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社报系报刊 >>    
“半个黑瞎子岛”回归并非坦途
日期:20081015   作者:   来源:本报讯
 
    黑瞎子岛的回归,这标志中俄4300多公里的边境线已全部勘定,但其回归之旅并非坦途。

    苏军强占黑瞎子岛

    中俄两国的边界纠纷,最早要追溯自清代。

    1858年,沙俄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夺去黑龙江以北约60万平方公里。1860年,沙皇俄国藉武力迫使清政府签定了中俄《北京条约》。中国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约12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割让给俄国。

    真正造成黑瞎子岛领土争端始于1929年。当时,中国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因不满苏联持续控制在清朝末年由沙俄修筑的中国东清铁路(简称中东铁路),将苏联职员遣送回国,引起武装冲突。国民政府对苏宣战,但中国战败。

    1929年12月20日,在美国的调停下,张学良与苏联签署停战《伯力协定》,同意恢复苏联在中东铁路的权益,换取苏联军队撤出中国东北。但苏军却一直强占黑瞎子岛,不肯撤走。抗战胜利后,中华民国政府和苏维埃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条约规定:“中苏两国一致同意江面主权中苏各二分之一。”

    三次谈判僵持不下

    中俄就黑瞎子岛的归属问题,从1964年就开始了第一次谈判,持续半年时间,但谈判以失败告终。

    中苏第二次边界谈判于1969年10月在北京举行,但随后中苏因争夺乌苏里江上的珍宝岛爆发战争,谈判终止,双方在边境陈兵数百万。最终,中国成功击退苏军保住珍宝岛。此后,苏联感到紧张,于是往黑瞎子岛上移民,争端朝着越来越不利于中国方向发展。

    一直到1986年7月,前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发表讲话,为中苏关系带来了久违的暖意。次年2月,中苏双方开始第三次边界谈判。

    1989年5月,原苏联共产党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访华。随后中苏关系全面回暖,长期陷于停顿的边界谈判得以重启。1991年5月,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江泽民访俄,两国领导人签署了《中俄国界东段协定》。1994年,中俄两国又签定了《中俄国界西段协定》。

    化干戈为玉帛

    第四次边界问题谈判开始于2001年7月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当时的中俄两国元首江泽民和叶利钦作出政治决断,一定要解决黑瞎子岛问题。经过多轮谈判,双方最终达成共识,原则上决定平分黑瞎子岛。

    2004年10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代表中俄双方签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该协定并已得到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俄罗斯杜马全体会议和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全体会议批准。

    2005年6月2日,中俄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互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批准书。当年6月,中俄勘界工作启动。

    2007年4月,俄军开始拆除在黑瞎子岛设施。该年9月,中俄黑瞎子岛陆地勘界基本完成。

    同年11月,中国黑瞎子岛界碑竖立。

    2008年7月21日,中国外长杨洁篪与到访的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签署了中俄国界东段两地补充续订议定书附件。中国收回黑瞎子岛约170多平方公里,而俄罗斯则保留东半部分。

    黑瞎子岛的潮落潮起见证了中俄边界的纷争起伏,也见证了中俄关系的变迁发展。“黑瞎子岛模式”将为21世纪的现代中国解决外交和领土争端提供一种新思路:即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利益和领土完整,同时对目前已经造成的现实问题给予一定的承认。

    (本报综合国际先驱导报、新京报、央视等)
 
 
 >>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