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周村区王村镇“党建+人才” 同频共振促发展

2021-06-1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祝欣荣 江玉宝
  
  村党总支领办的彭东农业种植合作社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共建现代设施蔬菜栽培产业研究院,中天玫瑰园与山东省农科院合作建成玫瑰加工博士科研工作站,吸引众多专家学者等高端人才入驻;开展人才回引计划,将21名在外能人、优秀党员等增补到村级后备人才中……
  推动高质量发展,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按下人才振兴“加速键”。近年来,该镇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把创新人才工作作为提升镇域核心竞争力和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聚焦平台搭建,精准对接引才、育才,全链条优化人才生态;借助党史学习教育,加强高层次人才思想建设,闯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人才与产业同频共振的发展新路。
党管人才
打造人才成长“全链条”

  党管人才要求一切人才工作要与党建实现“同频共振”。
  为此,王村镇紧紧围绕党建“植根塑魂”,结合“两新”组织规范提升行动,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党性教育。强化多维度教育培训,依托镇党委党校基层教育新阵地,构建“深层次、宽领域、全覆盖”的人才教育培训格局,组织专技人才党员培训班,镇党委书记带头讲党课;带领大家赴江苏参观学习,以“课堂学习+现场教学”的形式增强学习实效。
  拓宽优秀人才入党渠道,对通达、瀛洲等镇优秀非公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发展党员单列指标,及时吸纳入党。大力发展农村各类青年优秀人才入党,壮大村级组织后备干部队伍。成立镇青年人才党支部,对本地农村青年人才进行全面梳理,把各类优秀青年人才纳入组织视野,建立本土人才库。
  在党史学习教育开展过程中,借助高层次人才影响力,组织党史宣传专场,由高层次人才带头讲党史、学党史,提升“两新”组织党员学习实效,深化完善把业务人才培养成党员和把党员培养成业务人才的“双向培养”机制,让党史教育成为人才成长的“大本营”。
以平台思维
打造人才集聚新优势

  牢固树立平台思维,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和产业转型大局,着力搭建彭东特色农业合作社和新材料产业园区两大平台,强化人才载体建设,集聚“最需要”人才。
  结合王村镇“1+5+N”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彭东村党总支领办的合作社为龙头,依托现代设施蔬菜栽培产业研究院,探索“党建+智慧农业”发展模式,建设1.5万平方米的无土栽培数字智能大棚1座,实现产学研协同发展,打造新型生态农业产销基地;同时围绕东部特色农产品产业园、平楼优质蔬菜瓜果种植区、广晟玫瑰产业园、西宝山优质杂粮种植区、凤凰山民宿、农家乐项目等五大特色产业板块,搭建农村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培育乡村振兴人才。
  坚持“筑巢引凤”理念,以产才融合为主线,加快推进园区扩能增效。构建以焦宝石矿为基础的高价值无机非金属矿物功能新材料产业链、以材料创新为引领的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以跨界应用为引领的高性能复合新材料产业链三大产业链板块,中国建材联合会导入旗下资源,招引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入驻园区,着力打造国家级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隆起新技术产业引聚人才的高地。
机制创新
优化人才发展软环境

  为打造人才发展最优生态,该镇创新服务体系,全面摸清企业需求,以镇班子成员挂帅、机关干部挂包企业等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加强与辖区骨干企业的对接联系,积极宣传省、市、区人才新政。
  拓展招才引智活动,深化与镇科技副镇长派出单位济南大学的长期合作关系,举办规模以上企业针对性更强、层次更高、范围更广的政产学研合作活动,为企业和人才之间搭建起沟通合作的桥梁纽带。借助中建材联合会旗下大院大所的科技人才资源,协助申报省市人才工程。
  健全乡土人才创业扶持和保障机制,扎实开展人才回引计划,瞄准在外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优秀高校学子、外出务工技能人才等,吸引在外优秀人才回归,成为村级后备人才力量。采取“1+1”或“1+N”的传帮带方式,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培养,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祝欣荣 江玉宝
  
