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众日报 > 往事 发现

戴村坝风雨600年,作为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的“心脏”,并以其所蕴含的高超智慧和卓越成就,得到古今中外人士的赞誉——

毛泽东称为“了不起”的水利工程

日期: 2011-09-27      作者: 本报记者 李鹏飞  本报通讯员 陈淑锋 李娜       来源: 大众日报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戴村坝
  复原的大坝建设图
  建坝时用的石壮
  ■ 探访齐鲁历史文化遗产

  □ 本报记者 李鹏飞
    本报通讯员 陈淑锋 李娜

  历经沧桑而能存世的水利工程,往往因之在历史上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位于东平县的戴村坝建设六百年来,即以其在京杭大运河得以南北贯通的核心作用得到人们的尊重,并被中国大运河申遗考察组称为“中国第一坝”、“大运河之心”。
毛主席说:“这是个了不起的工程”
  戴村坝横跨大汶河,1411年(明永乐九年)始建,此后褒扬不绝于史,近人评价首推毛泽东主席。1965年,在接见山东党政主要负责人时,他称赞戴村坝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当年策划、主持修建这一工程的汶上人白英为“农民水利家”。
  对戴村坝的赞颂,首先是因为它对京杭大运河的关键作用。肇始于春秋时期的运河,一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隋开大运河,运河经济的影响从区域性演变为全局性,盛唐时代“不胜其利”。至于元朝,运河南北贯通,在明、清两代更成为全国的经济命脉。其中,山东段运河的开通是核心。
  在元朝之前,运河的走向起自余杭,北向至徐州附近折而西行,至当时的国都如长安、洛阳和开封,整体呈东西方向;元代定都大都(今北京),运河的走向也随之改变。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比喻说:“若以现今的徐州市为中心,则国内主要的运河干线由东西方向改变为南北的方向,其间差不多成了一个九十度的直角。”
  1274年,著名的科学家、元都水少监郭守敬奉命在鲁西地区进行水文和地形勘察测量,认为山东具有沟通南北大运河的优越条件。此后,相继开挖了济宁至须城(东平安山)的济州河、须城至临清的会通河,再加上后来开通的通惠河,由大都到杭州的京杭大运河全线沟通,较隋代大运河运道缩短了1000余里。这条长达1800公里的运河成为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世界水利史上的一项杰作。
  但是事实上元代漕运并不发达,由南方经运河北运的粮食,一年不过40万石左右。水利学家姚汉源说:“元代盛行海运,京杭运河为商旅之助而漕运不多。”其间的障碍,是山东段运河不畅。
  山东运河约300里,最大难题是水源。因为大部分为人工河,所以全靠汶、泗诸水及山泉水源补给、济运,因此也称“泉河”。元代曾采用“遏汶入洸”的办法,即在汶河上筑堽城坝引汶水在济宁分流南北济运,但济宁较其北边的南旺地势低,水小时难于北流,水枯时经常断航。
  戴村坝的意义,在于有效地“引汶济运”,用有限的水资源保障了运河的畅通。坝位于汶水中、下游分界,所处地势较南旺高,水顺人工开挖的小汶河流到南旺,实现南北分流。
  明代修建戴村坝后,河道加深,漕运畅通,“八百斛之舟迅流无滞”,开通的第一年,通过运河输送到北京的粮食就有646万石,此后常年400万石左右,漕运能力10倍于元王朝。沿河德州、临清、济宁等11处府州县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都会,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
白英贡献了什么
  提起戴村坝,不能不提“汶上老人”白英。白英,字节之。所谓“老人”,是明代的官称,有两种说法:一是乡官,洪武二十八年,仿汉代三老设立;二是河工夫头,管理维修铺夫。由于后者设立时间不清,许多人更倾向于他是乡官“老人”。
