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放大辐射带动效应构建一流保税港区

青岛保税港区打造蓝色经济区核心政策功能区

日期: 2011-11-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集装箱车辆等待进入保税港区
“用好保税港区政策 促进山东企业发展”培训会
卡口监控室
海关监管袋直通业务实现了空运进出境货物的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美国农业部考察国家级棉花检测实验室
全国第一家“美元挂牌、保税交易”的国际橡胶交易市场
  青岛保税港区于2008年9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规划面积9.72平方公里,设计建设21个码头泊位,由1992年获批的2.5平方公里青岛保税区、2004年获批的1平方公里青岛保税物流园区和我国北方最大外贸集装箱口岸——青岛前湾港三大片区组成,是我国第一个按照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整合、政策叠加”要求形成的保税港区,是助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加快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全面提升青岛、山东乃至沿黄流域九省区开放水平的重要引擎。

 封关运营实现新跨越
  青岛保税港区自2009年9月封关、2010年11月投入运营以来,充分发挥税收政策优惠、进出境手续便捷、贸易管制宽松等功能政策优势,为外向型企业和沿黄省区提供了一个开放发展的重要平台。
  青岛保税港区坚持“经济园区化、园区集约化”发展导向,积极构建高端高质高效的产业结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实现生产总值338.19亿元,年均增长15.76%;外贸进出口总额161.76亿美元,年均增长20.22%;各项税收131.1亿元,年均增长20.92%,单位面积产出率位居全国同类园区前列。
  2011年1-10月,全区实现生产总值87.5亿元,同比增长18.6%;外贸进出口64.33亿美元,同比增长54.64%;各项税收43.01亿元,同比增长32.77%。
  开放质量稳步提升。全区生产性项目用地投资强度为431万元/亩,土地产出率为788万元/亩,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经验做法被国土资源部在全国推广示范。
  投资项目集聚集群。与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累计吸引5700家企业投资进驻,其中世界500强项目33个。
  港口业务突飞猛进。在青岛保税港区功能政策带动下,2011年1-10月,保税港区一期实现进出口货运量6528万吨,青岛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87.55万标箱,同比增长9.8%。
    
  “境内关外”功能政策凸显新优势
  近日,我省首票出口监管袋直通货物——青岛松下电子部品(保税区)有限公司经流亭国际机场出口到香港和台湾的两票货物,在青岛保税港区保税仓储区海关现场顺利通关,标志着青岛海关试点开展空运进出境货物监管袋直通业务正式启动。这也是继青岛保税港区1号闸口实行24小时进出口货物直通关之后的又一项海关监管模式的重大改革。
  黄岛海关丁雪梅介绍,海关监管袋直通业务实现了空运进出境货物的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实现了内陆海关与空运口岸的“无缝对接”,单票平均物流费用有望减少到之前的十分之一。
  正式封关以来,青岛保税港区通关环境不断优化,通过实施全省启运港退税、无纸化通关、直通关、24小时通关、分送集报、集约查验等优惠政策,使单个集装箱平均物流成本由原来的600-800元降低到200元左右,通关时间由3天缩短至1天甚至更短。为腹地外向型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利润空间、拓展国际市场搭建了有力平台。
  青岛保税港区加强区域政策、功能的探索与研究,积极吸引国家政策试点倾斜。成功实现国际商品展示、国际烟草转运两项重大功能的突破,其中日烟国际烟叶跨国采购、转运项目的引进,使国际物流产业进入了境外烟叶仓储转运这一全新的业务领域,在全国保税港区中尚属首例。
  青岛保税港区积极开展“外国籍干线船舶中转业务”试点。吸引马士基、普洛斯、东方海外、中鲁丰、龙船长航运等30多家投资规模大、发展前景好的跨国物流巨头、国际知名港航企业入区经营。其中投资额5亿美元的青岛前湾新联合集装箱码头公司,吸引了美国总统轮船、海丰国际控股、阿联酋迪拜环球港务集团、香港泛亚集团等“四国八方”航运巨头的加盟,青岛港由此成为颇具实力的万国码头,有效地提升了保税港区航运市场规模和国际中转比例。预计全年中转箱量增幅将达50%以上,突破180万标箱。仅此一项可为港口产生25亿元的收益,为青岛带来近200亿元的综合经济效益。
    
