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众日报 > 聚焦莫言

莫言在哪里

日期: 2012-10-12      作者: 逄春阶       来源: 大众日报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10月11日,众多境内外媒体的记者在莫言的故乡老房子采访。
    □ 本报记者 逄春阶
  10月11日晚7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高密像过节,我们在市区听到了鞭炮声。我们都在寻找,莫言在哪里?
  这几天,一直有个期待,期待着奇迹产生。多年不激动,像高考等分数;众友来短信,莫言能获吗?在高密,在莫言的故乡,大家都没数。
  但我们觉得莫言到了收获的季节。可莫言在哪里呢?在高密市区,在高密的大栏乡,还是在北京?
  10月11日上午,忐忑着从济南出发,我们要去的是莫言的家乡高密。
  好多朋友觉得,采访莫言获诺贝尔奖,很不靠谱。有个作家说,莫言连百分之一的可能都没有。连我的家人都笑话我。说实话,我也越来越没信心,我都一度想打消去高密的念头。     我带着1988年1月的《十月》杂志,上面有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我还带着莫言的随笔《会唱歌的墙》、《小说的气味》。当然,还有他的一系列的小说。一大兜子“莫言”。
  下午3点,我们到了莫言的故乡,来到他出生的土屋前,来自境内外的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站各媒体地方记者都已经占住了位置在采访,一帮子年轻人围着一位老者,他是莫言的二哥,一个老实巴交的乡镇退休公务员,面对突如其来的阵势,显然不适应,但他知道诺贝尔奖,他的眉宇间,也显出一种莫名的激动,“我弟弟是个很调皮的人……有一年,我的表叔在老屋上挂了一杆枪,我弟弟觉得很好玩,一扣扳机,打掉了老屋的一块砖……”莫言二哥的右肩上有个小爬虫,一直伏在那里,像在倾听。
  莫言老房子前面的杨树林刷拉刷拉响。莫言的二哥看了看前面,说莫言喜欢树,喜欢村里人的故事:“我弟弟写小说,在《红高粱》中,把我们村一个叫王文义的写进去了。王文义参加抗日战争打鬼子,枪一响,他就喊:我的头没了,我的头没了。司令官大骂,没有头怎么还会说话?后来我弟弟就把王文义写到小说里去了。把他写成了烈士。《红高粱》电影在俺村一放,王文义找到我弟弟,问,是你把我写到电影里去了?你把我写死了。我弟弟说,这是小说,不是你。老家人都原谅了他,他的好多东西,都是取材于老家。咱不会写小说。他说写上村里人的名字,就有感觉,就想起一连串的事。”
  方言金在翻弄自己刚剥下的玉米粒,他今年66岁,是莫言奶奶的干儿子。莫言的奶奶是接生婆,接生下方言金,觉得这孩子跟她有缘分,就让他给自己当了个干儿子。自然的,莫言的父亲与方言金成了干兄弟。我问,你知道莫言吗?花白头发的方言金说:他姓管,不姓莫。小时候,不大爱说话。常见,后来当兵了,出息了。你们坐着小卧车来看他了,听说他在北京。他爹俺天天见,九十一了。俺兄弟俩很好。我们问,知道莫言要获诺贝尔文学奖吗?方言金说:俺不知道。
  下午4点,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好多的文友突然来电话了,密集程度让我觉得是拜大年。此前没有。我们打电话给莫言的好多在高密的好朋友,统统关机。莫言获奖的消息越来越神秘。
  记者们从莫言的老家,回到市区,开始等待。5点半,6点,6点半,6点40分、50分……大家都在期待着。当莫言获奖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所有的记者都起来了,为莫言欢呼!
  莫言的发小、著名的“高密结巴”、密水街道退休干部王玉清说:“今晚,不——用睡了,天——才的莫言,勤——奋的莫言,世——界的莫言。”
  莫言在哪里?都找不到莫言,有个人说,读作品吧,莫言在他的小说里,在他的文学世界里。
  刚刚拿起他的书,要读,见到莫言来了,在晚上的9时许,微笑着。记者问什么,他答什么。
          (本报高密10月11日电)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