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儿无女的能去敬老院,子女远的能去老年公寓或互助院。子女就近工作的,成了养老覆盖的“空白地带”。

微山:“上楼老农”有了日间照料中心

2013-09-0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胡伟 单青 报道   ▲9月3日,在微山县经济开发区薛河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指导蔡敦喜老人(右)使用健身器材。
  ◆从独院瓦房到社区楼房,微山县前鲍楼村67岁的老党员蔡敦喜在薛河社区过了一整年的“宅”生活。同“合村并居”失了土地的其他村民一样,蔡敦喜常常怀念以前的日子。
  ◆然而,一个月前,距社区居住区不到百米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让“上楼老农”的日子一下子“活”起来。
  □ 本报记者 单青 实习生 于梦羽
     通讯员 白文娟 胡伟

“上楼”的老人
有了“集聚地”

  8月8日一大早,当微山县经济开发区薛河社区挂上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牌子时,平日紧闭房门的老村民们走出楼房。
  “白天拉呱活动,晚上回家休息,不要钱。”运营第一天,前鲍楼村支部书记鲍建伟一句简单的介绍,就吸引了40多名老村民前来“尝鲜儿”。
  蔡敦喜和68岁的陈广均是这里的常客。每天早上八九点到,聊新闻、打牌、下棋一样都少不了。蔡敦喜的老伴笑着说:“现在即便到了晚上,老伙伴们也摽劲儿不让走。”
  书法室有专门的笔墨纸砚,阅览室有杂志报刊、书籍,村民们一整天都不愁没得忙。这几天,鲍建伟正收集着村里的老相片。“将来准备洗出来放大挂在照料中心,老人们忆旧也有了话题。
  除了凑局打牌,51岁的鲍业华最常去找的还是康复员蔡济旨。因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鲍业华每走一步就在空中划出一个“Z”字。蔡济旨每天的任务,就是指导老人做半小时的康复运动。随着身体素质的好转,老人脸上总是挂着微笑。
  自从住上楼房之后,老邻居们因认不清“门户”很少碰面。给“上楼”的老人们建立一个“集聚地”,为的是有病有恙时,更方便互相通知、及时照料。鲍建伟说:“这不仅仅是为老人负责,也是替儿女尽孝,解决在外务工子女的后顾之忧。”
  就在两个月前,村里一位70岁的郭姓独居老人,在家离世几天无人知晓,这让鲍建伟一直耿耿于怀。
补上养老覆盖的
“空白地带”

  截至2010年10月,前鲍楼村的农田全部被县里征收完毕,村民们从独院瓦房,搬到了集中居住的社区楼房。
  开发区民政办主任滑强曾挂职前鲍楼村支部书记。他在走访中发现,全村总共260户,60岁以上的有50户左右。整个微山县542个村居,总人口71.9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0.97万人,占总人口的15.3%;80岁以上老年人1.6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4.6%。
  “以前闭着眼都知道村里有啥新鲜事儿。现在上下楼不方便,串门的都少有。”回想起以前的日子,68岁的陈广均眼神暗了下来,“就算住5年也不清楚哪家是哪户。”
  “无儿无女的人能去敬老院,子女远在外地的人能去老年公寓或互助院。”滑强说。前鲍楼村不少年轻人在经济开发区的企业工作,只有晚上下班才能照顾老人。这些子女在旁的“失落的群体”,依旧承受环境造成的孤独,成了养老覆盖的“空白地带”。
长期而完善的养老体系
需借力多重“出路”

  单独建一个日间照料中心起码要100万元,而省、市、县全部的资金补助加起来是30万元左右。这个刚刚起步的新型社区养老模式,如何才能走得长远?成了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
  该县民政局救灾救济部长殷延东发现,在政府补助有限的前提下,完善的养老体系要想长期发展,必须“另谋出路”。目前微山县爱心捐助主要用于三种途径——敬老院、大病救助和助学基金。由于项目刚起步一个月,很多人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知之甚少。
  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还应承担精神家园的角色,在社区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购买公益性岗位,实行志愿者注册制度,充实社区养老志愿者服务队伍。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团体,以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依法建设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
  据悉,全县5个照料中心已建设完成,2个投入使用,11个正在建设或改建。今年该县还将建设10处农村互助养老院,县财政给予每个项目1万元的专项资金资助。到2015年,该县将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实现日间照料服务覆盖全部城市社区和55%以上的农村社区,届时将基本实现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覆盖全县城乡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