 “四个中心”引领新飞跃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新坐标。做足蓝色经济这篇文章,成为当前青岛保税港区谋求科学发展的最迫切愿望之一。
  青岛保税港区这一国内最前沿的开放区域,在青岛的发展以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青岛保税港区管委主任王怀岳表示,将以世界眼光谋划发展全局,以国际标准加快保税港区开发建设,立足本土优势抓好功能政策突破,最大限度地发挥保税港区辐射带动作用,将青岛保税港区建设成为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政策功能区,为山东扩大开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功能支撑。
  “十二五”期间,青岛保税港区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将充分对接蓝色经济区和西海岸经济新区战略,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将高端制造项目的加工环节向产业配套区倾斜,采购、订单、品牌营销、管理运营等环节向政策区域集聚,形成“前店后厂”发展模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打造“四个中心”: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东北亚重要的国际物流中心、东北亚重要的临港航运服务中心、大宗商品国际交易定价中心,强力吸引国际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资源快速集聚,形成强大的创新创造示范带动能力和功能辐射放大效应,成为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新引擎。
  争取到“十二五”末,实现生产总值1000亿元,外贸进出口300亿美元,各项税收200亿元;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800万标箱,其中中转箱量300万标箱;服务业增加值占青岛市10%以上,年营业收入过亿元服务业企业达到30-40家;各类市场交易额突破5000亿元。
    
 高端市场集群构筑新特色
  近日,青岛保税港区第10家专业化交易市场——青岛国金贵金属交易所开始试运营。
  “我们做的是黄金现货交易,与招远金矿合作,保证充足的黄金供应。”国金贵金属交易中心董事长孙晓阳说:“截至11月14日,平均每天交易额在4亿元左右。明年上半年正式运行后,估计日交易量可达上百亿元。”
  青岛保税港区发挥保税港区政策优势和港口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天然橡胶、棉花等大宗原材料进口业务,进一步巩固青岛作为全国重要的原材料集散地地位,着力打造大宗商品国际交易和定价中心。创新“美元挂牌、保税交易”模式,搭建一批大型现代流通市场平台,积极推进以电子交易为平台的现货交易向期货交易发展,高端市场集群迅猛发展。
  青岛国际橡胶交易市场是青岛保税港区成立最早的市场。针对我国天然橡胶对外依存度达75%却没有话语权的被动地位,青岛保税港区依托便捷的港口条件和山东天然橡胶使用量占全国50%等优势,发起建设国内第一家实行保证金封闭运行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青岛国际橡胶交易市场,采用首创的“美元挂牌、保税交易”运作模式,开展进口天然橡胶即期现货和远期现货交易。经过多年运作,目前已发展会员600余家,其中国际会员约80家。天然橡胶累计交易量780万吨,交易额过200亿美元。成为与日本东京工业品交易所、新加坡商品交易所齐名的世界第三大天然橡胶交易机构。橡胶交易价格被国家确定为进口胶的一级参考价,使“青岛价格”变成了“中国价格”。
  青岛保税港区目前基本形成了以橡胶、棉花市场为龙头,带动矿权矿产品交易、化工品、油品、有色金属等其它专业市场齐头发展的特色市场产业集群。
  针对初具规模的市场集群,保税港区不断完善专业综合配套政策,引进了棉花、轮胎、乳胶、橡胶、塑料五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其中,棉花检测实验室年检进口棉位居全国首位,占到全国的50%以上。对青岛保税港区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推动市场群发展、完善国际交易市场体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青岛的各大大宗商品市场几乎都集中在青岛保税港区,这里有着适合市场发展的区位优势和政策环境。”青岛保税港区管委主任王怀岳说:“我们将加快高端市场集群发展,推动农产品、建材、铁矿砂、纸浆等市场建设,争取到‘十二五’末,各类市场交易额突破5000亿元,成为国内各专业领域重要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