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国内新闻

我国正绘制土壤重金属“人类污染图”为大地“排毒”任重道远

重金属污染显著向东部扩散

2013-06-1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聚焦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事关农产品安全,与公众健康息息相关,对农民而言近乎唯一生活来源。公开土壤污染“家底”,既维护公众知情权和健康安全,更有利于唤起更多人的环保意识。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 近日抽检数据“镉米再现”消息不胫而走,公众哗然。土生万物,清除“镉米”背后的土壤污染,最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全面会诊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绘制土壤重金属“人类污染图”。
  土壤污染,或千百年难除;进入人体,能代代相传。为土壤重金属污染“透视”,是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任务。记者近日从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我国正建立涵盖81个化学指标(含78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基准网:以1∶20万图幅为基准网格单元,每一个网格都布设采样点位,每个点位都采集一个深层土壤样品和一个表层土壤样品。
  深层样品来自1米以下,基本代表未受人类污染的自然界地球化学背景;表层样品来自地表25厘米以浅,是自然地质背景与人类活动污染的叠加。用表层含量减去深层含量,即得出重金属元素“人类污染图”。
  作为国土资源大调查重要成果及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专项,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项目也已发现局部地区土壤污染严重。如长江中下游某些区域普遍存在镉、汞、铅、砷等异常。城市及其周边普遍存在汞铅异常,部分城市明显存在放射性异常。湖泊有害元素富集,土壤酸化严重。研究证实,镉、汞等重金属元素与人类污染存在密切关系。重金属元素在土壤表层明显富集并与人口密集区、工矿业区存在密切相关性。与1994年~1995年采样相比,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面积显著扩大并向东部人口密集区扩散。
  地质学家指出,研究表明,我国土壤正出现越来越多本来没有或微不足道的危险元素。土壤一旦被污染,通过自净能力完全复原周期长达千年。为人类健康,必须持续加大对污染行为监管和惩治力度。对已被污染土地,要把污染源搞清楚并加以切断。土壤污染物不仅有重金属,还有大量有机污染物,国土、地质、环境、水利等部门要通力合作为大地“排毒”。
解剖“镉米”: 这是一场迟早要来的危机
  工业污染:经济结构偏重化工,许多工业密集地已不适耕种
农业污染:大量氮磷肥导致土壤变酸,越酸重金属越“重”
  “掠夺式”开发加剧土壤污染
  “镉米风波”给农民和米厂老板带来了巨大损失,但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这是一场迟早要来的危机。
  湖南省地质研究所专家童潜明认为,我国土壤污染形势已十分严峻。中国水稻研究所与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0年发布的《我国稻米质量安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称,我国1/5的耕地受到了重金属污染,其中镉污染的耕地涉及11个省25个地区。在南方省份土壤中重金属本来底值就偏高,加之多年来经济结构偏重于重化工业,大量工业“三废”排放加剧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形成。
  童潜明认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成因既有工业造成的点源污染,也有农业投入品滥用造成的面源污染。以湖南为例,作为全国闻名的有色金属之乡,湖南有色金属采选开发已有数百年历史,许多耕地早已不适合继续耕种。
  农业污染也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童潜明说,目前全球每年进入土壤的镉总量为66万公斤左右,其中经施用化肥进入的比例高达55%左右。
  专家介绍,在传统农区,农民曾有大量施用有机肥的习惯,但近年来,出于对产量和经济效益的追求,农民大量施用氮肥和磷肥,土壤酸性急速飙升。而土壤pH值每下降一个单位值,土壤中重金属流活性值就会增加10倍。
重金属污染“厚积突发”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厚积突发”,暴露出我国工业污染的严峻形势以及农业生产领域过分追求速度和数量,忽视对耕地质量保护的严峻现实。
  专家表示,人口多、耕地少的现实,使得人们过度追求“产量至上、效益至上”,只向土地索取,而长期忽视了土壤的保护与修复;此次“镉米风波”所暴露出来的土壤污染之痛,已引起公众强烈关注,将有力地推动全社会重视和加快推进治理土壤污染进程。
