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要闻 法镜1版

济南市历城区唐王街道王家坡村

百名“空巢”老人吃上“暖心”午饭

  • 日期:20210413
  • 作者:记者 郭延
  • 来源: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4月8日,春风和煦,暖阳高照。上午11时许,济南市历城区唐王街道王家坡村,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三五成群地拉着呱,悠闲地往位于村中心的党建广场聚拢。“我们是来吃饭的。”人群中一位老大娘笑呵呵地说。

    就在十天前,选址在村党建广场东边的幸福院食堂开张了。村里给70周岁以上的老年村民都办了就餐卡,每天集中供应午饭,一顿饭只需付 1元钱。

    走进食堂,饭香扑鼻。酱肉丸子、豆腐皮、西红柿鸡蛋汤,当天,食堂供应两菜一汤和馒头、米饭,荤素合理塔配。打饭窗口前,几名穿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为老人们就餐提供服务。第一批40余名老年人围坐在餐桌前,吃得津津有味。

    “给盛饭、端饭、端水,各方面服务周全得很啊。”77岁的村民林秀美平时自己一人在家住,自从食堂开张,她天天都按点来吃饭。“每天中午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吃饭,很热闹,心情特别愉快!”面对记者的镜头,林秀美对食堂服务啧啧称赞。 “ 吃得好,服务得好。村里对我们老年人可关心了。”正在就餐的82岁的村民王秀云也对新开的食堂赞不绝口。

    听到老人发自肺腑的评价,正在一旁服务的济南市检察院驻村干部陶国荣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你们满意就好!”

    2019年7月,陶国荣响应省委“万名干部下基层”号召,加入乡村振兴服务队历城三队,来到唐王街道王家坡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在入村调研的过程中,陶国荣了解到,王家坡村7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02名,大多数是“空巢老人”。由于子女白天多外出务工,做饭成了他们每天都要面对的难题。

    “听个别年龄大的老人说,为图方便,有时做一顿饭要连吃两三天。”入户走访时掌握的民情,陶国荣一直放在心上。为此,他和村“两委”成员商议,计划建一所幸福院,开办食堂,解决好老年人的午饭问题。但经过测算,当时村里尚不具备条件,只能将计划暂时搁置。陶国荣多方协调为王家坡村争取各级财政资金,去年5月,王家坡村建起了草莓收储加工中心,通过转租每年可给村集体增加收入33万元。建幸福院的计划再次提上日程。

    “大家都认为办食堂是好事,可周边有些村子没办起来,我们也担心办不成功。”王家坡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王传华坦言,村干部一开始对办食堂的事有顾虑。为提振大家的信心,陶国荣带着村干部到威海等地考察学习,回来后又多方协调,确保工程能够落地。“关爱老年人不能是一句空话,办幸福院不仅要解决老年人做饭不便的问题,还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休闲娱乐、方便得到日常照料的‘暖巢’。”陶国荣说。经过考察和多次开会谋划,大家对建设幸福院的愿望和信心越来越强烈。

    今年年初,王家坡村幸福院开工建设。考虑到村居布局东西狭长的特点,本着方便多数老年人的原则,陶国荣和村干部几经探讨,最终将幸福院选址在村中心党建广场东邻,拆除原有废旧房屋,建起了配有标准化厨房、餐厅、娱乐室、休息室、卫生室、无障碍卫生间的300平方米的幸福院。

    3月28日,幸福院食堂建成并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试营业。其间,免费为70岁以上的村民提供午餐。“老年人非常踊跃,每天都有八九十人来食堂吃饭。他们的家人也来食堂观摩,对食堂的环境、菜品、服务情况等都很满意。”陶国荣说,“有些在外打工的村民告诉我,老人们能按点吃上热乎乎的午饭了,他们在外打工更安心、放心了。”

    为给前来幸福院就餐的老年人提供更多方便,陶国荣还带领村民组建起了一支由32名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村干部和党员带头,每天到幸福院做义工,为老人们提供各项暖心服务,比如给个别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送餐上门。

    “在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帮助下,我们村实现了村集体新增收,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解决了老年人的午饭问题。现在每天有八九十名70岁以上的老年人到食堂就餐,受到了广大村民的好评。”王传华说,幸福院项目的顺利推进、落地,让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奔小康的信心更强了,干劲也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