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齐鲁晚报>深读-深读 A20

追逐垃圾的拾荒者

  • 日期:20100501
  • 作者:
  • 来源:齐鲁晚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着自由摄影师王久良在北京拍摄垃圾的四天是令人难忘的经历。每天清早天还没亮就出门,夜色深沉时赶到另一个地方歇脚,一天都在路上。除了吃饭,其余时间面对的通常是各式各样的垃圾,一天下来很少能见到人,除了那些在垃圾堆上作业的拾荒者。

    他们通常穿着质地粗粝颜色斑驳的衣服,埋头在垃圾堆里翻捡。见有外人来,会停下手里的活好奇地盯着看很久。

    拾荒者住的棚户多半在垃圾堆旁不远处,有的由薄木板搭成,顶上用石块压着塑料膜。我还见过用大家电包装箱做的屋子。这些“物尽其用”的棚户低矮肮脏,远看并不能和垃圾堆区分开。

    那些从外地流入北京的拾荒者就住在临时搭建的棚户里,像一群逐垃圾而生的“牧民”,从一个垃圾场迁徙到下一个,而他们的名字并不出现在北京市政府的流动人口登记簿上。

    4月9日傍晚,我们拍完昌平区沙河水库边的黑粪池决定离开。面包车颠簸在回程的小路上,远远看见暮色中暗红的火焰跳动,寒风送来垃圾焚烧的刺鼻气味。

    这些垃圾是住在边上的拾荒者烧的,都是分类处理后对他们彻底无用的“垃圾”。

    这群从四川巴中来的拾荒者住在这里已经三个月。最老的六十多岁,跟着儿子一家人出来捡垃圾。

    “为什么要从四川来北京呢?”我不理解。

    “没办法才来的,我们那边是山地,地不肥,一小块一小块的,种不了多少粮食,饭都吃不饱。”而去年的地震,让他们最终决定离开那片满目疮痍的土地。

    正是他们准备吃晚饭的时分。砖块和塑料薄膜搭起的小屋被风吹得作响,十几米外的发电机发出低沉的轰鸣声。小屋门口,妇女们在小煤炉上翻炒着从镇上买来的青菜,小砂锅里的米粥冒着泡。不远处的垃圾堆里,孩子们和小狗嬉闹着。母亲敲着碗筷喊:“吃饭啦!”

    “你能帮我们安排去干垃圾分类吗?别的我们不会,就会这个。四川人,出了名的不怕脏不怕累!”得知王久良是研究“垃圾分类”的,正准备向政府建议建专业的大型垃圾分类站,他们立刻说道,一脸希望。

    “能问问政府,我们这些人可能有医保吗?”那位老大爷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