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众日报 > 国际新闻

印度媒体疯炒“外交官昏厥风波”,政府鼓动本国商人远离义乌

一起民间纠纷为何扯上中印外交?

日期: 2012-01-0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一场突发的外交官“昏厥风波”演示了印中这样两个大国的关系有多敏感。事件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一起小小的民间纠纷为何被印度媒体推波助澜,上升到政治层面?正如有评论认为,“小事化大”,信誉损失究竟是义乌的,还是印度商人的,这个问题很有趣。

  一场突发的外交官“昏厥风波”演示了印中这样两个大国的关系有多敏感。两名印度商人因公司欠款在浙江义乌被中国商家“绑架”,印度媒体称陪同两人上庭的印度外交官因7个小时内无法吃东西、服药而昏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4日否认了有印度媒体称印驻上海总领馆官员近日在义乌受到非人道待遇的报道,表示中方有关部门一贯依法维护在华印度公民的合法权益。

“昏厥风波”,真相只有一个
  印度媒体如此描述这起外交官“昏厥风波”:两名印度商人在义乌一家也门老板开的公司做事,老板携款潜逃,留下100万美元欠债,公司的中国债主将两名印度商人“绑架”多日,两人被扣押期间遭到人身攻击。《印度教徒报》说,去年12月31日印度驻上海总领馆外交官巴拉钱德兰陪同两名印度商人参加庭审,长达7个小时内不能离开法庭,致使患有糖尿病的巴拉钱德兰昏厥,后被送往医院。1月2日,印度外交部召见中国驻印外交官,表示抗议。
  义乌当地一名知情官员4日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与印方说法大相径庭:这两名印度商人先后拖欠多家义乌企业超过1000万元的货款。在之前的法院审理中,两名印度商人曾出具保证书,但到期后他们并没有还钱的意愿,反而求助于印度驻上海总领馆的官员。2011年12月31日,印度外交官在义乌法院庭审期间会见两名商人,在听完两名商人的倾诉和抱怨后,擅自决定带走他们。三人借上厕所之名跑出法院,在大门口被围在那里的义乌企业主堵住。义乌相关官员到达现场时,印度外交官已坐在地上,宣称自己被打,还称自己有糖尿病、高血压。但经检查,没发现被打痕迹,根本不存在印度媒体所谓“7小时庭审、不准离场”的事情。

经济个案上升到外交层面
  3日,印度驻华使馆在其网站发布公告,警告“印度贸易商和商人不要与浙江省义乌市做生意”,“警告所有印度商人远离义乌”,称“一旦与义乌发生贸易纠纷,他们会受到当地中国商人的非法拘留与虐待。”同一天,印度人民党发言人维杰谴责巴拉钱德兰在中国受到的对待,要求中国彻查,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针对印度驻华使馆近日发表声明,提醒印度商人不要在义乌从事商贸活动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是法治国家,中方重视中印友好关系。此案只是一起因经济纠纷引发的个案,中国司法机关正在依法处理。中方希望印方客观、公正地对待此事,积极教育引导印度来华商人遵守中国法律法规、诚实守信、合法经营。

印商:应用商业而不是外交手段解决
  中国小商品城(义乌)日用百货商会会长楼仲平4日说,外商纠纷有外交官介入,这样的事他从商30多年来第一次听说。关于印度外交部门“远离义乌”的警告,楼仲平坚信,义乌良好的商业环境不会被这句话所否认。商业行为是“讲利”的,只要有钱赚,外商仍会源源不断地来义乌。
  同一天,印度在华商会义乌分会负责人兰梅溪表示,他在义乌从事9年生意,从没与义乌商人发生任何纠纷。义乌的商业环境非常好,他想一直待下去。兰梅溪认为,这起事件是商业层面的事件,虽然有各种细节上的原因,但解决它需要大家坐在桌边,“用商业手段来解决,而不是上升到政治或外交层面”。
●分析 印度舆论热衷挑事儿
  《印度时报》网站报道外交官昏厥风波时,特意刊登的图片暗示着“龙虎斗”:一只绘着五星红旗的巨大龙爪与绘着印度国旗的虎爪紧抓地球,进行角力。印度舆论的炒作完全是起哄式的,印度外交部的做法,则是对印度舆论压力的短线屈从。英国皇家国际关系研究所南亚问题学者格利亚·普利斯4日说,印度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民族,但这往往会引发一些冲动性举措,如果这次印中打起贸易战或宣传战,只会造成双输结果。
  就在4日,印度舆论又开启了一道新的对外战线:抨击美国。《印度时报》说,美国国务院网站上以虚线标注印度控制的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将印度领土当做争议地带,引发新的争议,“这是美国人不可原谅的一个大错”。文章问道,“印度会向美国提这个问题吗?”
  一名居住印度多年的中国学者4日说,印度媒体近年来呈现一种爆炸式发展的势头,媒体间激烈的竞争导致不少媒体常发表惊人言论,以彰显自己的不同。而在印度,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媒体爱说错话,但为错误言论道歉的没有几家。印度媒体推动的民粹主义让印度政府也备感压力。
  (稿件综合新华社、环球时报等消息)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