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众日报 > 论丛

让“红嫂精神”照进现实

日期: 2011-11-1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 朱晓梅

  学习沂蒙精神,要以学习弘扬沂蒙精神为动力,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观念,强化宗旨意识,着力打造讲党性、讲学习、讲科学、讲奉献的团队,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沂蒙山区是革命老区,沂蒙精神则是沂蒙革命老区的宝贵精神财富,而在创造沂蒙精神的主体中,早已被世人所称道的沂蒙红嫂更是一群特殊的人物。由沂蒙红嫂展现出来的“红嫂精神”同样也成为沂蒙精神的重要内容和象征性标志。“红嫂精神”是在战争中涌现出来许许多多优秀沂蒙妇女的爱党爱军、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的集中升华。
  如果说用自己的乳汁救护伤病员的明德英和推动征兵运动而立言“谁第一个报名参军就嫁给谁”的梁怀玉的行为是缘于心中的感动和报恩之情,那么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的驻扎和培育,使得沂蒙人民的反抗和斗争渐渐由一种自卫状态进入一种自觉的情境之中。革命开始之初那种分散的朴素的道德意识与共产主义思想糅合便凝聚成为坚固的文化核心领导力量。早期凭靠质朴的本能、原始的同情为革命贡献自己的力量的红嫂们也逐渐转化为自觉的、有意识地直接参与革命斗争,更有许多先进红嫂光荣地加入到党的队伍当中来,成为革命队伍的先锋和骨干。
  “红嫂精神”之所以到今天仍然散发出她的历史光辉,这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国民性格有着割不断的血缘联系。山东是孔孟之乡,儒家思想对齐鲁大地的渗透与影响早已积淀了几千年。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形成了勤劳朴实、艰苦奋斗、团结协作、舍己为人、尊老爱幼、扶危济贫等优秀道德品质。这些民族优秀精神与文化正是数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团结,使之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力量。
  沂蒙人民正是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而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风和古朴纯厚的道德传统。这种民族特色区别于狭隘的地域观念和种族意识,是藏乎拙朴之中的博大宽厚,以“红嫂精神”为核心的沂蒙精神恰恰是对于这种质朴的博大、深沉的宽厚的进一步延续和提升,“红嫂精神”实际上早已突破了狭隘的道德意识层次上升到人类学、美学意义上的崇高境界。
  沂蒙红嫂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早已潜滋暗长成为民族群体共性的心理定势。“红嫂精神”体现着沂蒙人民思想和行为当中的某些共性元素,更呈现出女性的性别特征。在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妇女始终是一个受强制的、被统治的群体。但我们不能忽视自古以来女性参与革命、反抗压迫的自发或自觉行为。就沂蒙地区而言,早在南宋时期就出现过抗金女英雄。“红袄军”首领杨妙真,曾经率领数十万起义军转战于沂蒙山区,奋勇斗争,成为金兵南侵的障碍之一。
  有人说,战争让女人走开,但是当战争的枪炮无情地吞噬女人的丈夫和儿子时,女人就再也无法退隐到战争的幕后。相反,经过血雨腥风的洗礼,柔韧而坚强的女人会一步步走向成熟,由自发变为自觉。有女性学者在总结中国妇女解放的“革命历程”时这样说,中国妇女在求解放的道路上有自己的本土特色。比起其他国家或民族,中国妇女的历史命运总是与超越性别的阶级或民族的革命实践相随、相伴和相生,并且总是与国家政治绞合纠缠在一起,从而形成自己的传统。这里所谓的“传统”更具体地说实质上就是女性由革命斗争的客体对象如何演变为革命斗争的主体参与者的过程。
  对于沂蒙红嫂们来说,她们不可能意识到这种身份角色的转换,但是追寻她们一路穿越战争硝烟的轨迹,我们便不难看出“红嫂精神”的成长历程。
  战争消灭了人性,沂蒙红嫂的人性却在战争中得到凸现和升华。应该说,在战争年代红嫂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共产主义的光辉思想,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与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到了和平年代,“红嫂精神”并没有被当作宝贵的历史文物封存起来。相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广大沂蒙妇女继续发扬战争年代的“红嫂精神”,辛勤劳动,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投身沂蒙老区的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为“红嫂精神”作出了时代注释。
  “红嫂精神”不仅让人们重温战争年代的赤诚与高尚,而且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文化与时俱进的重要力量。深入挖掘“红嫂精神”的文化品质和深厚内涵,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民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