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齐鲁人文

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狙击之王

2013-06-08 作者: 王明波 来源: 大众日报
  张桃芳在朝鲜战场上
  皮定均观看张桃芳射击表演
  □ 王明波

  现存于济南军区空军导弹某团荣誉室里有张照片。照片摄于1953年初的抗美援朝战场,照片上面色从容的持枪战士是该团首任副团长张桃芳。
  张桃芳手中的这支枪现存于中国军事博物馆抗美援朝战争馆内,几行字注释着它曾经的辉煌:
  “抗美援朝战争中,它的主人使用它曾在32天内以436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创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冷枪杀敌的最高纪录。”
  这支枪在世界上的通用名字叫M1944式莫辛-纳甘,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中国,张桃芳和他的战友们喜欢叫它“水连珠”。
  张桃芳1931年出生在江苏兴化。幼年的张桃芳读过几年书,当过儿童团长,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机灵鬼。让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眼睛不大,还总是眯缝着,但十几米以外的东西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正是这双远眯缝眼成就了张桃芳。
  1953年1月11日深夜,24军顶着摄氏零下37度的低温,匆匆开赴上甘岭。张桃芳所在的第24军72师第214团3营8连9班跟随部队,第一次到了阵地最前沿——597.9高地。这是空前惨烈的上甘岭战役结束后的换防。
  24军军长皮定均一到前线,一连几天手不离望远镜,在观察所里仔细观察对面敌人的动静。对面刚换防的“联合国军”一副不屑一顾的神气,大大咧咧地修筑工事,按部就班地往阵地上送饭,甚至还三五成群、无所顾忌地躺在地上晒太阳。
  皮定均脾气暴躁,人送外号“皮老虎”。他一看“联合国军”根本不把志愿军放在眼里,把望远镜重重地一放,甩出一句话来:“老子要关他禁闭!”怎么关法?皮定均要求各阵地选出4名狙击手,给敌人一个教训。
  张桃芳成为所在9班的4名狙击手之一。进入阵地的第18天,张桃芳第一次趴到了狙击手的射击台上。张桃芳堪称是位天生的狙击手,到2月底,他用22天时间247发子弹,打死了71个敌人。他的事迹通过24军《火线报》广为流传。
“他是打猎出身吗?”“他用的是什么枪?”军长“皮老虎”看完报道,疑窦顿生。他从床底下拿出一双皮靴,对作战参谋说:“把它带上,去八连看看那个张桃芳,连着看他消灭3个敌人,要是真的,就送给他,要是假的,拿回来。”
  “小张同志,我来取取经。”作战参谋带上皮靴和摄影记者王纪荣到了前沿阵地,却没有提及军长的皮靴。
  雪地里,寒气袭人,王纪荣不停地搓着双手,拿起相机赶紧抓拍了一张,刚低下头,就听见一声枪响,一个敌人应声倒下。
  紧接着,敌人的一个哨兵又被张桃芳击中,随即敌人的狙击手也开火了。王纪荣不敢抬头,怕暴露目标,又担心张桃芳的安全,正思忖着,远处一声枪响,原来张桃芳早已转移到另一处狙击位置,消灭了第3个敌人。
  作战参谋离开8连前,搞了一个授靴仪式。战士们拥坐在坑道里,听他讲皮靴的来历,然后把它挂在张桃芳的脖子上。
  此后不久,军长皮定均又亲自深入连队,对张桃芳的射击技术进行“考核”,张桃芳用6发子弹打下5只小鸟。
  张桃芳的杀敌纪录在不断刷新。他还连续在800米外,两次击发成功,创造出志愿军中最远射杀纪录。到5月20日,张桃芳歼敌数已上升到211名,皮定均听说后非常高兴,通知宣传部,叫张桃芳到他那里去一趟。张桃芳接到通知后,从床头上取下皮靴,背在肩上就上路了。从8连到团部,每走一步,皮靴就“哐唧”响一下。
  “你怎么把它背回来了?”皮定均惊异地在张桃芳肩上看到了那双靴子。
  张桃芳没说话,只把靴子放在桌上,发出很大的响声。宣传部长从旁解释说:“这是他打死敌人的记录。每打死一个敌人,就把那个弹壳保存起来。”
  “一共多少?”
  “211个。”
  “你打得很不错,可你没打出名堂来。”  张桃芳一时被军长说晕了。
  军长接着说,“你们团的番号是多少?”“214团。”“对了。214团,你要打214个敌人。再打3个,一个也不要多,一个也不要少。”
  张桃芳二话没说,又回到狙击阵地,一小时后他打死了3个敌人,返回军部后把3个子弹壳放在了桌上。
  皮定均把3个子弹壳拿起来,放在手掌上抚摸了一会儿说:“今天就在我这里吃饭,在前线那么紧张,好好吃一顿吧。”大米饭,六菜一汤,张桃芳紧张得没敢吃饱,还撒谎说在前沿活动少,吃得就少。
  “张桃芳和成千上万的狙击手为停战协议签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一部相关纪录片上的话。
  战后,张桃芳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二级狙击英雄”称号;同时荣获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的一级国旗勋章。
  1954年春,志愿军选拔战斗机飞行员,24军仅张桃芳一人入选,张桃芳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歼击战斗机飞行员。
  2007年10月29日,张桃芳在潍坊市第一军休所逝世。墓碑上镌刻着他生前最喜欢的诗句:
  痛苦如此持久,像蜗牛充满耐心地移动;快乐如此短暂,像兔子的尾巴掠过秋天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