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大众日报>蓝色经济

南海新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三大海洋经济新区之一

文登:抢抓蓝色机遇 发力蓝色经济

●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优秀示范新区●中国最佳创意经济示范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山东省最佳投资开发区●山东省十大生态旅游景区●山东省十大强势服务品牌

  • 日期:20110329
  • 作者:
  • 来源:大众日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南海新区总体规划
  滨海度假胜地
  项目集聚托起蓝色产业新城
  俯瞰南海公园
  文登形成了海陆空交通网络。图为新建成的长会口大桥。
  水绕新城美如画
  海陆统筹,联动发展。图为文登城区板块的文化商务区。
  2011年1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南海新区成为全省重点打造的三个海洋经济新区之一,成为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如何抢抓蓝色机遇,决胜未来发展,文登的思路清晰而明确:集全市资源要素合力,强化科技创新支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全力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先行区、深化对日韩开放的实验区、滨海旅游度假的示范区。
  ■南海新区
  南海新区位于文登南部,被列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三大海洋经济新区之一,陆域控制面积16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90平方公里。2007年3月启动开发建设以来,按照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的副中心城市的整体定位,依托156公里黄金海岸线、12公里金色沙滩、万亩松林和南海新港等优势资源,规划建设旅游度假区和临港产业区,打造滨海度假胜地、蓝色产业新城,实现两区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目前,南海新区已经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0多亿元,吸引了80多个过亿元大项目竞相入驻,成为全省投资热度最高、发展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应时而动 南海新区凸显“蓝色优势”
  开发建设南海新区,是文登市委、市政府为拓展发展空间,开创新的经济增长极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2007年3月,南海新区开发建设正式启动。从此,文登坚定发展信心,加大思想解放力度,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各种挑战,激情创业、和谐创业、科学创业,强力推进南海新区开发建设,逐步凸显出先发优势。
  规划优势。文登市坚持高点定位,聘请上海同济大学和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对南海新区进行科学规划,以境内的昌阳河为界,把南海新区规划为临港产业区和旅游度假区两大功能区,打造蓝色产业新城、滨海度假胜地,实现两区联动、产业互补、协调发展。
  设施优势。文登市本着“南海大发展,基础要先行”的原则,立足长远,按现代城市标准,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0多亿元,新修“五纵四横”骨干路网,达到水、电、暖、气、排水、排污、通讯等“十通一平”,绿化、亮化、美化同步跟进,建起南海实验学校、南海医院,配套设施基本到位,具备了承接产业大项目的良好基础。
  港口优势。文登市经过认真论证,利用适合建设深水大港的有利条件,启动建设了远期规划30万吨级的南海新港,今年两个万吨级泊位可投入使用,架起通向世界、通向开放的桥梁。伴随着港口建设,文登构建起集高速公路、省际铁路、开放港口、国际机场于一身的海陆空交通体系。
  产业优势。文登市把南海新区作为蓝色产业崛起和市内传统优势产业膨胀升级的主要载体,吸引国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鼓励本市企业向南海转移,促进新兴产业集聚,加快汽车及零部件、机电工具、家纺制革三大产业集群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文登特色的蓝色经济体系。
  生态优势。文登市是中国温泉之都和中国长寿之乡,被评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市。在南海新区开发建设中,强化绿色环保、永续发展理念,坚持开发建设不破坏环境,抬高项目准入“门槛”,保护和增加林地、湿地、海洋、沙滩等天然资源,努力建设碧海蓝天、绿水长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之城。
  
