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山东法制报>检查专刊 第三版

心理咨询添动力

  • 日期:20171213
  • 作者:
  • 来源:山东法制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钱要不回来,这事你们检察院管不管?”10月初的一天,刘某来到潍坊滨海区检察院控申大厅反映一起案件情况。这起案件表面上看是拖欠伙食费普通民事纠纷,实际上因为双方当事人户籍地、经常居住地分别位于三个省四个市,标的数额小,诉讼意义不大,管辖法院又难以确定,案件又异常复杂。

    但对于上访人来说,两年的伙食费却是他们一家人全部的生活来源。滨海区检察院一方面紧急联系了矛盾调解中心,另一方面联络派驻东城的心理咨询师,通过四川农民工权益保护协会的工作人员确认对方当事人的联系方式和地址。最终通过调解,达成先付一年费用,等工程款到手年底回潍坊的时候偿还余款的协议。本想着打水漂的钱再次拿到手中,刘某激动地握着检察干警的手说要给他们亲手做顿家乡菜。

    为了将咨询工作室效用发挥最大化,滨海区检察院分别到大家洼和央子街道的信访办、维稳办、综治办、矛盾调解中心以及司法所,与负责人进行对接和交流。通过派驻心理服务工作站,设立定点联系人,实现“检调对接”和“检访对接”的初步对接机制。小小心理咨询工作室发挥了实实在在的大作用。

    结合“六型检察院”和“一院一品”活动,滨海区检察院将打造心理咨询工作室作为今年的一项品牌工作。5月,举行兼职心理咨询师聘任仪式,同时,在控申接访工作中积极创新,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工作室”,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建立专业心理咨询师参与化解信访案件机制,为兼职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机制保障,同时注重围绕检察业务搞创新,围绕百姓民生搞服务,并不断充实“心理咨询工作室”的内涵和外延,将专业、温情、法治、透明的理念贯入其中,充分挖掘和发挥工作室独特作用,畅通群众控告、举报、申诉、信访绿色渠道,筑牢“一院一品”品牌特色,努力打造海岸线上的精品检察院。截止到目前共服务来访当事人 6批 10人,案件当事人心理研讨5起,其中涉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起,妇女权益保护案件2起,均当场化解心结,案结事了。

    为确保服务专业全面可靠,一方面滨海区检察院针对性建立了“检爱”工作微信群,定期交流和分析案情,激烈的讨论和争辩让每一起或大或小的案例拨开云雾,豁然开朗。另一方面参加心理讲座、微课、座谈等。在新纪元学校举行心理调试、潜能开发心理讲座,对于如何缓解焦虑紧张、分析自我认知等进行了详细讲解。通过微信直播平台在线参加《名师真实案例督导微课》学习。组织收看经典心理电影并结合案例举行座谈。通过不同形式的交流学习,实现法律专业和心理知识的全面融合,作群众最贴心的心灵守护者。

    心理咨询工作室创建后,积极参与滨海大学城各个高校的心理教育宣传、学习、交流活动也逐渐开展起来。在检察开放日邀请各高校学生代表来滨海区检察院参观心理咨询工作室,与潍坊职业学院学生社团开展法治进校园暨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与中小学实践基地的心理咨询师召开未成年人心理教育座谈。联合高校心理辅导员商讨在各校建立心理督导联络员,以滨海区检察院心理咨询工作室为中心辐射辖区内13所已招生院校,预防校园未成年人犯罪。滨海区检察院

    作者张军 刘宝玲 封小萃 刘明福桂召学

    赵清军张惠李峰王欢 刘朝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