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大众日报>国际新闻

反补贴恐成中欧贸易摩擦新“灾区”

  • 日期:20110516
  • 作者:
  • 来源:大众日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据新华社布鲁塞尔5月14日电 欧盟14日对中国铜版纸抡起贸易保护主义“大棒”。欧盟这次同时祭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两大招式,打破对“非市场经济体”不适用反补贴的惯例,这标志着欧盟对华贸易救济政策正式“变脸”,反补贴恐成为中欧贸易摩擦的新“灾区”。 
  代表欧盟进口商和零售商利益的外贸协会法律顾问斯图尔特·纽曼说,中国铜版纸在欧盟市场上只占十分微小的份额,但欧盟却大动干戈,不惜首次动用反补贴,甚至是“双反”,这么做多少有点出乎意料。
  纽曼认为,这表明欧盟对华贸易救济政策正在发生改变,那就是从单一使用反倾销转向更多地使用反补贴,铜版纸一案不过是一次“试水”,据他所知,欧盟正在考虑发起更多的反补贴调查。
  反倾销和反补贴是最为常用的贸易救济措施,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反倾销针对的是单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即企业以低于正常的价格恶意竞争,抢占外国市场,而反补贴则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矛头直指别国政府的做法。
  先前,反倾销一直是中欧贸易摩擦的“重灾区”。由于不肯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欧盟始终遵循着对“非市场经济体”不适用反补贴的惯例。
  但是,铜版纸一案将这一惯例完全打破。纽曼担心,欧盟是想通过这起案件释放出一个信号,让欧盟企业看到对中国产品动用反补贴并非不可能,由此开创了一个非常糟糕的先例。
  欧盟对华贸易救济政策“变脸”早有先兆。2007年,时任欧盟贸易委员彼得·曼德尔森在一份内部改革文件中就提出,要对欧盟奉行已久的“非市场经济体”不适用反补贴的原则打开“缺口”。
  根据曼德尔森的建议,所谓的“缺口”就是针对那些在反倾销调查中经个案处理被给予市场经济待遇的企业可以适用反补贴措施,即便它们来自非市场经济体,因为这些企业信息相对充分,足以对补贴程度作出判断。虽然曼德尔森的建议后来不了了之,但欧盟改用反补贴的方向却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