  “土壤质量与水、肥、气等多种元素息息相关,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类生命体,它同样也需要呵护。”童潜明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土壤面临“严重透支”。以湖南为例,资料显示目前湖南省稻田平均耕层厚度只有13厘米左右,比上世纪80年代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减少3.5厘米,湘阴、汨罗、沅江等地的个别稻田耕层已不足8厘米。
  “土壤污染的治理与恢复是一个长期过程。”湖南省一位土肥专家说,通过相关农艺手段如增加土壤有机质、施用含硅土壤调理剂、采用生物吸收法等能够钝化、减轻甚至修复大多数的超标土壤。他希望这次“镉米危机”能够引起国家和湖南省对耕地质量的足够重视,设立专项资金对酸化土壤进行修复改良。
  “在经历了镉米危机之后,治理土壤污染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已更加凸显。”湖南省环保厅副厅长谢立说,“镉米”风波发生后,无论是在政府层面还是社会公众,都应该理性应对、冷静反思,形成全社会联动的“合力”,根治土壤污染并非遥远的梦。
地膜大量应用 土地“白色污染”
  农民大量使用超薄地膜,一扯就烂,多年来的残膜碎屑成为农田永久垃圾
  在“垃圾堆”上种庄稼
  今年入春后,新疆开始忙于和残存在土壤中的塑料薄膜“开战”。
  4月正是新疆春耕大忙之际,玛纳斯县农民肖付林却不得不时常停下拖拉机,清理犁铧上缠绕着的废旧地膜。30年前,正是使用了这种白色塑料薄膜,让他家40多亩棉田的产量有了大幅度提升。而如今,埋在地下的残膜已经逼得他不得不在满是残膜的土地里种庄稼。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严昌荣说,农田地膜在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大规模应用,带来的污染问题也特别严重,不治理就无法继续正常农业生产。
  在过去两年中,自治区农业厅资源与环境保护站连续对新疆20个县的农田进行取样调查,结果显示,当地农田平均每亩地膜的残留量已经达到了16.88公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到五倍。
  “这已经是在垃圾堆上种庄稼了!”自治区农业厅资源与环境保护站站长秦晓辉说,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农民大量使用超薄地膜,这样的地膜一扯就烂,无法回收,只能任其埋在地下;而多年来埋入地下的残膜碎屑,更是没有办法清理,成为农田里的永久垃圾。
更多危害尚未显露
  有农业生态专家指出,“白色污染”已经超过了当地农田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上限,如不加快治理,农田生态将进一步恶化……“这种污染还具有累积性,随着地膜残留在土壤里逐年累积,污染会越来越严重!”严昌荣说,最直接的后果是农作物减产,影响农民持续增收。
  农田地膜残留的危害逐步显露,而其潜在的后果却难以估量。长期关注这一问题的新疆著名农田水利专家、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董新光说:“残膜会不会对地下水和土壤产生其他形式的污染,眼下还没有人去进行长期、系统深入的跟踪调查,因此,它的危害,我们没有看到的可能要比能看到的多得多。”
  为了治理白色污染,在过去两年中,新疆农业部门已经在一些县市进行了试点,其中,每年向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尉犁县投入340万元,绝大多数用于对当地14万亩实验示范基地进行地膜补贴,鼓励农民使用较厚的地膜。
  从今年开始,新疆投入3800万元实施农田废旧地膜污染综合治理项目,首批有12个县市被纳入试点范围,在示范区严格使用标准,引导农民采用厚度0.01mm以上的地膜,禁止厚度小于0.008mm地膜的应用。同时通过以旧换新的形式,对农民回收残膜和使用0.01mm以上厚度标准地膜进行补贴。
  然而由于这一政策的覆盖范围过小,数千万元资金所起到的辐射作用也依然有限。对此,专家和基层干部提出,治理“白色污染”必须从根源上入手,从改变农民对地膜的使用“惯性”上入手,特别是治理资金的投向必须要有示范带动效应,否则治理“白色污染”难有收效。       (以上均综合新华社电)
■全球连线 土壤污染最难治理
  美国佛蒙特法学院中美环境法合作项目副主任林燕梅认为,必须确立预防为主的原则,严格控制污水灌溉,污染源达标排放,确保河流水质量达标。
  土壤污染问题往往是多年甚至数十年累积而成,因此相比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土壤污染最难治理。日本痛痛病(因镉米污染造成的疾病)发生地神通川流域,土壤治理耗时33年,花费407亿日元,直到2012年3月才告完成。
  对已遭污染的土壤,尽快启动修复方案是当务之急。在美国,法律明确了四类责任主体(业主、运营方、承运方和废物产生方)负有清理修复责任,两种反应行动(紧急反应和长期清理)和三条融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