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众日报 > 大众文化

政策支持、自我完善、后继有人,半个多世纪来跌宕起伏的它告别青黄不接——

200多岁的即墨柳腔又活了

日期: 2011-12-09      作者: 本 报 记 者 薄克国 关开亮  本报通讯员 王 刚 隋信海       来源: 大众日报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即墨柳腔剧团演唱《花灯记》(大图);柳腔《姊妹易嫁之后》剧照(小图)。
  □ 本 报 记 者 薄克国 关开亮
    本报通讯员 王 刚 隋信海

柳腔登陆青岛大剧院
  二胡声抑扬顿挫,鼓点声紧密相间,委婉细腻的唱腔在大厅回荡……
  12月6日下午,在即墨文化中心剧场内的一个排练大厅,即墨市柳腔剧团的华学红、姜秋芝等演员正在排练柳腔戏《姊妹易嫁之后》、《花灯记》,为送戏下乡演出作准备。
  作为传统剧目《姊妹易嫁》的续集,《姊妹易嫁之后》是即墨市柳腔剧团今年排练的新作之一。剧团团长于正建向记者回忆起一个月前的那场演出,仍然激动不已:“当晚演出的上座率达到八成以上,两个多小时的演出时间里,喝彩声不时响起。观看演出的八九百名观众,以结伴而来的中老年人居多,但也有少数的年轻观众。”
  年轻观众的出现,在于正建看来是个好兆头:“柳腔要发展下去还是得靠年轻观众。”他介绍,《姊妹易嫁之后》至今已演出了10多场。在青岛大剧院演出的当晚,来自青岛某干休所的观众,还当场进行了预约演出。
“天下第一团”的跌宕旅程
  12月6日下午,面对记者,谈到柳腔的变迁特别是半个多世纪来的跌宕起伏,即墨柳腔剧团的新老演员们不免有些唏嘘。 
  柳腔作为青岛地区独有的古老地方剧种,始于清乾隆年间,在山东境内广泛流传的“本肘鼓”的基础上演变而来,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即墨柳腔以委婉细腻的唱腔、风趣生动的语言和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深受地方群众的喜爱。
  “我十三四岁的时候,白天上学,晚上跟大人们学唱柳腔戏,后来进了即墨县柳腔剧团,成了一名专业演员。”71岁的柳腔老艺人徐正奎回忆说,成立于1956年的柳腔剧团曾经辉煌一时,演员最多时有40余人,1959年应邀入京,三度进入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割袍》、《赵美容观灯》等剧目,受到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回忆起当年的盛况,徐正奎言语间仍难掩骄傲之情,“一年到头难得休息,多时演到400多场,有时正月初一也演,一天连演三场戏。” 
  十年文革,样板戏占据了人们的娱乐生活,即墨只保留了京剧团,柳腔剧团停业。文革结束后,在群众的呼声中,剧团重新开张并很快恢复火爆。即墨柳腔艺校负责人刘爱廷介绍:“两毛钱一张票,在平度,一场戏上座率最多达到过5000人。” 
  1979年至1984年期间,即墨柳腔剧团每年都要到青岛市区的永安大剧院演出,从正月初三开始,一演就是半个月。
  1992年,文化部艺术局举办了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活动,其中包括即墨柳腔。那次展演,即墨柳腔获得文化部颁发的“天下第一团”称号。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柳腔的演出市场逐渐萎缩,走上滑坡路。剧团导演高华说:“1996年到1999年是剧团历史上‘最黯然的时期’,全团只有财政拨的几万元,演员长时间放假,很多演员们自谋生路,有的辞职做起了小买卖。” 
  柳腔的这种沉寂,最终被2006年7月进行的剧团改制所打破。剧团团长于正建说:“2007年,即墨市财政拨款七八十万元,剧团购买了新的舞台车、灯光、音响等设备,也告别了以前破破烂烂的演出服,添置了新戏服,加上传统文化开始再次受到人们的怀念和青睐,剧团的演出场次逐年增加。”
  2008年,即墨市被文化部授予“柳腔艺术之乡”称号;同年6月,即墨柳腔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即墨文广新局副局长于作连介绍,为更好地发展柳腔戏这个地方曲目,即墨市加大扶持力度,将柳腔剧团纳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管理,面向社会招考了20名才艺优秀的中小学生组建柳腔小班,并在老年大学以及中小学校成立柳腔兴趣班,同时,每年投入60多万元用于即墨柳腔剧团演出设备的更新、送戏下乡演出。 
  于作连说:“市里不但对专业剧团进行补贴扶持,同时我们还拿出80万元对活跃在广大农村的80多支庄户剧团进行扶持,给他们配备相应的服装、道具。”
  政策支持与自我完善相结合,让茂腔老戏焕发出勃勃生机。
  如今在即墨,“政府买单,百姓看戏”,实现了柳腔传承发展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双赢”。柳腔剧团每年送戏下乡200多场,每次演出,中心舞台四周的人都围了八九层。
“徐爷爷”与柳腔的希望
  跟柳腔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柳腔老艺人徐正奎,没想到还能在退休后重新出山,手把手地培养他的第四代弟子。
  从2010年开始,为培养柳腔的新生代力量,即墨柳腔剧团面向社会招考20名才艺优秀的中小学生组建柳腔小班,委托烟台艺校定向培养。学习三年期满后,到剧团实习一年,之后便可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成为剧团的正式演员。
  “新学员的学习分为两部分,平时在烟台艺校学习文化课以及唱、念等柳腔基本功。”刘爱廷向记者介绍,“在每年寒暑假,学员在即墨进行集中培训,由剧团五六位经验丰富的老演员手把手地传授茂腔。”
  徐正奎丰富的舞台经验和教授经历让他在退休之后重新担负起培养新人的担子。   徐正奎说:“柳腔作为地方特色很浓的曲艺形式,念白都使用即墨方言,而现在的孩子们往往都是一口普通话,有些念白我要教上上百遍,学生们的念白才有韵味儿。”
  老师教的好,更重要的是学生有兴趣学。“剧团招生时,一方面发布招生广告,另一方面派老演员到乡镇中小学直接挑选。”刘爱廷说,“有兴趣的学生报名,我们再择优录取。”
  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也不容小视,“学生在艺校学习期间的各项费用有政府财政的专项支持,家庭无需背上沉重的负担。”
  “柳腔要发展,政府支持,师资力量和学习兴趣缺一不可。”刘爱廷总结说:“这些十四五岁孩子的加盟,让柳腔告别了青黄不接的年代,也让我们看到了柳腔的前途和希望。”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