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大众日报>大众旅游 慧眼

感受孔林

  • 日期:20110329
  • 作者:刘续兵
  • 来源:大众日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 刘续兵

  在曲阜城北的泗水河畔,有片郁郁葱葱的林带,被后世尊称为“圣人”的孔子,就安息于此。这里寂静沉默,超凡脱俗,我们甚至能听到心灵在这一刻的悸动。这种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既缥缈又真实。面对这位已永远沉睡的思想者,我们的灵魂仍在战栗——两千年来注入到血液里的文化因子,拉近了我们与圣人之间的距离。
孔林,四季皆美
  有人说,游览孔林的最好季节是在秋冬两季。秋天的时候,林内的叶子红了又黄,层林尽染,地上是一片片厚厚的树叶。而冬雪覆盖下的林木和石像,仿佛存在于非现实的空间,万籁俱寂,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只有当你踏着厚厚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才意识到天地之间静得有些怕人。
  如果在春和景明之时来到孔林,可以触摸到春的气息带来的另一种况味。成群成群的小小野花似天上的繁星洒落人间,草木间喷涌出的清新味道,给有些肃穆之气的孔林增添了一抹温暖的亮色。一个个平时作威严状的石人、石马、神兽,也似乎在和煦的阳光照射下,隐隐露出一丝笑意。
孔子墓
  并不主张厚葬的孔子生前做梦也不会想到,他简陋的墓园会扩展到占地3000多亩的庞大规模,纵是历代皇陵也难望其项背。
  然而,孔子墓本身并不显赫,静静地坐落在孔林的西北部。与孔子身后的荣耀、纷争比起来,他的长眠之地竟是如此简陋。矮矮的院墙隔开一片小小的天地,似乎自成一个时空。在这里陪伴他的,只有儿子和孙子,孔鲤墓、孔伋墓与孔子墓错落在一起,竟形成了被后人称为“携子抱孙”的墓葬格局,实不知是有意还是天意。
叶落归根,抹不掉的情结
  中国人自古讲究“故土难离”,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意离开父母和故乡。即使在外安了家,却总也安不了心;即便客死他乡,如狐死首丘,千方百计也要归葬故土,这甚至成为众多羁旅之士生前最大的愿望。于是,人们总是流传着许多千里护送亲人回乡安葬的感人故事,而如果故事的主人公是死者的非直系亲属,那么定会成为万人传颂的义举了。
  走进孔林,坟冢累累,碑碣幢幢,奇树异木,冠盖如伞,让人想起金人党怀英“老桧曾沾周雨露,断碑犹是汉文章”的诗句。看看这数以十万计的坟墓吧,把占地如此之广的陵园,挤占得狭窄窘迫起来,一个个挨挨挤挤,甚是热闹,想必跟那么多的族人、亲人挤在一起,肯定不会感到孤独寂寞了。这些坟墓的主人,固然大半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却也有众多飘流在外,叶落归根,死后回到家乡的游子啊。
  不过,并不是所有孔氏族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安身之地。据“孔家人”说,孔林有“三不入”:嫁出去的女儿不入,因为是“别人家的人”了;违犯国法被定罪之人不入,因为给家族蒙羞了;出家为僧为道之人不入,因为不合儒家道统了。
尊师重教,感动人的师生情
  孔子逝后,弟子们服“心丧”三年,独子贡“庐于墓六年”。后人为纪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
  据说,子贡为师奔丧时,从南方带回用作手杖的一根楷木枝,随手插下,竟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巨木;可惜已为雷火所毁,只剩下一段树根,见证着这个感人的故事。为纪念“子贡手植楷”,人们又把这株古树画像制成石碑。神奇的是,这座“楷图碑”,每到春秋时节祭祀孔子时,碑图上总会流下“泪水”,似乎是子贡等学生们在缅怀老师。有好事者试图以“科学”的方法来解释这一现象,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还做了一期节目,就叫“孔林流泪碑的故事”。固然可以用石材、春秋时节天气转换和孔林的植被、水气等数据去分析,但是,善良的人们似乎更愿意相信,是孔子师生间的感人情意创造了这一“神迹”。确实,有些事物之所以美好,原因在于她的人文情怀,又何必过于较真呢?
  正是从孔子师生开始的尊师重教之风,影响了孔子故里的父老乡亲,形成了“十万人家尽读书”的社会风尚。直到今天,曲阜当地人仍以“老师”作为对别人的尊称。这一称呼,也确实比“某某长”听起来更有发自内心的尊重意味。
  感受孔林,最好是在一个清亮的春日,或是寂静的雨天,或是雪花飘飘的时节,远离喧哗的人声,没有世俗的干扰,只有天地的沉静,和着风声雨声,还有你多情的思绪,在物我两忘的境界中,与孔子对话。正是:草盛枝繁色红黄,云雀无声洙水长。石人不语深深路,墓碑何叹短短墙。一抔尘土精神在,千古文章俎豆香。携子抱孙情何远,叶落归根是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