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齐鲁晚报>今日沂蒙 I25

“皇山”不是山静卧沂河边

探源小皇山的往事今貌

  • 日期:20091127
  • 作者:记者 韩筱雨
  • 来源:齐鲁晚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韩筱雨

    在沂河东岸,紧靠兖石铁路的地方,有一座小土岭,名为“小皇山”,它与金雀山、银雀山隔河遥遥相对,矗立在沂河东岸,散发着独特的历史魅力。

名为“山”不是山

    与金雀山、银雀山一样,名字中带有“山”的小皇山并不是山,而是一座相对高度20余米的小土岭。站在沂河西岸隔河眺望,可以看见东岸这座并不突出的“山”。

    现在的小皇山就位于滨河大道之侧,驱车经过时,不经意瞥见这座小山,也许并不会在意,更不会知道,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存:有新石器时代遗址,汉、唐宋、明清时期的古墓葬群。

    1998年,山前有人挖土施工时,曾发现有带帛画的西汉木椁墓。2005年的一次抢救性发掘,更是揭开了小皇山丰富的考古价值:不仅有以汉墓和明代指挥使为主的历代中小型墓葬,而且山前河岸还有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墓群与遗址共存,面积大,保存好,让小皇山具有了独特的历史价值,它和金雀山、银雀山遥遥相对,就像三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沂河两岸。

    小皇山的重要考古价值被发现,是在2005年滨河东路施工中。2005年3月,在滨河大道的修建过程中,施工现场发现一方上下扣合的墓志铭,由此发现了明代指挥使的家族墓地。发现的墓志为李瀚的墓志铭,约千余字,记载了李瀚的生平功绩,志盖篆刻“明故昭勇将军沂州卫指挥使李公之墓”。

    根据《临沂县志》与《李氏族谱》记载,李瀚是李刚之后,而李刚在明代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升为沂州卫指挥使(正三品)、封昭勇将军,其后代有震、瀚等七世世袭其职。出土的李瀚墓志铭,由临沂又一历史名人,明太子太保(正一品)都察院左都御史王璟(与李瀚是亲家)撰写。

    在此次抢救性发掘中,临沂市文物考古队抢救发掘了古代墓葬15座,其中汉代墓葬9座,明代墓葬5座,清代墓葬1座,并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一处,采集了大量标本,时代为大汶口至商周时期。

    汉代至明代的墓葬集中在小皇山上,个别墓葬随葬品较为丰富,出土了金器、银器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则主要集中在小皇山南麓西侧,沂河东岸,滨河大道自小皇山的西坡南北横穿遗址,在沂河岸边及当年滨河大道施工挖掘的断崖上,曾经可清晰看到新石器时代文化层的堆积,发现有大量的灰坑、墓葬等遗迹现象;并在地表采集到石铲、双孔石刀、夹沙红褐陶、磨光黑陶器盖等遗物。

【观其貌】

【探渊源】

【看发展】

明代将军家族墓地所在

小皇山遗址公园落成

    “小皇山墓群以汉墓为主的历代墓葬分布密集,并有史前大汶口、龙山、岳石文化遗址,墓群与遗址共存,面积大,保存好,是临沂市一处重要的古迹,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市文物局考古专家表示。

    在地势平缓的沂河东岸,小皇山地势相对较高,古人习惯择高地而居的生活规律,让小皇山成为一处理想之地。

    据了解,小皇山明代家族墓地的发掘,在当时的临沂市还是首次,在全省也并不多见,这一考古发现对研究明代官制、临沂历史、当地葬制葬俗文化、家族发展史等具有重要意义,其考古价值和保护价值可与金雀山、银雀山相媲美。

    目前的小皇山不再只是一座荒芜的小土岭,它处于市区旅游线上,具有重要的保护利用价值,有关部门正在建设皇山公园。为了不对古迹造成进一步破坏,目前对小皇山只做保护性规划设计,即以绿化为主,点缀稍许人文景观,既是对埋于地下的历史文物的保护,不影响将来的发掘,也顺应了目前形势与要求。

    据临沂经济开发区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的小皇山遗址公园,将集参观学习与休闲娱乐于一体,包括复原史前东夷村落、建明指挥使文物展馆、古墓展馆、沂蒙民俗博物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