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众日报 > 往事·发现

李希霍芬带山东走进西方视野

日期: 2011-08-2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李希霍芬和他的《山东东部地图》
  □ 本报通讯员 孙保锋
    本报记者 陈巨慧 实习生 丁培华

  7月15日,青岛市档案馆迎来了建馆50周年纪念日。在档案馆数万件馆藏资料中,绘制于1885年的《山东东部地图》是馆藏年代最早的地图。120多年前,德国地理学家斐迪南·封·李希霍芬在柏林出版了《中国地图集》。这部包含54张中国行省地图的巨著,为李希霍芬赢得了国际性的学术声誉,而其中的《山东东部地图》,正式宣告了山东第一次以近代科学测绘地图的方式,走进西方世界。
得来不易的中国之旅
  李希霍芬是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近代早期中国地理学研究专家。1833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上西里西亚卡尔斯鲁赫(今属波兰),1856年毕业于柏林大学,曾任柏林国际地理学会会长、柏林大学校长、波恩大学地质学教授、莱比锡大学地理学教授等,1905年10月6日在柏林逝世。他于1877年-1912年撰写出版的《中国》(五卷,附地图集两卷)一书,是第一部系统阐述中国地质基础和自然地理特征的重要著作。李希霍芬的研究范围也在书中进一步地细分,从中国到华北到山东青岛,最终绘制出山东地形和地质图,并将胶州作为矿产资源宝地和战略要地进行重点描述,这也使学术界一度认为李希霍芬对胶州的研究是科学光芒与侵略野心互相影响下的产物。其间,李希霍芬对中国特别是山东的考察在政治和地理研究的长河中留下了灿烂的一笔。
  作为亚洲研究热的两位中心人物——亚历山大·封·洪堡和卡尔·里特尔的后继者,李希霍芬闯进柏林学术圈不久,便将目光投向了神秘的中国。1861年3月,李希霍芬随弗尤伦伯格伯爵率领的普鲁士使团抵达天津,这个首次造访中国的德国使团带有一份秘密使命,就是效仿英国,得到一块类似香港的海军锚地和商业港口。当时锁定的目标是台湾,而李希霍芬这位年轻地理学家的职责就是实地勘测、以咨选址。
  李希霍芬在台湾海峡的飓风季中出色完成勘测后,给内阁呈交了包含诸多可靠数据和理论分析的考察报告,对台湾称赞备至。但尤伦伯格的意见则恰恰相反,认为季风中的台湾岛根本找不到一处锚地,不宜建港。尽管这份考察报告无疾而终,李希霍芬在遗憾、愤懑和感叹中退出使团,但他依然收获了“触摸”中国的第一手资料,并且宿命般地将自己中国研究的学术生涯与德意志的海外扩张捆绑在一起。
  李希霍芬希望开展独立研究的中国之旅,但却经历了两次挫败。1862年,李希霍芬试图由南亚迂回进入中国,然而承诺资助他的汉堡银行家在其一切准备就绪时突然毁约,这位银行家认为李希霍芬已经退出普鲁士使团,不再能代表国家利益。南线受挫后,李希霍芬赴加里福尼亚考察美国西部矿业。在那里,他萌生了第二条考察中国的路线:从加里福尼亚出发,经堪察加半岛抵西伯利亚,从北亚绵长的边境线进入中国。然而,没有人愿意陪伴他穿越寒冷的西伯利亚和无垠的蒙古沙漠,甚至他的朋友——俄国地质探险家彼得·谢苗诺夫都反对他尝试做一次“无谓的自杀”。退一步说,即便有向导,有同行者陪伴,沙皇的巡逻兵也不会轻易放过一个异国人经由他们的国土踏入国土之外的另一块“领地”。
  北线无望而情绪低落的李希霍芬未曾预料,他对于加里福尼亚采矿业的考察研究,获得极大成功,加里福尼亚的银行家们立马看中了这个“能猜透西部秘密的普鲁士人”,将他们开发中国新大陆的商业筹码押在他的身上。
  1868年,获得资助的李希霍芬从上海开始了他独立研究的中国之旅。他的足迹遍及中国当时18个行省中的13个,溯运河北上,历江浙、抵京津、赴满蒙、出陇海,纵横大半个中国,考察了欧洲人几乎从未涉足、更谈不上进行过科学考察的广大中国腹地。不用说在当时,即使在将近一个半世纪之后的今天,李希霍芬也是在中国版图上走得最远的外国人之一。
难以抗拒的“山东诱惑”
  此次中国之旅对于李希霍芬的学术生涯意义非凡,从1871年他在欧洲杂志《地理学报告》上发表第一份考察报告,到五卷本巨著《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的出版,可谓硕果累累。他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的概念,最早向世界介绍了都江堰工程,第一个发明了“震旦系”、“五台系”等地层术语……不过,成就他学术和政治双重角色的最重要原因,是他的山东考察。
  李希霍芬于1869年3月踏上齐鲁大地,开始了3个月的实地勘测。山东的富庶使李希霍芬惊喜不已,在他眼里,半岛以西的广大腹地,宛如一条飘逸的黑绸带,上面缀满乌黑闪亮的煤和铁。沿坊子、博山一路西行,形成年代相近的煤层连绵不断,在博山以南,煤层又在黑色的山脊中起伏,矿脉时隐时现,向济南府方向延伸……博山城的路几乎是煤屑铺成的,大路扬尘,空气里混合着一股硫磺味儿。