  村党总支领办的彭东农业种植合作社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共建现代设施蔬菜栽培产业研究院,中天玫瑰园与山东省农科院合作建成玫瑰加工博士科研工作站,吸引众多专家学者等高端人才入驻;开展人才回引计划,将21名在外能人、优秀党员等增补到村级后备人才中……
  推动高质量发展,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按下人才振兴“加速键”。近年来,该镇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把创新人才工作作为提升镇域核心竞争力和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聚焦平台搭建,精准对接引才、育才,全链条优化人才生态;借助党史学习教育,加强高层次人才思想建设,闯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人才与产业同频共振的发展新路。
党管人才
打造人才成长“全链条”

  党管人才要求一切人才工作要与党建实现“同频共振”。
  为此,王村镇紧紧围绕党建“植根塑魂”,结合“两新”组织规范提升行动,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党性教育。强化多维度教育培训,依托镇党委党校基层教育新阵地,构建“深层次、宽领域、全覆盖”的人才教育培训格局,组织专技人才党员培训班,镇党委书记带头讲党课;带领大家赴江苏参观学习,以“课堂学习+现场教学”的形式增强学习实效。
  拓宽优秀人才入党渠道,对通达、瀛洲等镇优秀非公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发展党员单列指标,及时吸纳入党。大力发展农村各类青年优秀人才入党,壮大村级组织后备干部队伍。成立镇青年人才党支部,对本地农村青年人才进行全面梳理,把各类优秀青年人才纳入组织视野,建立本土人才库。
  在党史学习教育开展过程中,借助高层次人才影响力,组织党史宣传专场,由高层次人才带头讲党史、学党史,提升“两新”组织党员学习实效,深化完善把业务人才培养成党员和把党员培养成业务人才的“双向培养”机制,让党史教育成为人才成长的“大本营”。
以平台思维
打造人才集聚新优势

  牢固树立平台思维,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和产业转型大局,着力搭建彭东特色农业合作社和新材料产业园区两大平台,强化人才载体建设,集聚“最需要”人才。
  结合王村镇“1+5+N”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彭东村党总支领办的合作社为龙头,依托现代设施蔬菜栽培产业研究院,探索“党建+智慧农业”发展模式,建设1.5万平方米的无土栽培数字智能大棚1座,实现产学研协同发展,打造新型生态农业产销基地;同时围绕东部特色农产品产业园、平楼优质蔬菜瓜果种植区、广晟玫瑰产业园、西宝山优质杂粮种植区、凤凰山民宿、农家乐项目等五大特色产业板块,搭建农村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培育乡村振兴人才。
  坚持“筑巢引凤”理念,以产才融合为主线,加快推进园区扩能增效。构建以焦宝石矿为基础的高价值无机非金属矿物功能新材料产业链、以材料创新为引领的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以跨界应用为引领的高性能复合新材料产业链三大产业链板块,中国建材联合会导入旗下资源,招引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入驻园区,着力打造国家级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隆起新技术产业引聚人才的高地。
机制创新
优化人才发展软环境

  为打造人才发展最优生态,该镇创新服务体系,全面摸清企业需求,以镇班子成员挂帅、机关干部挂包企业等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加强与辖区骨干企业的对接联系,积极宣传省、市、区人才新政。
  拓展招才引智活动,深化与镇科技副镇长派出单位济南大学的长期合作关系,举办规模以上企业针对性更强、层次更高、范围更广的政产学研合作活动,为企业和人才之间搭建起沟通合作的桥梁纽带。借助中建材联合会旗下大院大所的科技人才资源,协助申报省市人才工程。
  健全乡土人才创业扶持和保障机制,扎实开展人才回引计划,瞄准在外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优秀高校学子、外出务工技能人才等,吸引在外优秀人才回归,成为村级后备人才力量。采取“1+1”或“1+N”的传帮带方式,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培养,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