  作为“农民水利家”,白英最大的功劳体现在“白英策”:1411年,明工部尚书宋礼奉命,征集军民16万(一说30万)重开会通河(包括元代的济州河和会通河),白英提出建议说:南旺是南北的水脊(分水岭),筑“戴村坝,遏汶水使西,尽出南旺”,可收实效。宋礼采纳了白英的建议。此后经历代整修、完善,汶河水经戴村坝入南旺,七分北流,以济漳、卫;三分南流,以济黄、淮,而漕运通。民间因之流传着“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的谚语。
  白英的这个建议,奠定了戴村坝的基础,并成就了大运河500多年的繁华。康熙皇帝曾说:“朕屡次南巡,经过汶上分水口观遏汶分流处,深服白英相度开复之妙。”
  所谓“功高为神”,此后,历代对宋礼、白英都有褒奖。1516年建宋礼祠,并附祀白英。1597年,工部主事胡缵撰写祠记,并有联“天下无二老,泉河第一功”,清雍正年间被敕封为“永济神”;光绪五年分别敕封宋礼、白英为“显应大王”、“白大王”。
  但宋礼、白英的事迹,明实录记得很含糊。现在能看到的最早记载是1496年成书的《漕河图志》,有“用汶上县老人白英计”的记载;戴村坝的规模,最早是宋礼奏章里提到“河中宜筑堰,计百八十丈”,当即戴村坝原计划长度;至弘治末、正德初,追叙宋礼功绩,始提及“于汶上县戴村地方,筑一土坝,横亘五里。”实际长5里13步;所筑土坝也历经演替:清代以坎河口坝接近土坝,后遂指坎河口坝为戴村坝,原5里土坝并入堤防了。分水口初无任何控制,南北闸的建设距宋礼开分水口整70年;直至1503年,南旺分汶水代替了济宁分水。
  但是按今天的眼光看,白英的贡献是了不起的。在他之前,郭守敬曾相度地势,确定了济宁分水的方案,郭是最早发明“海拔”概念的人,但南旺这个“水脊”却与他失之交臂;在他之后,直至上世纪初,郑肇经著《中国水利史》才确认,以江淮水面为0计算,南旺湖面高出江淮水面38米,为南北最高处之一。
  更重要的是,戴村坝的建成,在下者如白英,身处岩穴不忘国事;在上者如宋礼,虚怀若谷广纳善言。我们在许多伟大的工程中都能看到这种智慧的融合,这或许是戴村坝更大的意义所在。
精巧绝伦的系统工程
  自元至清,历朝对戴村坝屡加整修改建,明万历年间整修3次,清朝整修6次,清末建成目前规模,由主石坝、窦公堤、灰土坝三部分组成,全长1599.5米。主石坝长437.5米,由南至北又分滚水坝、乱石坝、玲珑坝三段。作为济运水源,同时兼顾防洪,设计颇具匠心:玲珑坝比滚水坝高10厘米,乱石坝又比玲珑坝高20厘米。随着汶水水位的升降,三坝分级漫水,调节入运水量。特大洪水到来时,三合土坝自行漫水,泄洪保坝。太皇堤则既能帮助三合坝泄洪,又能正面迎水、保护主坝。正如碑文所载:“水高于坝,漫而西出,漕无溢也;水卑于坝,顺流而南,漕无涸也。”
  戴村坝屹立六百年,中间虽有损毁,但工程建设精巧绝伦。河底沙层深厚,设计、建设者展现了高超的智慧。三合土坝是清道光二年增筑,坝身全部用三合土夯打而成,坝面用杨藤熬汁与三合土拌和料筑成,从1880年—1967年88年间,坝顶溢洪十次以上,共揭光三批三合土,削减坝高0.6米,而坝身依然稳固。窦公堤底宽仅1.3米,若按现代理论计算,底宽均应在3-4米之间,才满足抗滑抗倾要求,能经历近百年的流水考验,原因是在背后有0.8米宽的三合土基础起着支撑作用。2001年8月戴村坝被大水冲决,在此后的修复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发现乱石坝的神奇之处:坝底部为柏木排桩,三合细土填筑联为一体;坝表面为五层大块石(万斤石),相临石块间以铁铆扣相连,以杨藤水三合土灌石缝,上下左右间用铁铆闩相连;桩顶与石间,隔有多层黄表纸,使桩基受力均匀;坝前有柏木桩基,呈梅花形,桩表面进行火烤防腐处理。
  民国初年,全国水利局聘请的荷兰水利专家方维因说:“此种工作,当十四五纪世纪工程学胚胎时期,必视为绝大事业。彼古人之综其事,主其谋,而遂如此完善结果者,今我后人见之,焉得不敬而且崇也。”
  新建的戴村坝博物馆更展示了先人治河所用的工具,包括各种开工的硪(用人力砸地基或打桩等用的工具)、夯、石壮、车等,多为木、石制造。很难把这些简单的工具和这样伟大的工程联系在一起。
