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齐鲁晚报>今日沂蒙 I04

“红色传家宝”之八:

两本烈士遗稿一片铁骨柔情

  • 日期:20090827
  • 作者:本报记者 韩筱雨
  • 来源:齐鲁晚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本报记者  韩筱雨

    如果没有这些幸存下来的手稿,人们了解的或许只是烈士李克瑜投身革命、宁死不屈的英勇事迹。通过这些遗稿,我们看到了一个更真实、有血有肉的李克瑜。既有铮铮铁骨,也有似水柔情。

手稿藏天窗 躲过一劫难

    在李秀英老人家中,保存着两本年代久远的手稿,一张张纸已泛黄,却仍保存完好。这两本珍贵的手稿,是李秀英老人的叔叔、革命烈士李克瑜的遗稿,有着重要的纪念意义。

    李克瑜是河东九曲店村人,1938年投身革命,以教书为名秘密开展革命活动,1944年5月2日被杀害。叔叔李克瑜牺牲的时候,李秀英刚刚出生,关于叔叔的事情,都是从老人们口中听来的。

    李秀英老人说,叔叔李克瑜牺牲以后,留下的最重要的东西便是书籍,当时家里到处都是他的书,装了足足4个大箱子、4个大染缸和几斗缸,甚至当时房间的泥墙都被挖成了书橱,堆满了书。在文革期间,这些书大多被搜走烧毁了。

    现在这些手稿之所以能够幸存,是因为李克瑜生前将它们藏在了房子的天窗上,用木板挡住,并用泥封了起来,家人后来才在无意中发现了它们。李秀英说,她从父辈那里听说,平时只要在家,李克瑜所做的事情就是看书和写作。

满腔忧国情 笔尖抒大义

    翻开遗稿,一个个蝇头小楷映入眼帘,犹如印刷一般工整。里面的内容有诗歌、散文,还有日记、小说等,体裁多样,内容也颇为丰富,最多的当属反对旧社会、抒发爱国情怀的作品。

    诗歌《这只秃笔》中,李克瑜发出了义愤的呼喊:“描吧!描出诈取者的‘贪’,描出压迫

    者的‘ 威’,描出强暴者的‘权’,揭开他们的假面具,指示出大众的‘公仇’。”

    在议论文《中国人的帽子》中,李克瑜从古人的“冕”说起,讲到帽子样式的等级,接着又说到“方帽”、“绿帽”、“高帽”。在最后他写道:“七月七日自卢沟桥事变以来,鬼子又极其蛮横地用武力替我们覆上了一顶亡家或亡国奴的大帽子。同胞们起来,共同保卫国土,揭去亡国奴的帽子,把鬼子打回他们的老家去。”

    李秀英说,当时刚发现这些手稿时,还有几本日记,里面记录着每天发生的重要事,乍看起来都是平淡无奇的内容,其实都与地下革命活动有关。这大概也是李克瑜将手稿隐藏起来的原因之一。

铮铮铁骨下 亦有绵绵情

    翻开其中一本手稿,第一页上是一首题为《爱歌》的爱情诗:“爱人哟/不要再踌躇/不要再回顾/冲开坚韧的樊笼/挣断无理的束缚//爱人哟/不要再留恋/不要再叹息/挣扎后方能得到拥抱/困苦中更能体味出爱的甜蜜……”。

    初看到这首诗歌的时候,很难想象这是出自一位有着铮铮铁骨的革命烈士之手。透过这些诗,我们看到的李克瑜是一个感情细腻、有着浪漫情怀、勇于追求爱情的诗人。

    据了解,在父母的包办下,李克瑜结了婚。但是作为受新思想影响的进步青年,他不愿接受父母包办的婚姻,想追求自由的爱情,虽然有了婚姻之名,却并未和妻子一起生活过。

    在这些手稿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忧国忧民、满腔报国热情、有着铮铮铁骨的李克瑜,同时也看到了一个感情细腻、追求自由爱情、有着浪漫幻想的李克瑜。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敌人施以酷刑的时候丝毫没有动摇,献出了仅有23岁的宝贵生命。

    现在的这两本手稿,对于李秀英老人一家来说格外珍贵,她说,一定会好好保存这两本遗稿,一代代传下去。如此流传下去的不只是两本文稿,而是不朽的革命精神,以及后人对革命先烈的怀念与感恩。

人物链接>>

    李克瑜,河东九曲店村人,1921年生。读书期间,受革命思潮影响,立志报国。

    从1938年起,李克瑜以教书先生身份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任中共临沂城关特支书记,并在日伪模范小学以教师身份为掩护,获取传送情报。

    1944年3月29日,李克瑜被日本宪兵队逮捕,挨过毒打,坐过老虎凳,被灌辣椒面;两个胳肢窝被敌人用香烧得露着骨头,走过十八盘热鏊子,李克瑜仍不屈服,回答敌人的始终是:“中国人是治不服的,我死也不屈服”。

    1944年5月2日,在金雀山下,李克瑜被枪杀,年仅2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