  李希霍芬不禁发出惊叹:浓烟冲霄的博山城“是我迄今看到的工业最发达的一座城市。所有的人都在劳动,都有活干。这个城市有着众口皆碑的工业城镇的声誉。这里的优质煤蕴藏在景色美丽的地方,这些煤很早就用于各个工厂,而这些工厂都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这样诱人的腹地自然引发了李希霍芬设计一个自由港和一条连接伸向腹地的铁路的构想:“胶州湾的开放和上述与内地连接的交通线的开辟,是山东丰富的煤矿资源的前途所在,即使中国在物质上、科学文化上和工业生产上的崛起直接违背欧洲先进工业国的利益,但这是必然要出现的一种发展趋势。鉴于这种情况,外国列强必须保证自己在这一即将到来的大发展之前得到尽可能多的好处……”对于“得到尽可能多的好处”,李希霍芬的结论是:在胶州湾开辟自由港将成为“华北最大和最好的港口”、“是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一扇门户”。
  在李希霍芬完成山东考察16年后,第一张以近代科学测绘技术绘制的山东地图——《山东东部地图》,出现在包括了第一张中国地图、第一张中国地形图、第一张中国地质图的《中国地图集》中。这部由54张比例为1:750000的地图组成的鸿篇巨制,是一整套解读中国的特殊语言符号,无怪乎西方世界惊呼“直观的中国从这里敞开大门”。在这次空前的直观描述中,青岛第一次进入西方社会的视野。它的名字出现在《山东东部(胶东)地图》上,当时标注在青岛方位上的只有崂山和浮山所。由于远距离描述的结果,图中标注青岛口的位置上出现了较大偏差。因为李希霍芬本人并未实地考察胶州湾,所以这张地图上的青岛给予世人的印象是朦胧而遥远的。尽管如此,青岛在西方文献中的初绽一笑,对若干年后德国海军选择东亚锚地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吹响占领青岛的殖民号角
  掌握了中国的第一手地理资料,李希霍芬不仅在欧洲地理学界冠压群雄,在德国政坛上经过一番挫折后,也是地位日隆。他曾多次通过送达柏林的备忘录,向有“铁血宰相”之称的俾斯麦陈述占领胶州湾的建议,然而一贯奉行“大陆政策”的俾斯麦却未置可否。1890年,俾斯麦倒阁,即位不久的威廉二世开始由“大陆政策”向“世界政策”演变的新进程。这时,李希霍芬的备忘录才重新浮出水面,为激发德国对远东的军事野心并进而攫取胶州湾作为殖民地的扩张政策作了重要提示。实际上,在帝国海军部和外交部漫长的“选址”拉锯过程中,李希霍芬一直被奉为诠释中国的辞典和地图,“指向远东的臂膀和手杖”。他对选择青岛作为“军事基地和商港”的双重定位,被海军上将梯尔匹茨誉为“德意志帝国主义理论的创立”。
  1897年“胶州湾事件”前夕,李希霍芬发表《胶州:世界的和可预见的意义》,以地理学家的身份吹响了占领青岛的殖民号角。1898年《胶澳租界条约》签订后,在《山东东部地图》基础上,李希霍芬又以1:1000000比例尺再次出版了山东地形图和地质图,并第一次标注了规划中的胶济铁路。身为第一张山东地图的绘制者,此时的李希霍芬真正看到了他曾用各种颜色标注在地图上的山东矿产资源,源源不断输入到德意志海外扩张的血液和肌体中。他的政治使命在《山东东部地图》那精心描绘的影像中,终有归宿。
“盖棺定论”褒贬不一
  国人对于李希霍芬有着不同的看法。早年致力地矿学的鲁迅曾说:“支那大陆均蓄石炭,而山西尤盛;然矿业盛衰,首关输运,惟扼胶州,则足制山西之矿业,故分割支那,以先得胶州为第一着。”他认为:“自利氏(即李希霍芬)游历以来,胶州早非我有矣。”在鲁迅看来,李希霍芬是德国侵占胶州湾的主谋之一。而地质学家翁文灏在肯定李希霍芬“对于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及地文之观念,其伟大之贡献,实无其他地质学家足与伦比”的同时,敦促民国政府成立了地质研究所,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地质调查。
  在中国的地质学学术界,对李希霍芬的评价基本是积极正面的。李希霍芬首次系统地论述了地表形成过程,研究了土壤形成因素及其类型,系统阐述了中国地质基础和自然地理特征,提出中国黄土风成理论,他还首先提出了“五台系”和“震旦系”等地层术语。在中华大地处于地质调查完全空白的情况下,他的考察及其成果更显得极其宝贵。李希霍芬作了很多开创性研究,为日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李希霍芬其人及其宏著《中国》在中国地质学界确有相当的历史影响,毕竟在我国地质事业萌芽时,曾起到了启蒙和借鉴作用,这是其不容抹杀的历史贡献。但是,他来华进行的地质考察,在德国侵占中国的主权、掠夺资源的过程中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这就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背景下的备受争议的李希霍芬与《中国》。
  在特定的历史境界中,李希霍芬的调查活动让他不可避免地握住了一把双刃剑,一面是开创性学术研究带来的崭新气象,一面是殖民者掠夺野心发出的闪闪寒光。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