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公共文化

出神入化“三老偏” 声震鲁西“四股弦”

2012-12-21 作者: 本报记者 宋庆祥  本报通讯员 洪恩 保祥 英斌 来源: 大众日报
   “四股弦”排演中◥
  ◆“四股弦”起源于鲁南鲁西,原为乐队伴奏的主弦。主弦胡琴设有四根丝弦,双弦双音。其声悠扬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韵味,有别于二胡、板胡等两根弦的传统乐器。
  ◆曾红极一时的“四股弦”艺人张敏廷,带领戏班唱红冀鲁平原、漳卫河两岸,把该剧种推上了鼎盛时期。
  
  □ 本报记者 宋庆祥
    本报通讯员 洪恩 保祥 英斌

  “四股弦”剧种起源于鲁南鲁西,形成于明末,兴旺于清末民初。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及解放初期,馆陶县(现为冠县北馆陶镇)许庄村出了一位闻名乡里、红极一时的“四股弦”艺人张敏廷,绰号“三老偏”。他带领的“四股弦”戏班唱红冀鲁平原、漳卫河两岸,把该剧种推上了鼎盛时期。如今,流行于冠县北馆陶镇的这一剧种被纳入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逃荒学艺建戏班
  张敏廷出生于1885年,自幼家境贫寒,父亲早逝。15岁那年,天逢大旱,母亲带领着他和弟弟逃荒要饭到了莘县,母亲在地主家当了佣人。经人介绍,兄弟二人就进入“四股弦”戏班,拜在老师苗成修、闫月德门下学艺。他们一边给地主打短工,一边唱戏。由于张敏廷勤奋好学、肯吃苦、悟性高,深受师傅喜爱,师傅为他倾囊相授。张敏廷生性聪慧,很快就将生、旦、净、末、丑全行当集于一身,成了戏班里的“台柱子”。其弟弟“四老偏”也学会了文武场全套技艺。
  几年后,兄弟二人返回家乡,走上了授徒组班的谋生之路。起初,在馆陶县肖村教唱戏,后相继在丝窝寨村、前许庄等村庄授徒,并组成各自的戏班。后来在乡亲的迫切要求下,返回故里许庄村选人教唱。兄弟二人历时三年组建成了一个戏班,踏上了巡回演出的生涯。据说,当时在一个空闲的园子里打了一个“半阴半阳”的屋子,冬天或农闲时就在里面教唱戏,周边村庄的青年也纷纷拜到他的门下学艺。张敏廷唱、念、做、打样样娴熟,对徒弟要求特别严格。一招一式必须规范,一个眼神,一个台步,一句唱腔都达到细致入微。为该戏班唱红冀鲁平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张敏廷兄弟俩教出的徒弟冠、馆二县大约170余人。他所教的剧目有五十余回。如《大州桥》、《小姑贤》、《阿阿送米》等。演唱的板式采纳山东梆子、河南梆子、河北梆子等剧种的华彩唱腔,充实到四股弦的唱腔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使这一剧种大放异彩。其板式有慢板、二八、散板、南词二、娃娃腔、续子板、哭迷子、过板、紧梆子、二板、干鼓、捕彩蛾等十几个。
县长太太看戏入了迷
  艺名“三老偏”的张敏廷表演艺术出神入化,惟妙惟肖,造诣颇深。他反串旦角,担纲青衣,走台步如行云流水,舞水袖似蝴蝶翩飞,唱腔时而婉转悠扬,时而如泣如诉,一颦一笑情深意浓,一扭一捏迷倒众生。至今流传这样的顺口溜,“三老偏的手脖往一往,顶胡子生唱半晌”;“三老偏下了台,十八个闺女围上来,这个说给你做双袜,那个说给你做双鞋。”当时在鲁西一带的大姑娘小媳妇成了“三老偏”的忠实粉丝。至今,在北馆陶一带仍然流传着不少“三老偏”的粉丝追星的故事。
  一次,“三老偏”在馆陶县张寨镇唱完了几天戏,就被接到邱县梁儿庄演出。下午已经贴出“三老偏”主演青衣的戏报,傍晚前来看戏的人山人海。但“三老偏”在张寨朋友家仍未到场。一个徒弟说:“天不早了,马上就要开戏了,咱老师还不来咋办?”另一个说:“不能再等了,让张生保替他这个角儿。”大家就采纳了这个意见。张生保扮好上场,观众一看不是“三老偏”,嗷嗷叫着鼓倒掌,戏被迫停演,徒弟们急得团团转。正巧县长太太从40里外的县城坐着轿车子来看戏,她听说后,急忙让自己的轿车子把“三老偏”从张寨镇接了回来。“三老偏”急忙化妆上了台,台下顿时鸦雀无声。张敏廷的徒弟介绍说:“我们那个时候在外边晚上唱戏,有时唱到天快亮。由于俺老师唱得好,观众一个劲地鼓掌要求不让煞戏,只好一个劲儿地加演。”
  县长的的太太看“三老偏”的四股弦入了迷,戏班唱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后来干脆把戏班请到县大堂唱堂会。县长颇为懊恼,下令把“三老偏”的戏班赶出馆陶县,并勒令不许在县境内唱。可是县长太太对“三老偏”的演技如痴如狂,不听劝阻,仍坐着轿车追到外地去看戏,并多次赠送赏钱,还与“三老偏”促膝长谈。县长怕太太出事,无奈只好又把“三老偏”请回到馆陶县城来唱,并迅速呈书请调,很快便调离了馆陶县。
少妇把孩子忘地里
  “三老偏”在华村演出时,曾发生过这样一个笑话:一位少妇吃过早饭抱着孩子到地里摘北瓜。她把孩子放到地下就去摘瓜。这时,开场锣鼓和丝弦声传到她耳朵里,她心想:开戏了,快走。于是急忙从地下抱起“孩子”,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戏台前,专心地看起来。到喂奶的时候了,她解开怀让“孩子”喝奶,谁知发现怀里抱着一个北瓜,她哭笑不得,急忙跑回地里寻孩子。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张敏廷因年老体弱终结了演艺生涯,于1960年病故,北馆陶四股弦告别了巅峰岁月。目前,张敏廷在本村培养的徒弟相继谢世,仅剩下一名二代传人,并于多年前外出不知音信。现在仅存的两名徒弟只有河北省馆陶县的闫保三和李克平,二代弟子所剩无几,三代弟子仅存七八人,四股弦剧种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
  2009年,冠县在全县范围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调查挖掘,把民间戏曲四股弦列入挖掘项目之一。北馆陶镇政府派专车到馆陶县,把张敏廷的二位弟子接到了张敏廷的故里许庄村,进行现场采访及部分唱段的录音。随后,又组织人员到丝窝寨找到张敏廷的第三代传人进行不同板式唱腔的录音,根据录音整理成曲谱,编写出《老两口夸女婿》进行排练,并参加了全县文艺汇演,获一等奖。
  2011年,北馆陶四股弦被纳入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张廷家被确认为四股弦第四代传承人。今年春,北馆陶镇文化站又创作排演了四股弦《梨园趣话》,参加了冠县第七届梨园文化观光周的演出。目前该县正在进行不同板式唱腔的整理、发掘,排练了《小姑贤》、《阿阿送米》等传统剧目,努力使这一濒危剧种重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