看似了解,实际上又一无所知。”马保华介绍说,传统造成的“污名化”,让学生们走进一个盲区。而网上资源鱼龙混杂,却容易被学生视为启蒙“教科书”。
  性是可以摆到桌面上说的一门科学。马保华认为,把学校性健康教育放在阳光下,学生们才能正确认识这一“禁忌”领域。2004年,马保华主编了涉及性生理、性心理、爱情与婚姻、对性侵犯的反应对策等六讲内容的内部教材,在情人节当天首度开课。来自19个学院的120名学生现场旁听,课程顿时成为校园最炙手可热的焦点。
  后来,每学期的网上选课“争夺战”一开始,几分钟内,这门课就处于满员甚至“爆棚”状态。选不上课的学生甚至站在教室过道上站着蹭课:“不是为了拿学分,而是了解更多正确的性知识。”
对外国式“破冰教育”的探索
  “我们现在是给国内的孩子们‘补课’。” 马保华认为,在国内,学校性教育往往是不曾触及的空白。
  作为高级访问学者,2006年,马保华曾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留学,合作研究人类生殖健康课题。他发现,在加拿大小学6年级的学生需要知道人体生理器官,在初中就要讲授生理卫生知识,在高中、大学就要涉及心理恋爱方面的知识。    
  与传统的灌输性课堂不同,面对课堂上低垂羞涩的面孔,马保华认为开课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怎么讲,把握怎样的尺度,他开始了对外国式“破冰教育”的探索。
  为了让学生熟络、交流,他尝试采取开放讨论的方式,每节课前都会提供一个具体案例,让大家在研读后勇敢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疑问。
  “不仅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还能锻炼学生的胆量。”从最初的难以启齿,到现在的科学正视,管理学院的大三女生莫玥玥也惊叹于自己的变化。
  “知识不是力量,会用知识才是力量。”马保华常常留下一些开放性思考题目作为课后作业。尽管一学期只有36个学时,但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会更有收获,并提醒他们在遇到情况时作出正确的抉择。
  马保华每学期发动学生报名,不定期组织四五次自我启发式的学生座谈会。他意外地发现:“课下长达几小时的畅所欲言,有时能改变一个学生的性格,甚至增进异性之间的正常交流。”因此,当课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学生们放下了包袱,就已经能够大方正确地看待这门科学。
“要让学生们感觉有了亮光”
  马保华喜欢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很多人打趣说,他的电话已经成了情感专线。      “学生来找我,我很开心,这种充满信任的交流让我觉得自己有价值。”马保华自豪地说,“在学生们困惑时,让他们感觉有了亮光,能帮助他们应对困难,是我感觉最幸福的事。”在他看来,学生讲真心话、问问题的过程也是将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过程。课程不是万能的,但学生会透过这扇窗户追寻更健康的观念和更高的生活质量,明白成年人在有权利处置自己身体的同时,更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性健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却又是一个多数人“无知”的领域,需要有一个逐步接受的过程。年轻学生,尤其是农民工群体,缺乏接触性教育的渠道,我国的性科学教育者以及社会工作者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