海陆统筹 三区联动开启“蓝色引擎”
  文登市跳出海是海、陆是陆的传统认识,坚持把整个区域作为蓝色经济区的组成部分,统筹海洋、港口、陆地发展,实施“两大板块三大功能区”发展战略,依托城区、南海两大板块,重点建设以南海新区为主体的蓝色产业先行区、以经济开发区为主体的高端产业示范区、以城市文化商务区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使南北两大板块相呼应、产业向三大功能区集中。
  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三大海洋经济新区之一,南海新区依托控制规划160平方公里的广阔发展空间,深度“耕耘”蓝色经济,大力发展海洋、港口、涉海经济,实现南海区域内的海陆“小统筹”。
  放眼全市,文登坚持海陆一体发展,发挥南海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城区板块强势崛起。经济开发区,依托区位及产业优势,在推动汽车及零部件、机电工具、家纺制革等优势产业膨胀升级的同时,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繁荣发展涉海服务业。城市文化商务区重点培植文化、商务会展、金融服务、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文登全域进入蓝色经济区,谋划的是全市的海陆“大统筹”。
  连接贯穿两大板块,文登已经建起了龙海路、金海路等交通大动脉,总长33公里、由城区直通南海新港的圣海路将于今年10月通车,总长37公里、直通南海新港的疏港铁路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规划建设。以路为纽带,文登加快南海、城区两大板块的融合对接,进而拉动沿线节点镇及周边镇发展,推动蓝色经济区城镇体系建设,进一步激活区位、资源等各种优势,着力培育以海洋风电、港口物流、船舶制造、滨海旅游等产业为主导的镇域经济体系,发展以靠山、守城、温泉等为依托的镇域特色产业,形成了抓两头带中间,双轮驱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集聚发展 优势产业抢占“蓝色高地”
  文登市瞄准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南海新区蓝色经济隆起带。目前,已有80多个过亿元的大项目落户南海新区,创造了半月开工一个大项目的“南海速度”。
  新兴产业集聚南海。南海新区以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海洋生物制药、先进装备制造、港口物流、滨海旅游度假等产业为重点,充分发挥配套完善、服务优质等优势,形成磁场效应,引得客商纷至沓来,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投资热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临港产业区,已有总投资5亿美元的韩国现代重工风电设备、投资8亿元的非晶硅电池等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项目,总投资38亿元的南海医药园、总投资6亿元的瑞霖药业等海洋生物制药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誉洋电动汽车、总投资30亿元的中航特种车等先进装备制造项目等50多个产业项目落地,其中高新技术项目占72%,国内外500强企业5家,上市公司7家。旅游度假区,加快滨海景观主轴、滨河景观主轴、蓝湖休闲区等建设,引进了深圳宝安、河北卓达、山东普利、香港世威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建设的南海江南城、英伦湾、翡翠城、南海明珠岛等精品旅游和养生地产项目,提升了南海的形象和人气。南海新区累计开工厂房面积180万平方米、商住面积200万平方米。
  优势产业抢滩南海。南海新区的崛起,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本地传统优势产业膨胀升级搭建起新的平台。全市重点骨干企业把南海新区作为第三轮膨胀升级的主战场,竞相发力,在南海新区抢占发展先机,曲轴总厂总投资25亿元的天润汽车配件工业园、威力工具集团投资8亿元的节能环保产业园等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全市已有9家骨干企业在南海新区投资启动了新项目。
  在未来的产业规划中,文登着力构筑海洋特色鲜明、区域布局合理、产业素质优良、生态环境良好、带动能力较强的蓝色经济产业体系。到“十二五”末,南海新区产业规模达到760亿元,培植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3家、过10亿的企业20家,十年后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再造一个产业文登。
    
凝心聚力 会战南海共谋“蓝色未来”
  面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文登进一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乘势而上,正在按照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副中心城区的定位,集全市之力,加快推进南海新区崛起,建设海洋经济新区。
  政策向南海倾斜。全面落实国家关于远洋渔业、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文化产业、服务外包产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整合财政各项专项资金,重点向海陆基础设施、海洋高端产业、海洋生态保护等方面倾斜。建立“政银企”对接机制,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为蓝色经济提供资金支持。借助成为全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县(市)之机,在全市进行分层级、系统性、多领域综合配套改革,为蓝色经济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项目向南海集中。建立项目激励推进机制,调整充实了20个产业招商办公室,突出蓝色经济项目这个重点,坚持分工协作,合力向南海新区招引项目,推进项目密集落地、开工、投产。改革创新考核机制,本着设施、土地集中集约利用的原则,坚持谁引进、谁收益,鼓励发动各镇、街道办事处向南海新区招引项目,投资额纳入项目引进方政绩考核,并实行税收分成,充分调动各镇办的积极性,促成蓝色项目成批落户南海新区。在蓝色项目引进上,围绕产业链和产业配套做文章,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达到引进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
  科技向南海输送。建立了山东省工艺家纺检测中心、八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3家省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2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院士工作站等,形成了完善的创新体系,支撑蓝色经济发展。在南海新区,加快建设云计算科技园、北京交通大学科教城、中国物理研究院技术转移文登分中心、中国科学院技术转移文登分中心等科教项目,汇聚人才技术,打造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在市内建起可容纳1万名学生的职业教育中心,紧贴蓝色经济设立专业,为南海新区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服务向南海延伸。坚持项目到南海、服务在南海,在连续7次行政审批提速的基础上,推出了无假日审批、联合审批等制度,精简审批事项,压缩审批时限。开通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行项目帮办制度,实行无障碍贴身服务。全市各部门积极投身南海新区建设,国土资源、城乡建设、房管等部门纷纷到南海新区设立分支机构,抽调精兵强将,实行跟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