  姚汉源《京杭运河史》中感叹:“运河非一二人之力,非一时之功……其创修则智者出其智慧,有力者挥洒其血汗,参预者当以兆亿计。心血凝聚不可以升斗量!”信哉斯言!
·相关链接· 南旺分水枢纽遗迹
  汶水经戴村坝入南旺,分流南北济运,六百年间,遗迹甚多。2008年3月至10月,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省文物局组织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邀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等多家机构对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和分水龙王庙遗址进行系统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摸清南旺分水枢纽工程的遗产现状:
  1.分水枢纽系统工程的调查和测绘:
  水柜(南旺湖、蜀山湖、马踏湖) 大部分湖堤有遗迹可考,与运河和小汶河的交接关键点清楚。计算出了南旺湖面积108.51平方公里,马踏湖面积14.70平方公里,蜀山湖面积51.78平方公里。
  小汶河从戴村坝到南旺分水口直线距离38公里,高差13米。河道总长约70公里,降低了水的流速。
  十里闸、柳林闸和寺前闸 柳林闸和十里闸建于1481年,曾并称为南旺下闸和南旺上闸,寺前闸建于1506年,三闸基础保存尚好。
  老源头泉、薛家沟泉、鸡爪泉 聚集在泰沂山地西麓低山丘陵地带的山泉之水也是政府解决运河水源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调查中发现老源头泉、薛家沟泉、鸡爪泉和白沙泉碑,薛家沟泉碑。
  2.南旺分水口及附近河道的调查和发掘:
  南旺分水口 发掘结果展现了小汶河河口的横断面,北侧发现木桩和石板,南侧发现草土围堰。据说,在南旺分水口有可移动的鱼嘴形分水嘴,但未发现任何痕迹,或需全面揭露、或已破坏。
  龙王庙前石驳岸 据文献记载,并参照老照片了解,南旺分水口迎水面,也就是分水龙王庙建筑群前有一段长约220米,宽约7~8米,高约6米的石砌堤岸。驳岸石条已在20世纪六十年代被村民取走,只有少数石块散落在河道淤泥中。经解剖,石条内侧夯土基础尚在,基本上可以复原石驳岸的位置。
  弘治拾年河堤 在运河河道调查和发掘中,清理了一段长约40米的运河东堤,河堤用青砖和条石构筑。上铺一层条石,中间砌九层青砖,平砌错缝,下筑七层条石为基。
  河道中平行的木桩 在调查中还发现了两排大致与运河砖石堤岸平行的木桩,北排木桩在砖石堤岸南13-14米处。通过对两条东西向探沟的地层堆积分析,此排木桩应是在一定时期运河北岸向南移动后的河堤,时代晚于弘治十年的砖石堤岸,具体年代尚待进一步分析确定。南排木桩与北排木桩相距约50米,应该是运河某时期的南堤。
  许建口闸 许建口是连接小汶河和马踏湖的通道,结构框架清楚。闸体用石灰岩条石错缝砌筑,条石两端多有燕尾槽,用于锔扣连接。闸底铺石板,石板下有梅花木桩闸基。
  3.南旺分水龙王庙古建筑群:
  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开始修建分水龙王庙,有龙王殿、戏楼及钟楼等建筑;明正德七年(1512年)建宋公祠、白公祠和潘公祠;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建禹王殿,其后相继增建了莫公祠、关帝庙、文公祠、蚂蚱神庙、观音阁等建筑,规模持续扩大,到清朝末年已经形成一座结构和功能完备的大型建筑群落。随着运河的废弃,年久失修,建筑物多已倒塌掩埋。
  经清理和发掘,该建筑群总体由东、中、西三路建筑组合而成,均为砖木结构。其中东路由牌坊、山门、戏楼、钟鼓楼、龙王大殿、关帝庙组成,以龙王庙、关帝庙为中心;中路由水明楼、过厅、东西厢房、禹王殿、观音阁组成,以水明楼、禹王殿、观音阁为中心;西路由大门、六角亭、过厅、潘公祠、白公祠、宋公祠以及院墙组成,以宋公祠为中心。上述诸建筑基址分别组成三进院落,并由甬道和过门连通形成一有机整体。
 (李鹏飞据《南旺分水枢纽遗址考古纪实》整理)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